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产活动贯穿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实践中,人类积累了丰富的渔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渔文化,对丰富和传承中华文明、推进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发展现代渔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为拥有五百多年渔业生产实践历史的海洋民族,我国京族在原生态的浅海和杂海生产过程中积累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传统渔文化。然而在当前,京族传统渔文化遭遇了传承危机,它的内涵、意义及所蕴含的丰富的地方性知识正在慢慢地被淡忘。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京族传统渔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调适危机。作为人类丰富渔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京族传统渔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它该何去何从? 一、传统渔文化体现京族文化本质 根据其渔业发展历史和作业范围,京族传统渔文化可定义为“京族在原生态的浅海和杂海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京族人民通过正确认识周围环境、正确认识民族自身,敬畏海洋、开发海洋,从而实现了人与海洋、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创造了系统、完整同时具备认知性、生态性、功能性的传统渔文化。 1.京族传统渔业生产和生活文化 在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的“京族三岛”上,京族曾从事着挖沙虫、耙螺、挖泥丁、捉蟹、拉网、下网、塞网等传统渔业生产活动。相应的劳作渔具也是多种多样,有竹筏、麻网、鱼钩、鱼叉、蟹耙、渔箔等。在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过程中,京族人民学会了充分利用潮水涨落规律、观察海洋及海面变化、识察渔情,从而积累了京族特有的关于科学捕鱼的地方性知识和做法。特定的渔业生产环境,决定了京族“靠海吃海”的饮食文化。鲜活的鱼类、虾类、蟹类、贝类成为京族的家常便饭,京族人制作的鲶汁更是别有风味。 京族生活中与“渔”相关的,还有一些民俗和禁忌。如京族有“寄赖”习俗,即“见者有份”,寓意“分享好的东西”——主人家打渔归来,来往的人想吃海味,就可以到他的渔船边或者渔箔边带些海味走。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以出海打鱼为生,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如饭烧焦了,不可说“焦”,因为“焦”与“礁”同音,怕出海打鱼时渔船触礁。 2.京族传统“渔”信仰文化 京族对自然神的崇拜多与渔业生产有关。在长期的渔业生产过程中,他们形成了系统的神灵信仰,主要崇拜海神、船神、风神。京族男子出海前、新网下水前、当年渔产歉收时,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边祭拜。哈节是京族传统“渔”信仰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每年哈节,凡年满16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此外,京族人还在哈亭供奉镇海大王 、高山大王、广达大王、安灵大王和兴道大王等五位大王。在京族的信仰系统中,还有海龙王、水口大王、水神、“三婆”(王母娘娘、观音娘娘、妈祖娘娘)等神祇。 3.京族传统“渔”艺术文化 在长期的渔业发展过程中,京族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相传,京族人民爱跳”烛光舞“,即少女手托蜡烛,在村子里的空地上舞蹈,希望在海上捕鱼的亲人能望见村中的烛光,顺利地回到家中。京族人将织网、撒网、收网、出海捕鱼等集中反映传统渔业生产、又不失娱乐性的动作融于舞蹈之中,形成了独特的竹杠舞、采茶摸螺舞、摇船舞等。此外,京族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创作出了大量反映传统生产和渔业过程的歌谣,如《挖沙虫》《摇船歌》《洗贝歌》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