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民族礼俗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孔繁志 参加讨论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大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56个民族不仅有共同的礼仪,而且都有自己特点的礼仪,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民族礼仪,像中原祭土地神、渔民祭妈祖一样,祭玛鲁是最早的祭祀形式,充满着时代气息,反映了狩猎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发展程度。在千百年的游猎生涯中,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形成了具有鲜明森林狩猎文化、驯鹿文化特点的礼仪。鄂温克人的礼仪从日常生活的礼节,到特殊的仪式以及狩猎活动、饲养驯鹿过程中的礼数都成为注意自己的各项行为准则。鄂温克人认为是应该遵循的“敖教尔”(意思是“祖先传下来的习惯”或是“古老的传统”)。
    礼节: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具有古代北方民族重礼、热情、好客的先祖遗风,长幼之间恪守着严格的礼节。老人受到普遍的尊重,在撮罗子里座次是固定的,长幼各就其位。听到长辈的呼唤,必须立即回答。年青人遇到长辈必须问好、敬烟。吃饭时,只有在老人动筷后,晚辈才能吃。重活、累活要抢着干。鄂温克人不撒谎,不知道什么叫偷窃。如果有人在途中断粮,缺少物品,可以在附近的“靠老宝(树上仓库)”拿取使用,事后如数归还即可,仓库是没有锁的。
     
    鄂温克妇女懂礼节,知礼数。土刨把自制的口烟先送给长辈玛利亚布。孔繁志摄
    鄂温克人自古以来就有氏族间聚会、同其他民族友好往来的习惯,热情好客已成为本民族的优良传统。 迎接“玛塔”(客人)行执手礼,举行“呼拉戈拉(为尊贵客人的到来而点燃的火神烟)”迎宾仪式,为尊贵客人的到来用杜香点燃的火神烟接风洗尘。从驯鹿用具架上拿来一张暂新的、毛茸茸的库玛兰(皮毛坐垫)(或早已备好),放在玛鲁位上,客人坐在库玛兰上,用丰盛的猎餐款待客人。使鹿鄂温克人说:“如果不招待外来的客人,你出门也没人照顾你。”说话要得体,不希望在客人面前说些有失身份不中听的话,这是猎人家族里对待客人最基本的一种礼节。鄂温克人牢记这样的古训,热情好客的家风延续至今。后来受俄罗斯人的影响,互相见面均施握手礼,老人对小辈进行亲吻,新郎新娘结婚握手后拥抱亲吻,长期离家的亲人回家,尤其是姑娘回门都要跨过火把进屋,是为亲人去风尘洗污。
    据史料记载,1908年奇乾总卡官赵春芳在调查使鹿鄂温克人时,行的是握手礼。在1959年拍摄的民族学纪录片《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中就能看到新郎在新娘家度过新婚之夜,第二天新郎先回到自己家迎接新娘。新郎和接新娘的执宾握手后,新娘在胸前画十字后,先吻耶稣像,然后和新郎接吻拥抱的场面。从女方带来的驯鹿当中选两只最好的,由一个青年人牵着绕撮罗子三圈,表示这些驯鹿成为新婚家庭的私有财产。欢乐的结婚宴会开始了,共庆美好的生活。
    
        使鹿鄂温克人的民族婚礼
    斗转星移,随着时代的变迁鄂温克人的礼节已经步入现代人的行列。
    称呼:在日常生活中,鄂温克人称呼无处不在,有家庭的称呼、有朋友间的称呼、有尊称、有昵称,这是最起码的社交礼貌。鄂温克人的称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学家把她总结为“分级制”和“叙述制”相结合的。首先母系和父系两个不同系统的称呼是一样的。如鄂温克语“合克”对祖父、外祖父称呼是一样的。青年人、小孩见到长者都要称呼尊称,并问好,不能直呼其名,在称呼中体现了尊敬。我们知道,亲属制度决定称呼,随照亲属制度的变化,称呼也随着改变,不过称呼并不能同时并进,总是慢一步 。鄂温克人称伯父、祖父均为“合克”,只知道这两个人比父亲年龄大,但这两个人谁大谁小,鄂温克人自己知道,外人是很难弄清楚的。只有在具体时间场合,具体人来分析判断了。另外,鄂温克人称父亲为“阿敏”,母亲为“额尼”是指很明确的人,不抱括其他人在内,还有丈夫、妻子等称呼也是很明确的。如今的年青人称呼都是很明确的,和汉族没啥区别。一声平常的称呼,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礼仪、亲属关系、社会关系,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古老的人文历史的积淀。
    驯鹿文化深入人心,融合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鄂温克人用驯鹿喻人,称呼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驯鹿来称呼,人鹿、鹿人密不可分。他们的语言中有关驯鹿的称谓就有上百种,并由此形成了有驯鹿文化特征的语言。野生驯鹿: 索格召;家养驯鹿:奥仁或奥然。雌、雄鹿都各自有自己的称呼;什么颜色的驯鹿,用什么称呼;多大的驯鹿,用什么称呼。大约有100多种不同的称呼,可见驯鹿文化的博大精深。鄂温克人还为个体驯鹿起个好听、恰如其分的名字。比如:“牛仔裤”“月亮”“葡萄糖”“武则天”等。这些名字是根据驯鹿的特点而起的,驯鹿“武则天”爱顶人;还有根据驯鹿长相而起的,驯鹿“月亮”身上有白颜色皮毛像月亮;有的没有意义,随便“起着玩的”。但这些名字,都倾注了鄂温克人管理驯鹿的心血和感情,还常常作为家庭成员向客人介绍。
     
    牵驯鹿的鄂温克妇女达玛拉
    鄂温克人常用驯鹿及有关驯鹿有关的事物比喻人,他们把身材魁梧的人叫‘布克查’,(身躯最大的驯鹿);称办事精干的人为‘吉诺’;把不讲原则的人叫‘果洛’(无法驯服的驯鹿);把窝囊没能力的人叫‘毛秃利嘎’(头上的角掉没了的驯鹿);把胃口大的人叫‘虎力莫武’(用整头驯鹿皮做的大口袋);把总给人添麻烦的人叫‘难罢’(驯鹿驮的重行李);把舍己为人的人叫‘特尼’(用驯鹿皮做的又暖又软的坐垫),等等。鹿就是人,人也是驯鹿,驯鹿和人就是一家人。鄂温克猎民至今保留了人和动物还没彻底分离的古老传统观念,都是自然界的生物。
    过去,鄂温克人从来不杀驯鹿,也不吃驯鹿肉。正像玛利亚索说的那样:“自己养的驯鹿怎么能吃呢?”。2007年8月12日,毛谢的驯鹿被偷猎者套住,一个蹄子已经断掉,露出骨头的地方已生蛆,只能就地处理掉。毛谢看到被套住的驯鹿伤心地哭,自然下不了手,只有请别人帮忙处理。中午煮熟了一大锅鹿肉,毛谢坐在一边说:“我的鹿我不吃,汤都不喝。”说着又流眼泪了。鄂温克人爱护驯鹿,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
    问候语:反映了关心的对象,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重要交际口语。古代鄂温克妇女早晨见面,第一句互相问候语就有鲜明驯鹿文化特色。不是早安、您好之类的通用问候语,而是“你的驯鹿回来了吗?”、“驯鹿吃饱了吗?”从一句简单的问候语,可见驯鹿在鄂温克人心中的地位,问候语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猎人见面常用语“得多少?”,“到哪去?”,“打到什么了?”,“看见什么了?”。对待客人的问候语是“你好”,“ 祝安好(艾汗吉)”等常用的问候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民族这一时期的生活特点和人们的生产方式。
     
    猎民出猎 孔繁志摄
    从20世纪60年代到今天,鄂温克人问候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鄂温克人1965年定居在敖鲁古雅,与各民族交往频繁,问候语折射了社会的热点。山上猎民点吸收外来问候语较少些,敖鲁古雅乡工农商学设施齐全,鄂温克人逐渐从事各行各业,交际面广,受到影响较深,问候语异彩纷呈。“你好!”割茸的时候是“锯了(鹿茸)多少?”;1984年开始实行驯鹿承包责任制是“承包(驯鹿)了吗?”;接驯鹿羔时是“下了多少(鹿崽)?”;搬迁时是“你搬吗?”;搬迁后是“还上山(放驯鹿)吗?”;“你做什么呢?”;年青人是“上网聊吗?”,“上微信了吗?”,“抢了多少红包?”;老年人仍保持原来的问候语,“孩子在哪上学?”,“在哪打工呢?”。问候语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社会的全息影像,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家风家训:当一对鄂温克人新婚举行隆重的婚礼时,鄂温克人都高兴地跳起篝火舞,老人们在这个歌舞中为新婚夫妇祝福:“为了祝新婚夫妇永远幸福,在今天的舞会上都要服从我。新郎新娘要记住:劳动要流汗,对鳏、寡、孤、独要扶持,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要关怀,生活中要和人们团结一心。”这是对鄂温克人的家风家训深刻的总结和高度的概括。“热爱劳动,扶住孤寡,团结互助”这是鄂温克人的到的最高准绳,老一辈人通过歌谣的形式来不断地教育青年一代。
    千百年来,鄂温克人饲养的驯鹿历经无数风雨,战胜了天灾、人祸、疾病、灭绝性的瘟疫,一代又一代传承着驯鹿文化。直到今天鄂温克人仍然饲养着中国唯一的驯鹿群,大兴安岭的巍巍群山见证了这厚重的历史。山在,“有了驯鹿,鄂温克人才能过的踏实(敖鲁古雅非遗传承人巴拉杰依说)”。
    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是鄂温克人游猎时代一贯遵循的公有制原则。无论古时男女老少集体往陷阱轰赶野兽,还是使用枪支打到野兽都按户平均分配。老年人说,那时甚至打到一只野鸡都要按户切成几块来分的。熊是鄂温克人的图腾,在分配上比较特殊,以“吃大锅饭”的形式消化。皮张采取轮流分配。驯鹿虽归小家庭所有,族长有权调整各户之间的驯鹿。玛利亚索经常把自己的驯鹿无偿分给孤儿:给索国光5雄1雌,索热2雄4雌。多妮现在有39头驯鹿,也是从玛利亚索最初给的驯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古以来,调整驯鹿成为鄂温克人的自觉行为。
    按照他们的习惯,打中猎物的人总是要分得的少一些,而且还要把好肉给别人,否则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谦让和帮助别人成为鄂温克人的优秀品质。
    尊老爱幼是鄂温克人的传统美德,扶持鳏寡孤独成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游猎时代,鄂温克人追随野兽三天两头搬家,每次搬家都请老人和小孩骑着驯鹿在森林里行走,幼儿放在摇篮中驮在驯鹿背上。对没有儿女照顾的老人猎获物都像一家人一样平均分配,甚至比别人更多一些。实行轮流分配的皮张,总是别人分到后才是打中者的。收养孤儿在鄂温克人中是一项天经地义的事,延续了千百年,一直延续到现在。何林自己没有孩子,但他们家的孩子在乡里是最多的,有7、8个,这些孩子都是乡里猎民的孤儿。他非常爱这些孩子,像照顾自己的儿女一样照顾这些孩子,不知道的人根本看不出这些孩子不是他亲生的。这样的社会,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少有所教,人人都有这样的好习惯,形成了鄂温克人的好家风。
    鄂温克人敬火如神,无论在家中,还是在野外,不能用有刃的工具拨火,不能用水泼火,不能将污秽之物扔进火中,吃肉、喝酒要先敬火。
    迎宾礼仪:当 “玛塔(客人)”要去鄂温克人“乌力楞(1)”访问时,他们总希望在新的住地迎接客人。林海缤纷无纤尘,新搭建的“撮罗子(2)”地面铺上细嫩的落叶松枝丫,熊皮褥狍皮被用杜香熏过,保持每天都有很好闻的香味,鄂温克人认为这是对客人最大的尊敬。
    新搭建的“撮罗子”的旁边或栓或卧着猎犬,冒着炊烟,空气中飘散着煮肉的香味,弥漫着驯鹿奶茶的热气,妇女听说有贵客到来忙着在石头炉上烤制“克列巴(3)”,款待来宾;货架上驯鹿鞍、桦树皮篓、兽皮粮袋等日用品码放整齐,毛皮的雨披苫在上面,桦皮的纹理、兽皮的图案像是挂在林中的一副水墨画;驯鹿三五成群在附近息憩,一边倒嚼显得悠闲自得;晒肉架上挂满了新鲜的肉条。鄂温克猎民新的家园,在山青水秀的森林中,空气新鲜,显得格外整洁、干净。一个“乌力楞”有几个这样的“撮罗子”,一字排开,组成典型的狩猎家园。
    大兴安岭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发之前,还是一片原始森林,茫茫林海没有道路。鄂温克人出行靠步行、骑驯鹿、乘桦皮船、穿滑雪板,在与来访客人相约后,只有在向导的引领下才能寻找到猎民的驻地。向导知道热情好客的鄂温克人,在搬迁到新驻地的途中留下了标记------树号(4),沿着树号一路就可以找到“乌力楞”,见到要访问的人。
    怎奈山路崎岖,越接近猎民营地,通往营地道路越难寻觅,野兽踩出的林间小路、出猎小路、驯鹿小道杂乱无章。“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鸣枪联络,变成了向导的一个习惯,猎民听到枪声同样鸣枪回应,寻访者便有了大致方向。远远望去金字塔似的纠(住房)在林中时隐时现,客人眼前一亮顿生新奇之感。
    客人走上猎人走过的驯鹿小路,就会听到猎犬的狂吠。猎犬的狂吠声,传递客人到来的消息。猎人用干枝条点燃杜香,以诚挚郑重的礼仪“呼拉戈拉(迎接尊贵客人到来点燃火神烟的一种礼节仪式)”迎接远道来的玛塔(客人)。主人走出“撮罗子”,站在门口迎接客人,男女老少全家出迎。
    当客人来到“撮罗子”面前,原来是用小杆搭成的圆锥型帐幕就是猎民的纠(家)。主人保持着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相遇的礼节,行“执手礼”或“握手礼” (5),致问候语:“你好!一路辛苦!欢迎!”边说边请客人跨过火神烟,进入“撮罗子”。
    “撮罗子”里兽皮地毯彰显出典雅高贵,内部的席位是非常有讲究的。以火位为中心, “撮罗子”门口相对的是最尊贵的位置即玛鲁(6)位,两侧是长者位置,下面是少者位,进门的右侧按惯例由家长占用,其他位置按照亲属制度占用,平时家里人行卧坐睡都有一定规矩。尊敬的男宾客让到最好的位置,女宾客只能让到待客区,绝对不能坐到玛鲁神位。如果有人误坐了玛鲁位,人走后主人要进行去污,把做过的兽皮拿到外面篝火上熏烤。
    当主人请客人进入“撮罗子”后,外面的猎犬就停止了吠叫,客人再出来或走开猎犬也不再叫唤。
    尊贵的客人在玛鲁位席地而坐在库玛兰上,其他客人请坐在待客区(进门右侧)。寒暄间主妇在客人面前摆放一个小“吉恩克(7)”,客人帮助摁一摁,餐桌就平稳了。然后沏好茶,在茶碟上放上茶杯,往茶杯里到多半杯茶,用茶碟地过去。客人礼貌地用双手接过茶碟。主客边品茶边交谈,主人把自制的口烟(7)递给客人,都被客人谢绝,一般的客人都拿自带的香烟递给主人。原来是不知怎么吸口烟,只能看着主人在桦皮盒里捏一撮烟末,抹到下嘴唇与牙齿之间。接着在每个人的桌上摆满丰盛的食物,母犴排骨、肥肠、脊骨、保浩哥套(血清)、甜甜的野果酱、浓浓的的驯鹿奶、金黄的阿拉吉(油炸的面食)、散发麦香的尅列巴。大家团团围坐,一起用餐。
    刀子是猎民的主要餐具,吃肉吃面包都用刀子割着吃,每人都有一把刀子。主妇非常礼貌的把猎刀把地给客人,刀尖是不能对准客人的。受俄罗斯人的影响,贵客来临也用西餐刀具。
    在游猎时代,接待客人的主要食物有兽类的胸骨肉、脊骨肉、肥肠为贵重,以肉类为主食,克列巴为副食,饮料是驯鹿奶茶,酒不轻易得到,老人都留一些来客人时喝。冬季最好是蘸着熊油吃,夜间睡觉不冷,上山打猎不冻脸,脸上总是有油脂渗透。
    在喝酒之前,猎民端着一搪瓷酒缸先供敬火神,还要叨咕“尼呼格勒(意为请火神再赐给猎物)”。给客人敬酒时自己先喝,然后请客人喝。客人接过酒尊重猎民习惯,也要先向火里撒点酒,再自己喝。猎民喝酒的习惯是用搪瓷缸轮着喝,每人第一次都要先向火里撒点酒敬火神,再喝。客人对主人敬酒,是对主人的最大的尊重。在没有酒的年代,先用猎刀割块食物抛进篝火里,以敬火神。平时,每次进食都要往火里抛掷一点食物敬火神。
    鄂温克人热情招待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尤其是“乌力楞”间的互访,都要举行“篝火舞”,尽情的高歌起舞,到深夜放散。
    鄂温克人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1945年的秋天,前苏联红军的代表库斯敏少校带领几个随从来看望鄂温克猎民。他们每到一个“乌力楞”,猎民为了迎接他,都是燃起熊熊的篝火,唱歌跳舞。“浩、浩、浩日泰------哎、哎、艾日泰。”这首篝火歌舞开头词原出自于库斯敏少校口中 ,一听就让人感受军人坚定而雄壮的气魄。这首歌流行了几十年,一直流传到今天。2013年7月28日,在敖鲁古雅新乡举行了世界驯鹿养殖者大会,在欢送的歌舞会上,用的就是这首歌词作为开场词。
    
        篝火舞
    鄂温克人无论与谁离别,都要拉手或握手道别,并说“艾汗吉”(祝安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鄂温克人的民族礼仪在传承中进步。从1965年猎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开始,鄂温克人不断传承优秀的传统礼仪,制定乡规民约,讲文明,树新风,吸收、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荣辱观和形成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到 “八荣八耻”的深入开展,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正确的道德礼仪标准。
    2009年7月15日,敖乡组织了以“学礼仪、知荣辱、明法纪”为主题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社区居民踊跃参加,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决出前三名。本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居民文明和谐、遵守法纪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注释:
    1、 乌力楞:鄂温克语的家庭公社。
    2、 撮罗子:用小杆搭建的圆锥形住所,夏用桦皮覆盖,冬用兽皮保温。
    3、 克列巴:面包.
    4、 树号:在林中狩猎时,每走一段距离在树上砍一个标志,方便后面的人和妇女驮肉认路。
    5、 执手礼:犹握手,实为拉手。<诗·郑风·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郑玄笺:“言执手者,思望之甚也。”到魏晋时期,常行“执手”礼,成为一种正式而通行的礼节。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有行“执手礼“”的传统。如女真人就以“执手礼”表示重托、安抚和慰劳。满族人早期也是“无作揖打躬之礼,相见惟执手。”鄂温克人行“执手礼”,最早见于记载的是1908年珠尔干河总卡官赵春芳访问鄂温克人时记录。
    握手礼:鄂温克人行握手礼在纪录片《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中,有握手礼的镜头。
    6、 玛鲁:在鄂温克人萨满教信仰当中,对“玛鲁”神的崇拜十分普遍。玛鲁神有五个神位、12各部件组成把这些装在皮口袋或桦皮盒内,挂在“撮罗子”后方的树上叫“玛鲁神”。祭祀时才请进“撮罗子”,供奉在玛鲁位上。
    7、 口烟:是把烟沫用拇指和食指捏一点放在下嘴唇与下牙之间含吸的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