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通过《尔雅》《后汉书》等史料考证,中国的狮舞源于西域诸国的驯狮,通过朝贡,引入中原,并与中原"百戏"和"拟兽舞"等糅合,形成了中国狮子舞。狮子舞始于汉代,盛兴于唐代,清代宫廷乐中单设狮子舞——《番子乐》。唐代狮子舞的三种固定剧目《上云乐》《凉州乐》《太平乐》中,乐器(筚篥、揩羯鼓、鸡楼鼓等)和曲风、舞姿(胡旋舞)都有明显的"古西域"艺术元素。河南沈丘回族文狮舞,创始于元代,精髓源于汉唐西域"五方狮子舞",又吸纳了中原南狮的风格,不断得到传承和创新完善。历经700多年,其舞姿、道具、技艺和乐器(大鼓、铜钹、别里子号)依旧存留着"古西域"风格的文化元素,是完美的中西合璧,充分彰显了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曾漫长的交融、演化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河南沈丘;文狮舞;回族文化; 作者:何粉霞(著)(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4期 中图分类号:J5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