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如何抓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广西日报》2014年4月29日 韩勇 参加讨论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黄筱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批准号:06BZX022)于2014年1月通过鉴定获得结项。该课题组通过对西部7个省区多个少数民族县(区)的深入调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一、在民族文化转型时期,要鼓励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接轨,尤其要宣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当中。少数民族文化正进入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建构一种新型的、现代的、具有民族本色的民族文化模式,是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建设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构建新型文化过程中,必须把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帮助他们培养先进的思想意识,树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开拓发展思路,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目前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虽然得到很大改观,但不良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令人堪忧,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将民族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文化建设,在西部民族地区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仍很脆弱,文化建设的自给力不足,仍需要国家财政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大力扶持。在西部地区,无论是在西南贫困山区,还是在西北传统牧区,经济社会虽有较大发展,但发展环境仍很脆弱。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文化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要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还需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要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特殊性加大投入,使民族地区的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三、切实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引导返乡知识青年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化解地方文化人才匮乏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矛盾。在农村,没有人就没有文化,而没有文化就更留不住人。当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农村是要人没人、要文化没文化。许多地方的农村,只有“三留守”人员(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形成了没有年轻人“空心村”。如何吸引年轻人回归故乡、建设家乡成为当前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问题。作为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应积极组织和创造条件,使返乡的青年人把先进的、现代的城市文化带入少数民族村寨,让城市文化与民族文化和谐互动,有效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处理好经济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仍是重中之重。保护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是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关键。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知,不能只强调其“历史文化价值”而否定它的经济价值,也不能看到其经济价值就忽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追求重心应是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并存的一种结构模式,也就是要处理好民族生态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光靠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只注重以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为卖点,更不能以打造假古董、炒作假民俗为手段“贩卖”民族文化。
    五、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不必强调少数民族地区也一定要按照现代化的模式去改变自己的本色生活。少数民族群众要摆脱贫困的生活,但不必用现代社会模式刻板去改造他们。要引导他们按照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去发展。这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贡献。要认同他们的民族心理、欣赏他们的生活习惯、鼓励他们的文化发展,而不是自以为是地把他们的民族心理斥之为“观念落后”、将他们的生活习惯斥之为“原始蒙昧”、将他们的风俗习惯污之为 “封建遗风”,更不能用冠以“文化”名义的现代节庆取代充满民族精神内涵的民俗活动。只有用包容的心态去接受、用赞许的眼光去鼓励、用适当的政策去激励,民族文化的发展才能有越来越美好的前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