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世界各地广泛建立孔子学院,有力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文章以“第三种文化”为视角,从文化的定位、寻求文化交流与共存的动力、探索文化发展模式等方面对孔子学院文化建设进行思考,旨在为孔子学院事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一个研究角度。 【关键词】第三种文化孔子学院文化建设模型 1959年5月7日,英国学者C·P·斯诺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差异提出了“两种文化”的观点,后来又预言弥合、超越两种文化隔阂的“第三种文化”即将出现。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众多学者的论战,“第三种文化”尚未成定论,但在面对两种不同文化存在差异时积极寻求超越、包容、共生共长的“第三种文化”的观点却为后人开启了新思路。在“地球村”越来越“一体化”,人类跨文化交流空前繁荣的今天,以“第三种文化”为视角,考察当下层出纷繁的文化现象,也许是我们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从2004年第一个孔子学院诞生,到目前全球300多所孔子学院及更多孔子课堂的成立,孔子学院事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着。当前,孔子学院有着深刻的意义:一方面,孔子学院代表中国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建构中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另一方面,通过孔子学院,外国人也得以了解目前发展中的中国的社会风貌,开启了解读当代中国的文化之门。各地孔子学院除了一般的语言常规教学以外,常以不同形式举办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每每举办,无不在当地刮起中国风,掀起中国热。在我们充满激情地举起中国文化这面大旗的同时,也要冷静地进行思考,因为孔子学院是根植于异域土壤的新生事物,它不是单向的、单纯的文化传播,相反,它面对着复杂的、本土的文化环境,同时也是一项持续发展的长远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前瞻的眼光,以“第三种文化”的视阈来探寻孔子学院文化建设与发展之路。 孔子学院的现状 经营样式。孔子学院一般是在国家汉办的指导下,由中国的高校与各国的高校或文化教育机构在当地(一般在大学内)合作经营的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实体学院,但它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学。在资源配置方面,一般来说,外方主要提供场所等硬件设施,中方提供师资、教学资源等软件设施;在资金方面,双方虽比例不同,但属共同投资;在人员配置方面由双方合作构成。因此,孔子学院为合作型的经营样式。 活动内容。各地孔子学院根据当地的状况及自身定位的不同,其活动内容目前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大部分孔子学院主要以语言教学与文化活动为主流。语言教学根据当地生源情况一般进行入门、初级、中高级等分层次的常规教学;文化活动则结合当地的风俗、活动进行节日、风俗、艺术等传统中国文化的宣传介绍。 存在的问题。双方合作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双方在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文化冲突现象。例如,在经营理念上,中方大都以中国式思维来定位孔子学院的发展,希望风风火火在短时间内大刀阔斧,大规模进行宣传、招生、搞活动等。而外方常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进行论证后才能慢慢进行。在工作的方法、手段方面,中方在短时间内不易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更容易采取中式的或主观的做法,而外方可能会运用各种机制来论证参与实施等。此外,还存在教材不完备、人员配置不均衡、师资水平不齐等问题。 关于孔子学院的文化定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交流越来越多,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都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世界需要了解我们,我们也需要让世界了解。孔子学院正适时地、合适地担当了这个角色。但它一方面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另一方面要面对不同背景的异域文化,因此,孔子学院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孔子学院文化应如何定位,值得我们思考。 关于文化的概念,多年来中外文化学者进行了诸多探讨,其结论各异。早期对文化进行界定,并对其后文化概念研究产生长远影响的是当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此定义是描述性的,但却第一次给文化一个整体性概念(刘作翔)。从这个文化的整体观念来看,应该说人类的一切物质及精神活动都在文化的范畴之内。 在汉语中,文化是“人文教化”的简称。顾名思义,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着重讨论人类社会的;“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维克网)。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孔子学院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虽然在形式上称为“学院”,有着固定的物质场所,但它不是词汇的概念意义,它是传播中国文化并期望得到对方认同从而实现和谐共存以至于最后达到相交相融(当然,完全的相融是不可能存在的)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超越于两种文化的“第三种文化”建设的过程。因此它是动态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孔子学院的文化内容则是其动态发展中的点,正因为有了无数个点的聚合,才能形成“动”的“态”。所以,从内容上首先它要具有代表性,能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次要具有浓缩性,一点能带动一面。 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学院的文化定位应该是“第三种文化”。它可以有不同层面的表现,首先应是“窗口文化”,即通过这个窗口,让外国人能饶有兴趣地了解中国的过去与现在。其次应该定位于“门文化”,即孔子学院不能只充当窗口,不能只局限于让人去看,还要成为一个门,引导其走进来的中华文化之门。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从根本上给予全盘考虑,既考虑文化发展的规划性、层次性及稳定性等层面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寻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从差异性中寻求动力。只有存在文化的差异,才能有交流的动力。要了解文化的差异首先要从共通的部分开始,如果彼此能够了解并理解对方的差异,那么文化共存也就开始了。而寻求共通点首先要从“身边”做起。从历史传说到风俗习惯,到热气腾腾的饺子,再到红彤彤的中国标记,中国的新年就会展示其无穷的魅力。类似于节日文化、民俗文化等都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举行。于无声处见寻常,看似平常胜平常,往往会取得独特的效果。 从相似、相近性中寻求动力。由于历史原因或不同时代文化的交流与共融,世界很多地区存在着相似或相近的文化,如亚洲文化圈。特别是中国与日本,从语言文字到文化风俗有许多相似、相近之处。例如阳历5月5日,在日本是男孩节,而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很多日本人便误以为中国的端午节就是日本的男孩节。那么从同样时间(5月5日)、同为节日为切入点,而举办端午节文化交流活动,就会让与会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样,在中日文化中共同拥有很多诸如茶道、书道(法)、武术、曲艺等相似或相近的文化形式,我们都可以从共性出发,引导其发现貌似神异之处,从而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探索文化发展的模式 目前,孔子学院已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和异彩纷呈的世界文化园林中的一朵奇葩。各地的孔子学院拥有统一的名称、定义及组织形式,因此,笔者考虑在此基础上孔子学院能否拥有相对统一的文化模式。当然这种提法本身可能就需要论证它的合理性。即使假设这种提法成立,众所周知,各地的孔子学院因国情、地域状况等因素也存在着很多的个体差异性,有着自己的现实性及独特性,灵活操作应该是孔子学院的特点。 但笔者从规范与纲领作用的角度出发,设想能否打造一个文化发展的基本模型,例如从形式上来划分大致可设为教学与文化活动两种,而其中有固定的课程性的文化,如文化课或文化讲座;有活动性的社会文化,如节日、饮食、民俗、艺术等;从内容上可设为经典文化,如孔子、老子等名人智者的思想文化;大众文化等可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当然这又势必涉及适合孔子学院使用的教材等一系列问题。 本质上的文化差异决定了文化差异的融合是有限的,客观地说应是本民族文化对异文化的一种理解,而能做到理解,也就意味着可以共存。究其本质,所谓与异文化的“融合”可能是无限接近的两(几)条平行线,因此促进从差异到理解这一过程的发展是孔子学院的真正使命,也是我们寻求的“第三种文化”之道。 (作者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中外文化互动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L11DYY02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