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可丽、尹绍清
【内容摘要】 民族团结的心理学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它对我国在21世纪继续搞好民族团结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从心理方面来看,民族认同、需要与动机、人际互动与交往策略等都是影响现实生活中民族团结的因素。对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可以围绕民族团结的认知、态度、情感、策略等进行,在研究方法上应重视采用实证方法,并根据研究需要恰当运用质性方法。
【关 键 词】民族团结心理;研究内容;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尹可丽,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教授;尹绍清,楚雄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民族团结的价值体系、心理与行为等问题。分析民族团结心理的现状,研究民族团结的心理机制和规律,可以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依据;为改进和提高民族团结教育质量提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支持;对建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现实意义。 一、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鲜见对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从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探究民族团结的心理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相关的研究有以下一些: (一)民族团结的心理学分析 有少数学者对民族团结的涵义、心理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认为民族团结由民族之间的相互认识、友谊情感和合作意志3种心理成分构成,又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的民族团结三个水平,并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的心理学依据[1]。 (二)民族认同方面的研究 广义的民族认同不仅包括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卷入,而且还包括个体对他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卷入情况[2]。在单一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往往与国家认同是重叠的,但是在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是较民族认同更高层次的认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国家的稳定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正确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观点[3]。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对社会稳定的协调和有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构建的重要因素,它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着预警、整合、调控和保障等四个方面的作用[4]。 (三)中华民族团结研究 民族社会学研究者对我国民族团结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全面系统的探讨,这些研究为分析、描述民族团结心理提供了开阔的历史、政治背景。如徐杰舜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团结研究”,就系统地分析并指出,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祖国的凝聚力、中国各民族长期互动的整合力、中国边疆对中央的向心力作用、中国国家行政管理双轨制稳定力的作用等等,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原因。 (四)对民族团结概念的民族理论学探讨 该类研究为分析民族团结的心理结构及其要素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徐杰舜指出,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均未对“民族团结”这一概念进行分析,仅只有民族理论学对其进行了不多的描述。说明民族团结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从理论层面上来说,还是一句口号。还需要从理论上总结、提升党在民族团结方面积累的丰富的、宝贵的经验。他还提出民族团结概念的定义是:民族团结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在互动中认同的整合关系。民族团结的这个定义包含了3层意思:民族团结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团结是民族与民族在互动中的认同;民族团结的实质是一种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整合关系。民族团结的内涵指的是民族团结本质属性的总和,互动、整合和和谐是民族团结本质属性的具体表现[5]。 (五)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领域——内容、方法、途径的理论探讨与经验总结 这些研究给民族团结的心理结构及其要素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经验的依据。我国十分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将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视为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重要基础。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出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这些学校对本校民族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的经验做出了总结(如云南剑川县民族中学、元阳县民族小学等)。一些研究者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实施途径、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综上所述,对现有资料的分析说明,民族团结的心理学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只找得出支撑今后研究的一些零散的、间接的理论和经验。 二、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内容构想 人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政治的、历史的、教育的原因。从心理方面来看,下列因素可能对人们民族团结心理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一是认同。如前所述,我国学者将民族认同界定为广义的认同,其包括了对本族群的认同和对国家民族的认同。一个人在民族认同上能实现这两个层次认同的统一,可能是民族团结的心理基础之一。研究需要考察,当人们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时,其理由是否来自国家认同。 二是需要与动机。从政治角度来说,民族团结就是一个政治思想,一个政治口号。每年一度的民族团结大会,歌舞表演中的各民族大联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等等,无疑取到了强化、维护和平、稳定的民族关系的作用。民族团结并非仅在政治要求下出现,实际上它也是自然族际关系的一种,仅只是被强调或提倡并增添了国家、政治色彩而已。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在国家政治的需要背后,是否存在着其他非政治性的需要和动机呢? 三是人际互动与交往策略。民族团结虽然反映的是族群与族群、族群与国家的关系。但从深层次来看,也许一个族群的权威人物或该族群在处理人际间互动、交往时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会对他们处理族际间关系发生重要影响。因为,在现实中,族群与族群的互动、交往总要通过个体的人来实现,这一个体的人所采用的人际交往策略必然会投射在对待他族人上。所以,研究各族群人际交往的策略和规则(族群内部交往策略与对外交往策略等),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实施民族团结政策为什么获得了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对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大致可以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什么是民族团结,为什么各民族要团结,即民族团结观;是否赞同民族团结,即民族团结的态度;对民族团结的情感;在什么情境或条件下,人们会意识到需要采用民族团结的策略,即民族团结的行为倾向;民族团结的认知和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心理规律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以挖掘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民族团结观、民族团结情感、行为倾向为主,而不是对国家民族团结政策的知识性调查。 (一)民族团结认知——民族团结观 1.民族团结观的概念 民族团结观,就是个体对民族团结的观念和认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思想。可以说,我国民族团结的思想为全世界所独有。根据这一思想,以及我国学界对民族、族群概念的看法,本文认为,民族团结观,实质上是我国各族群成员对处理族群间关系的看法,这种观念主要集中于对团结、和谐族群关系的认识。即对民族团结概念的认知、对民族团结的价值评价。 2.民族团结观的结构 对民族团结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又可划分为自发的、教育的、政策运用的三个层次。自发水平的民族团结认知是指个体未接受过国家、政府、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而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朴素的民族团结观念。虽然“民族团结”这一口号和处理族群关系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但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在我国有着悠久而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我国各少数族群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的民间交往、通婚、融合中,自然形成的对待外族的友善、互助态度,以及因政治需要而交往、相互认同、通婚等给人们造成的影响,使人们自然形成了对处理族群间关系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即使个体未能接受正式的民族团结教育(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他们也会获得许多关于族群和睦共处的认知和经验。自发水平的民族团结认知可能是模糊的,不能以较精炼、简洁的语言来表述,它是潜在于个体内部的观念,一旦遇到真实情境,就会发挥其作用。 教育水平的民族团结认知是指学校根据党的民族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规定内容、形式的、明确的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在此教育下,学生对国家民族团结的原则、方法、价值等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这种有明确内容,能用精确语言表达的观念是显性的。但由于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或缺乏在实际情境深入体会和运用,所以,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知虽有显性存在形式,但却是浅层次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政策运用水平的民族团结观是较高层次。具有此类观念的个体对民族团结既有感性的体验和理解,又能有意识地运用民族团结的相关政策来处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对民族团结观的研究,需要重点考察我国各族群成员是怎样看待民族团结的,民众心中的民族团结是否是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团结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等。团结观由哪些要素构成——现实中是否存在上述假设的三种层次的认识和评价,如果存在,民众对民族团结的认识究竟处于何种层次和水平?何种群体具有何种层次的认知和价值判断等,比如,小学生群体、中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的民族团结观的差异;汉族群体与少数族群群体的民族团结观的差异;真正接受过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群体与没有接受过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群体的差异等等。 (二)有关民族团结的态度 1.民族团结态度的结构 个体对民族团结的态度可以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社会客体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性的内部心理倾向。Wilson和Lindsey等人最近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外显的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的态度[20]。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可能有助于理解人们对民族团结的看法和态度。比如,主动压制(motivated overriding)是双重态度的一种类型,指个体能完全意识到他们的内隐态度(这与压抑和独立是不同的),然而这种内隐态度通常是不符合社会逻辑规范的或个人所不想要的,这就驱使他们要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去压倒和战胜它。例如,人们能完全意识到他们对于某些其他种族的成员有一种稍纵即逝的、消极的歧视态度。由于他们探查到了这一反应并意识到这是不合理的,因而努力从记忆中检索一种外显的积极态度去压倒和掩盖它,这是一种需要心理能量与动机的过程。这种主动压制是由于人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某种想要的感受,才主动去用另一种态度去代替和战胜它。双重态度理论让我们考虑到,人们对民族团结可能也存在着这样的双重态度,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某种想法或态度,并想到这种观点或态度不符合政策的要求,或意识到自己对他族人看法、态度是不合时宜、不利于自己的,他们会努力向政策或权威靠拢,采用新的态度去对待民族关系。 对民族团结态度的研究,需要探索积极(肯定)态度和消极(否定)态度与内隐态度及外显态度的关系;探究不同条件下,人们对民族团结的内隐和外显态度等。 (三)民族团结的情感和行为倾向 1.民族团结情感的作用 民族团结的情感是在各族群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种情感可能更多地表现为友谊感、信赖感、一体感(类似对亲人的认同情感),并伴随有彼此沟通、交流的愉快体验。而当族群间产生了负性的情感,如怀疑、猜忌、敌意等,民族团结就将受到严重影响。由于情感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取到一定的调控作用,因此,研究与民族团结相关的情感问题是重要的。 在研究时,应该注意分析在何种状况下,族群之间的积极情感能够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发展;团结互助程度较高的族群间究竟存在哪些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的。 2.民族团结行为及策略的作用 民族团结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但从日常经验看来,在多民族聚居地,各个族群的人们通常和睦相处,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地盘”,几乎不会自动或有意识的想到民族团结之类的政治性话语,尽管人们不时与他族人交往,但在交往中,人们的族别并不会作为一个被密切关注的重要对象发生作用。比如,在一个多族群聚居地,集市通常是族群间发生交往的最常见、最普遍的场所,各族群的人在集市上进行买卖交易,虽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意识到对方的族别(身着少数民族服饰或用本族语言者最易识别),但人们不会因为不是同族而发生纠纷。也许只有当不同族群的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信仰冲突和自尊心受损等情况时,才明确需要使用民族团结这样的政治话语来调和、处理这些矛盾。 民众在何种条件下会自动使用民族团结的政策性语言呢?在实践中,当需要处理族群之间的各种矛盾时,普通老百姓会采取何种策略和行为呢?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领导、干部又会采取何种策略和行为?他们的行为与其民族团结观及态度的关系如何?对这些问题是我们理解民族团结心理规律的重要线索,因此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方法 首先,要重视实证性的研究。因为民族团结早已作为政治要求和现实存在的一个中国的特殊现象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现实中鲜活的民族团结的心理,我们所知不多,只有从实际出发研究,才可能寻觅到我国民众民族团结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另外,心理学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在过去数十年取得了重大发展,明显表现出意义性与客观性统一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成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流[21]。只有采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对涉及民族团结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操作性定义并通过研究获得数量化的结果,才可能对民族团结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如需要进行相关分析才可能研究族群认同、国家认同、需要等与民族团结心理的关系;需要进行因素分析才可能找出构成民族团结心理的各个要素;需要进行因果分析的实验研究才能证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对学生民族团结心理的作用等等。因此,在科学地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之上,必须针对研究内容、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测量法、实验法等实证研究的方法。 另外,要根据研究需要恰当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由于民族团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密切相关,如果仅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这一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会导致研究结果过分强调数据处理的结果而忽视对问题的质性探讨。只有在对问题所产生的宏观社会历史、经济背景的描述性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分析才可能具有现实意义;也只有对微观事件发生的背景、条件等情况进行体验性、描述性分析、理解,才可能较真实的反映心理事件的发生。 虽然本文界定的民族团结心理是心理学取向的,但人类学、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观点与方法,只要有利于对民族团结心理与行为的描述、分析、理解与预测,都应该借鉴采用。 【参考文献】 [1]李善凯.民族的群体心理[A].张世富.民族心理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2]滕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3]王亚鹏,万明钢.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8). [4]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5]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凝聚力作用论——中国民族团结原因分析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责任编辑:焦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