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黄荣清

 

【作者简介】黄荣清(1946-),男,江苏无锡人,首都经贸大学教授,《人口与经济》主编,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民族人口学等。

【内容提要】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顺利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本文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揭示了西部各民族的人口受教育的基本状况,他们和全国的差距,并对各民族在受教育上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民族教育的一些设想。

【关 键 词】西部/民族/人口/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09)02-0022-06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高低,往往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一个民族的人口文化科技素质高低,也决定了这个民族的发展能力。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主要是靠前人传授,学习获得的,是后天的。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主要途径。为了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国家应把发展教育、提高各民族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放在重要位置。
        中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等原因,从总体上说,少数民族的发展要落后于汉族①。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西部少数民族的发展,对全体少数民族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将从教育方面考察西部少数民族的情况,分析他们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进入主题以前,我们先对“西部”作一下说明。东中西部,从本来意义上说只是一个地域的地理位置,从中国的行政版图上看,中国西部包括了6省1市3自治区。但自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以后,关于“西部”的含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地域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西部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除了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包括了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即把全国5个民族自治区都包括在内。在国务院转发的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的《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01年8月28日)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的范围,除了上述的12个省(市、自治区)外,对其他地区的民族自治州,包括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实际工作中比照有关政策措施予以照顾。这样一来,“西部”的概念,除了包括所有的自治区外,把所有的自治州也包括在内了。按照上面政策的规定,“西部”包括了在我国地理上的西部和行政区划上的民族自治区和自治州,“西部”的含义已不仅是地理上的方位,而兼有政策上的意义了。在本文中讨论的“西部”,还是只限制在地理上的西部范围。这主要是这样考虑的:本文讨论的是少数民族人口素质问题,由于地理上的相连,环境上的相近,西部的不同民族的人口问题确实有许多共质性,如果把由于政策的规定扩大到所有的民族自治区和自治州,那我们讨论的就几乎是所有的少数民族,而不是西部的少数民族人口问题了。事实上,把这些非西部的民族包括在内,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例如,世居地位于东北部的朝鲜族,在全国各族中人口的文化素质是最高的,而文化素质低、教育落后的民族确实几乎都在西部,如果我们讨论广义的西部,那就几乎等于讨论全国文化素质从高到低的所有民族了,把完全不同质的人口问题放在一起讨论,就只能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使我们把握不住真正地属西部的少数民族人口问题的所在。
        以西部为人口主要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共有38个(这些民族名见表2),除了侗族、回族、苗族、独龙族、俄罗斯族这5个民族外,其他33个民族在西部的人口占本民族人口总数的90%以上,其中30个民族在95%以上,23个民族在98%以上。
        关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教育状况,最新的资料来自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但公布的抽样调查资料中,和民族有关的信息较少(共5张表,其中和教育有关的有2张表),且在民族分类项目中只列了1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大部分西部民族没有信息。且可能是因抽样调查的设计等原因而使信息有失真现象。所以,本文的分析主要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一、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
        在使用人口普查资料来分析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时,我们先对人口普查中“受教育程度”一项做一些简单解释。按照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填表说明中有关受教育程度一项的说明,各类受教育水平是指所受的最高一级教育程度,不分毕业、肄业和在校等学业完成的情况,而将这三者合并在一起。正因为被调查者登记的是最高一级教育程度,所以,在各级教育程度之间,它们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低到高的关系。以“小学”和“初中”为例,它们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初中”是“小学”的高一级教育,人们总是要经过并且必须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后才能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个别特殊的人除外)。同样,接受“高中”、“中专”程度学习必须经过“初中”阶段学习,接受“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的人必须经过“高中”或“中专”阶段的学习,如此等等。人口普查中登记的受教育程度,指的是这个人受到的最高一级的教育。如某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则表明他(她)已经受过“小学”教育且正在或过去接受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但并没有受过“高中”或更高一级的学习。即是说,普查登记的教育程度为“初中”的人,必定接受过小学教育。所以,人口普查中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是把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和所有小学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累计,换句话说,等于全部接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口,把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和所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累计,意味着全部接受过初中教育的人口。为了分析简单起见,我们以下仅分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4种受教育程度,但这里说的“小学”、“初中”等教育程度人口,并不是人口普查中的公布的原始数,而是曾受过“小学”、“初中”等教育程度的文化程度累计人口数。
        以下,我们来看一下从1990年以来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这里的人口指的是“6岁及以上的人口”。由于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最高的总是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这几个民族,所以以下内容中,我们就不再列出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高的民族,而只列出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低的民族。
        
        1.小学。2000年,全国每千人中受过小学(注意是“受过”,而不是到现在为止,受到的最高一级的教育是“小学”。以下叙述同)教育的人口为905人,全国少数民族为842人,西部少数民族每千人中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口为752人。
        西部世居地的38个民族的平均值为740人,标准差为155人,最大值为969人(塔塔尔族),最小值为382人(东乡族)。这38个民族中,每千人中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口在750人以下,即低于和接近少数民族平均水平的有20个民族,它们是:珞巴族、撒拉族、拉祜族、怒族、傈僳族、哈尼族、独龙族、布朗族、佤族、普米族、回族、彝族、苗族、德昂族、水族和土族、东乡族、门巴族、藏族、保安族。其中,每千人中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口少于500人的有4个民族:东乡族、门巴族、藏族、保安族。
        2.初中。2000年,全国每千人中受过初中教育的人口为523人,全国少数民族为393人。
        西部少数民族每千人中受过初中教育的人口为274人,西部世居地的38个民族的平均值为283人,标准差为158人,最大值为736人,最小值为87人(东乡族)。其中,受过初中教育的人口少于150人的有:东乡族、门巴族、拉祜族、珞巴族、藏族、傈僳族、布朗族;在150人和300人之间的有佤族、独龙族、德昂族、撒拉族、保安族、哈尼族、水族、苗族、彝族、怒族、傣族、普米族、布依族、阿昌族、景颇族。
        3.高中。2000年,全国每千人中受过高中(包括中专)教育的人口为158人,全国少数民族为116人。
        西部少数民族每千人中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口为81人,西部世居地的38个民族的平均值为63人,标准差为61人,最大值为273人,最小值为13人(东乡族)。其中,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口少于55人的有:东乡族、拉祜族、布朗族、傈僳族、独龙族、德昂族、佤族、门巴族、哈尼族、水族、苗族、藏族、彝族、景颇族;在55人和110人之间的有布依族、傣族、撒拉族、珞巴族、阿昌族、保安族、普米族、仡佬族、怒族、侗族、羌族、基诺族和回族。
        4.高等教育。2000年,全国每千人中受过高等(包括大专、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人口为38人,全国少数民族为27人,西部少数民族每千人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为20人。西部世居地的38个民族的平均值为26人,标准差为34人,最大值为155人(塔塔尔族),最小值不到3人(独龙族)。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少于10人的有:傣族、珞巴族、景颇族、基诺族、布朗族、阿昌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德昂族、东乡族、独龙族,其中后4个民族,即佤族、德昂族、东乡族、独龙族不足5人;在10人和20人之间的有侗族、普米族、撒拉族、保安族、布依族、藏族、怒族、苗族、门巴族、彝族和水族。
        把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2005年全国l%人口调查数据相比较可以发现,除了小学(可能是抽样数据的原因)外,在初中、高中和高等教育,我国各民族的教育又有了较大的进步。比较少数民族各种文化程度和全国的差别,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少数民族各种受教育人口,已经高于全国1990年水平,这说明少数民族在教育上与全国的差距,已不足10年。而从少数民族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看,已经超过2000年全国和汉族的比例。若比较西部少数民族与全国少数民族同样可以发现,西部少数民族与全国少数民族的差距,也不到10年,但和全国的差距,除了高等教育外,肯定在10年以上,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由于加大了对少数民族政策倾斜,则差距已不到10年。
        二、平均受教育年数②
        各种受教育人口的比例,虽然能全面地反映各民族受教育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但由于层次比较多不容易把握,下面,我们用一个概括的指标—平均受教育年数来观察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教育状况。
        1990年,全国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为6.26年。而少数民族人口为5.29年。2000年,全国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为7.62年。而少数民族人口为6.69年。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为5.66年,少数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0.93年,西部少数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比全部少数民族低1.05年。从平均教育年限看,少数民族与全国的水平正在接近,但西部少数民族还落后于全国1990年的水平。
        分性别看,全国男性平均受教育年数为8.14年,女性为7.07年。女性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数比男性低了1.07年。少数民族男性平均受教育年数为7.24年,女性为6.03年,相当于小学刚毕业。西部少数民族男性平均受教育年数为6.33年,女性为4.96年③。
         
        以西部世居地的38个少数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的平均值为5.71年,标准差1.69为年,其中男性的平均值为6.35年,标准差为1.51年,女性的平均值为5.04年,标准差为1.94年。比较这些民族在世居地(西部)和非世居地(东、中部)的教育差别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民族在非世居地的平均受教育年数都比世居地的平均受教育年数要长。
        由表2可以知道,以西部为世居地的少数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在民族和民族之间差别很大。平均受教育年数长的俄罗斯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这3个民族超过了9年,平均受教育年数短的如保安族、珞巴族、藏族、门巴族、东乡族这5个民族不超过4年,即在初小以下。平均受教育年数在6-9年有11个民族,它们是:哈萨克族、裕固族、纳西族、白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羌族、侗族、基诺族、仡佬族。其他18个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在4-6年。由表2还可以知道,这38个民族中,除了塔塔尔族1个民族以外,其他民族的男性平均受教育年数都高于女性,其中,差别较大的(男性—女性>1.5年)的是藏族、彝族、塔吉克族、东乡族、土族、侗族、哈尼族、仡佬族、苗族、布依族、水族、保安族、普米族和撒拉族。这些民族的后3个民族,男性平均受教育年数较女性高2.5年以上。平均受教育年数较短的民族性别差异往往也较大。所以,如果这些民族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在相当程度上能提高这些民族的文化教育素质。
        三、教育结构
        在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中,我们已详细地分析了各民族人口的受教育状态,从平均受教育年数中我们知道了民族和民族在受教育上的差距。我们注意到,这种差距在教育的不同层次上是不同的。
        按我国的教育制度,学制是小学、初中、高中(包括中专)、大学(本科和大专)这样逐级递进的。表3是较高一级受教育人口与它下一级教育人口之比。可以知道,西部少数民族与全部民族、与汉族相比,相差比较大的是初中/小学,而不是在高中/初中,大学/高中,后两项之比,少数民族与全国平均水平非常接近,所以可以认为,当前,少数民族与全国的差距,主要发生于义务教育阶段。
        2000年全国6岁及6岁以上的每千个人口中,上过小学、初中的人数分别为905人和523人,少数民族人口中,相对的人口为842人和393人,则上过小学的少数民族人口与全国人口之比为93.12%,上过初中的少数民族人口与全国人口之比为75.10%,说明与小学相比,少数民族在初中阶段上和全国的差距更大。同样可以发现,西部少数民族与全国少数民族相比,当然在小学和初中上都有差距,但与小学相比,初中差距更大。少数民族与全国,西部少数民族与全国少数民族在各类教育人口之比,见表4。
         
        注:“少数民族”为少数民族受教育人口比例与全国受同类教育的人口比例之比,“西部少数民族”为西部少数民族受教育人口比例与全国少数民族受同类教育的人口比例之比。
        由表4我们注意到,少数民族与全国的差距,西部少数民族与全国少数民族相比,从“小学”到“初中”,差距有较大的扩大,“高中”与“初中”相比,几乎持平,但“中专”与“高中”相比,差距有所缩小,说明少数民族在初中毕业后,有更多的人选择了读中等专业学校,“大专”与“高中”相比,少数民族与全国的差距略有扩大,但西部少数民族与全国少数民族相比,却有所缩小,说明西部少数民族上过“高中”的人,有较多的人选择了上高等专科,而上过“大学”的人,少数民族与全国,西部少数民族与全国少数民族的之比,与“高中”,“中专”相比,都扩大了。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少数民族与全国,西部少数民族与全国少数民族都有差距,但差距最大的还是初中。
        以下,我们来分析以西部为世居地的民族在受教育结构上的差别。
         
        经过计算,按受教育程度划分,西部少数民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表5):
        1.人口的文化教育素质较高的民族有塔塔尔族、俄罗斯族和乌孜别克族,在表中表现为在各类受教育程度都高于全国水平;在表中各项都表示为“+++”。
        2.人口的文化教育素质在西部少数民族中属于较高的民族,这些民族除上述3个民族外,有维吾尔族、白族、哈萨克族、纳西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土族和裕固族;在表中各项至少有一个“+”。
         
        3.人口的文化教育素质较低的民族有藏族、苗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布朗族、撒拉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保安族、独龙族、门巴族、珞巴族,在表中各项至少有一个“-”,其中,尤以东乡族和门巴族的文化素质更低,在四类教育程度中有两类和西部各民族的平均有大的差距,即在两项中有“---”;一般来说,在教育层次较低上较好的,在层次高上也较好。反过来,在教育层次较低上较差的,在高一级也较差。但也有特殊的,如回族在小学层次上,低于38个民族的平均值,但在受过“初中”、“高中”的教育上,却超过了38个民族的平均值。基诺族、羌族等几个民族在“小学”、“初中”层次上较高,但在高中和大学层次上却较低。
        四、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作以下的归纳:
        1.从全体看,少数民族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与全国平均相比还有差距,西部少数民族受教育水平又落后于全部少数民族。但这种差距正在缩小。
        2.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和全国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初中”教育。说明他们离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还有距离,而有些民族离普及6年制义务教育目标尚有较大距离,相当比例的适龄儿童未及时受到教育,这说明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亟待加强。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必须从儿童开始。由于可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我们认为,在资源分配上,政府应把基础教育作为重点,在资金分配上向基础教育倾斜。
        3.受教育水平在民族和民族之间差别非常大,各个民族也有不同特点。一方面,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教育上明显后进的民族,如东乡族、门巴族、藏族、珞巴族、保安族等,如这些民族的教育不能有较快的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另外,我们也要研究不同民族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对策。
        4.教育后进的民族,在地区上有明显的集聚。如东乡族、保安族集中在甘肃,门巴族、藏族、珞巴族在西藏,其他则大部分集中在云南。所以民族发展问题也是地区发展问题。
          注释:
        ① 虽然张天路先生早在1994年就强调,不能笼统地说少数民族落后了(见《人民日报》1994年8月26日),但不可否认,从少数民族全体来说,和汉族相比,在社会经济发展上还是存在差距的。
        ② 这里,平均受教育年限以6岁及以上的人口作为计算对象。按照各类受教育水平的相应年数做平均值。未上过学及扫盲班为0年,小学为6年,初中为9年,高中和中专均为12年,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统算为16年。
        ③ 全国数据和少数民族的平均受教育年数是由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的结果,资料来源见:黄荣清,赵显人等著,《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变动》,中国民族出版社,第247页,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数据根据《五普》民族人口抽样资料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1]顾华详.西部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4(4):33-37.
        [2]黄荣清,赵显人等.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变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13-256.
        [3]刘伟.浅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问题[G]//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1-233.
        [4]黄荣清.中国各民族文盲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9(4):2-13
                                     (转自《教育文化论坛》(贵阳)2009年2期第22~2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