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的很多东西,在世界文化的金字塔上是居于塔尖位置的。这个塔尖一度被削掉了一部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重塑文化塔尖。”日前,广绣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少芳之子、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谭展鹏在工作室里这样对前来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说。他认为文化塔尖的塑造要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要重振民众的文化自信。政府则需要加强推广和宣传,把广绣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广东的文化讲究“多做少说”,崇尚踏实低调。但记者连月来走访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业内人士发现,对推广“非遗”文化的需求,是许多人的共识。但对如何讲好“非遗”的故事,不少人又觉得困惑。“行内人”认为,“非遗”应当包括多层次作品的展示与生产,高端作品的创作类似于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旨在引领技艺的转化与下移,最后落实为众人可消费的大众产品,从而实现“非遗”文化的广泛传播。毕竟,生活才是最好的“传媒”。 憾 广绣让牛仔裤成主角,自己却只能当陪衬 谭展鹏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几年前,借助一次在广州举行的大型活动之机,陈少芳广绣工作室的艺术家与某世界知名牛仔品牌进行了一次合作,将广绣的元素嫁接到牛仔服装的设计中。走秀现场非常轰动,基于这一思路,该品牌之后还成功推出了一系列产品。但是广绣呢?活动期间受关注的热度消散之后,依旧冷清,并没有如期待般热上去。这从侧面反映出,即使如广绣这样技术含量极高的优秀“非遗”成果,在面对现代市场所需要的层次丰富、形式多变的营销策略时,依然无所适从。也因为广绣没办法通过讲好故事将自己的独特形象树立起来,造成了“辨识度”的模糊,导致其只能给其他艺术形式、品牌做嫁衣,当陪衬,非常可惜。 谭展鹏认为,当前可以从两个层次入手推广:高端宣传,拉抬高度;低端造血,制造循环。有几件事应该可以先做起来: 一是像法国一样数家底,以振兴民众自豪感,引导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往与尊重,从而引导国人对“文化”的辩证思考; 二是借鉴日本的经验,全面推介本土优秀文化,在动态中求保护与传承; 三是像韩国那样,借助国家力量给优秀民企产品以更多的支持。谭展鹏说,应该让大家了解并乐于主动宣传本土文化的多样性,比如不要一说“中国戏剧”就让人觉得好像只有“京剧”,应当为多种多样的“非遗”项目“站台”。非遗项目是生活和文化的积淀,非遗产品不仅是工艺品,更是上升到美学高度的艺术品。 变 “生活化”是“非遗”扩大影响的最佳途径 专家指出,文化遗产走向世界,依靠的是技艺的特殊性,而文化遗产要走向社会,则需要满足大众化的需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我们来看一下广州许多非遗项目的发展史就可以发现,其兴衰与传统文化的起落共振性很强。今天传统文化重拾抬头之势,广绣等“非遗”项目也或许能找到更多的机会。 广州玉雕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南派玉雕的重镇。在自己四层楼的工作室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玉雕大师高兆华面对众多专家、记者,侃侃而谈的主要是一个“变”字。 高兆华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玉雕市场商业化进程的加快,艺术品和商品界限不清、玉雕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逐一显现。近年随着玉雕材料和作品价格的疯涨,一玉难求可说是行业的悲哀。动辄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价格,不仅无限拉高了创作成本,也让玉雕离寻常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根据他的调查和评估,如果想让玉雕为一般老百姓买得起,以现在的消费水平而论,市价应当在千元级别。当然,这些入门级玉雕不可能使用太高精尖的玉材,在加工上可能也需要更多的机器流程,但它们必须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较高的艺术水平以及便利的实用性,如此才能让更多的普通人敢于走进玉雕工作室的大门,敢于“询价”。 “这是一种普及,也是一种熏陶。”高兆华说,在当前民间工艺“不好做”的情况下,除了曲高和寡的高端精品,“平民价”的优秀产品必须大量出现。他说自己和弟子们已经有了不少成熟的设计,但总感觉品种还是不够。 高兆华说,玉雕在内的“非遗”项目,要搞好推广,做大市场,出路无非在增加潜在的消费者,增强“生命力”。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目前看来要靠创新。南派玉雕被人称道之处,就在于敢创新,巧创新。无论题材、手法还是材料都是如此,既存留传统法度,又不拘泥前人,经常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新意,如此才能在南北方都大受欢迎。既然代代玉雕师傅都能顺应市场而变,那么,今天的人为什么不可以? 兴 推广宣传需要多层次 讲好故事须做好基础研究 许多行内人对记者说,对“非遗”的推广宣传,不是简单喊喊口号就可以,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活,当中涉及到标准的制定,权益的保障,角色的分配等诸多问题。从政府到民间,再到从业者个人,都需要精心的设计,不然投入了大力气,却可能南辕北辙。 杨虾是广式家具工艺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说目前广东全省从事木雕行业的人可能超过10万,其中真正的“广式家具”从业者不过1000人左右,但打着这个旗号的人可远远不止。许多人没有原创能力,缺少版权意识,只能仿造,甚至东拼西凑。一方面令“广式家具”的面目变得朦胧不清,另一方面对坚守创新者的权益造成了极大损害。年轻人因为回报太不确定,也就不敢在这一行里扎根。如此以往,如何令广式家具花开满城? 作为广州“三雕一彩一绣”的代表作品,牙雕的艺术水准毋庸置疑。当社会各界对于大象保护的关注,令牙雕的原材料供应中断,艺人们只得改用牛骨、猛犸牙、河马牙等原料延续技艺。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何将“牙雕艺术”和“象牙贸易”区分开来,让公众认识到它们是不同的范畴,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工作。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非遗项目,由于与生活结合得好,在近年“复兴”的势头特别好,比如岭南古琴。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谢导秀说,海珠区这几年大力面向青少年推广古琴艺术,组织、参加各种全国、省市级别的交流活动,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审美需求等因素,学琴的年轻人很多,自发组织了很多琴社。无论专业琴师还是业余爱好者,平时各种雅集、聚会不断。 谢导秀的高足谢东笑几年前在小洲村创办了七木琴社,琴社在每个程度的课程里都有大量的传统曲目,以让学生在岭南古琴的历史下,学习它的文化、感受它的旋律,更多、更深入地去学习、了解岭南古琴的传统音乐、传统文化与气息。这里还重点推广 “生活琴”的理念,如将一些现代的歌曲、音乐改编成古琴曲弹奏传唱,将课本中的古诗词变成古琴弹唱。谢东笑还尝试用古琴舒缓的节奏进行心理治疗。 古琴的繁荣与“讲好故事”也密不可分。 记者翻检出10年前采访谢导秀的笔记,当中有这样的记述:“在广东,经常一起交流的爱好者,只有五六十人。”然而就是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借助“中国古琴艺术”刚刚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契机,谢导秀和一批广东琴人组织了一场纪念杨新伦先生诞辰105周年的音乐会。这场在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的音乐会是传承已达千年之久的岭南古琴的首次公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之后,纪念杨新伦诞辰的古琴雅集成了广东古琴研究会一直坚持举办的活动,古琴的发展也稳步走高。 又如对于古琴谱的不懈挖掘,包括广东古琴研究会首任会长杨新伦与谢导秀重新记录整理的岭南派古琴重要传谱《古冈遗谱》,宋婕、冯焕珍整理出版的《悟雪山房琴谱》、《宝树堂琴谱》等。这些工作看似平常,却给人以归属感和自豪感。对于立在“传统”上的“非遗”项目们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