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长征主要经过了哪些少数民族地区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南宁日报 郜耿浩 孙杰 曾 参加讨论

    长征途中,红军曾经过苗、瑶、壮、侗、土家、水、黎、布依、仡佬、纳西、彝、藏、白、羌、回、东乡、裕固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或杂居区,占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50%以上。由于长期受封建王朝和国民党反动政府、军阀的欺压蹂躏,造成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很深。红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红军纪律,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开展对反动政权的经济和政治斗争,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武装和人民政权。一路上留下了许多红军与各少数民族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佳话。
    黔东少数民族地区
    贵州东部的清水江流域是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长期受封建王朝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欺压,苗、侗族人民同汉族政府和军队矛盾较深。每当反动军队一到,他们就手执利刃、弓箭,扼守山寨,控制隘口,满山呼应,以防洗劫。1934年9月,红6军团初到黔东时,也被误认是反动军队。
    为解除少数民族对红军的误解,红6军团领导机关要求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不私进民宅,不违禁令,公平交易,救死扶伤。部队模范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得到了苗、侗族人民的拥护爱戴和大力支援。红军到达黔东的南加堡,准备北渡清水江时,少数民族同胞积极帮助红军探察水势、架设浮桥,协助红军顺利渡江。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后,也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工作。据陈云回忆:“贵州之一般贫苦汉人与苗家,确受红军之宣传甚大。当萧克由湘赣边转入湘西时,亦由此经过,亦给当地汉苗居民以好感。故毛泽东朱德部红军一至,汉苗人民非但不逃,且有大批加入红军者,并有时询红军何时‘安民’者。红军因有汉苗人民之助,故在此贫瘠之区未受饥饿。”
    四川彝族地区
    四川大凉山地区是彝族居住区。当时的彝族区还处于奴隶社会。汉族不法商人经常利用彝族人民的憨厚诚实,对他们进行欺诈和剥削,国民党军阀则经常对他们进行“剿讨”和抢掠。这一切,都引起了彝族人民对汉人的猜忌和敌视。
    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地区后,红军总政治部及时颁发了《关于争取少数民族工作的训令》,对部队广泛深入地进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并具体规定了严格的纪律。当红1军团第1师第1团进入彝族沽基(鸡)家辖地后,沿途枪声不断,红军亦有伤亡。稍后跟进的红军工兵连战士也被彝族头人武装缴去枪械,脱去衣裤。但红军指战员严格执行群众纪律,不与其发生冲突,并主动退出彝族区。这就给他们留下良好印象。
    在冕宁县,红军释放了被国民党当作人质关押的不少彝族首领,并向他们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同时,四处张贴红军总司令朱德签署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号召彝族人民同红军合作,消除对红军的误解。刘伯承还按照彝族的习俗,同沽基部族首领小叶丹歃血盟誓,结拜为兄弟,团结了彝族上层人士,留下了一段“彝海结盟”的佳话。同时,红军还帮助他们建立了“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并赠送武器、弹药,支持彝族人民开展反压迫斗争。在彝族人民的帮助下,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地区。
    川滇康青藏族地区
    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西康和青海东部,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那里世代居住着藏、羌等少数民族。1936年5月,红2、红6军团进入云南中甸地区。当红军到来时,由于受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欺骗宣传,藏族群众大都躲进深山老林。
    为消除藏族群众的误解,红军发布《布告》,阐述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同时,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尊重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严禁红军进入寺院,实行现金交易和公平买卖。
    上述举措得到藏民僧俗的欢迎和支持。在归化寺及喇嘛、商人、富户等的积极支持下,红军很快筹集到约10万斤粮食和大量盐巴、红糖。1936年春,红四方面军在甘孜等地整顿时,帮助甘孜、道孚、丹巴等县成立了“波巴依得瓦”政府(即藏族人民政府),帮助藏族人民开展斗争。同时,红军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注意做好藏族上层人士与喇嘛的统一战线工作。
    陕甘回族地区
    甘肃静宁地区毗邻宁夏,是回族群众居住地区。1935年8月中旬,红25军进抵甘肃静宁县城以北的单加集、兴隆镇地区。为尊重当地回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这个军制定“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打回族的土豪,禁止在回民家中吃大荤;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注意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
    同时,红25军邀请清真寺的教主、阿訇等到军部驻地做客,热情地向他们介绍红军的建军宗旨和性质,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的政策,说明红军到此是借路通过,不催粮、不派款、不拉夫,并给当地清真寺赠送匾额和牛羊等礼物。这一系列举措解除了回族群众的思想顾虑,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少数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影响,得到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在少数民族中播撒了革命的火种。他们认识到,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少少数民族青年参加红军,跟随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