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互学互鉴 推动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陈学慧 参加讨论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在20日下午举行的第三场分论坛上,嘉宾云集,既有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对发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旅游业提出建议,也有一路受到追捧的专家学者,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还有来自德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泰国、纳米比亚等国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大家济济一堂,围绕关键词“互学互鉴”贡献了不少真知灼见。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肤色,但对于文化及文化交流、文化冲突的理解是一致的。大家普遍认为,正是来自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共同浇灌了人类文明这棵参天大树。要坚持互学互鉴,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融合发展。
    “当不同国家想要分享彼此间的观点,文化是这其中最容易被接受的议题。”泰中友好协会会长、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西的观点激起了大家的共鸣。他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如此不遗余力地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加入并且在文化多样性方面交流观点。泰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珍视文化遗产的美德。泰国也因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度重视方面的工作而闻名于世界,“我十分期待关于文化方面的交流。泰国以自己的文化为荣,同时我们也将乐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想法与观点”。
    英国考陶尔德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政府最高友谊奖项外国专家萨拉·威尔逊也表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与经济交流在几百年前就已成为了常态。商人们交换物品,政治家们交流信息,艺术家们分享音乐与美食,科学家们丰富彼此的学识。
    蒙曼说得更为形象,有东张西望的眼,有东奔西走的腿,才能看到东邻西舍的好处。她认为,文明文化的不同不一定导致冲突,而是丰富,古代敦煌的辉煌就是多种文化碰撞交汇的产物。
    汤若望科学与艺术基金会名誉主席韦德里奇·里奥表示,“德中两国间富有活力的交流在我的家族历史上有着独特的传统。丝绸之路是一个符号,是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动脉,二者密不可分。除了货物交换这一贸易往来的主要部分,科技成果、文化产品或是宗教观念的传播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比如造纸术和印刷术这样重要的技术、蒸馏和制造黑火药这样的化学工艺以及其他数不胜数的科技成果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从亚洲传播至西方的。歌曲、历史、宗教观念、哲学观点以及不知名的知识也在旅人之间流传”。
    “自然界不能只有一种色彩,人群不能只有一种声音,社会不能只有一种模式。广袤大地上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也是多样性的统一,多姿多彩、万紫千红。其中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实践的宝贵成果、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历史的合理性,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点,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它们都是当代世界文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未来人类文明机体生长、壮大的宝贵基因。”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春贵的分析有理有据有激情。他认为,文明的多样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一部人类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借鉴、融合而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我们应当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野,大力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各国文化交流,在不同文明的学习互鉴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莫言是在文博会上的热点人物,他的发言也同样得到了更多关注。他表示,东西方相互交流学习才会进步,才会创新。照原样复制没有意义。1000年以后,我们的后代也许会说,他们很好地保护了敦煌文化,但他们创造了什么?仅仅是个保护者不是创造者,就会有愧于我们的后代。我们要吸收别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在中西方文化充分交流碰撞基础上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