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省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多年的抢救和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在2014年文化遗产日的到来之际,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 (2014—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加强我省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 彰显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维护文化多样性。日前,记者就《规划》内容采访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龙佑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杰作——风雨桥 资料图片 记者:龙主任,您好!我省拥有“文化千岛”的美誉,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规划》中把建设数据库作为首要任务,请您谈谈建设数据库的作用? 龙佑铭: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更好地保存、研究、利用,让人们通过数据库能够使项目得到形象生动地复制到恢复。这样的数据库建设,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数字化保护保存,即动态跟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数据全程、全景式收集整理,通过数字化转换保存到数字空间。人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数据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完好保存,能把“文化千岛”的贵州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生动地装入。 记者:非遗保护提出了“文化生态整体保护”的理念,已成为全省的非遗保护模式,请您介绍一下?您认为如何才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 龙佑铭:整体性保护要求对文化生存环境进行完整性地保护,要求在一定的区域内不仅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人文生态环境,而且也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让文化在原生环境中生存发展。现在贵州已经拥有了国家级的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正在制定实验区的保护规划。推动省级的黔西南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黔南水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黔西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武陵山(黔东) 苗族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列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条件成熟时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市(自治州) 区域性在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这些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文化整体性保护,使贵州多姿多彩的文化能够原生性地传承,守住“多彩贵州”文化资源。 生产性保护主要是指支持技艺类、医药类项目在保持手工生产的基础上拓展项目发展空间,使技艺得到更好地传承。 记者: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几乎都是中年以上,新生代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本民族文化遗产传承,面对传承人出现“断层”现象,非遗中心有哪些措施? 龙佑铭:在贵州,除产品受市场欢迎的一些技艺类项目不缺传承人外,其他项目都面临传承人“断层”的严重现象,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我们只是积极地在推动各地支持和帮助现有传承人开展活动,带徒传承技能。每年给国家级传承人发传承经费10000元,给省级传承人发5000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黔东南等建立了相应的财政传承经费,每年给每位传承人发传承给费3000元,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制作需要很长时间,且出现有品牌无市场的现象,直接削弱了技艺发展的积极性,您认为该如何解决? 龙佑铭: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将会认识到文化产品与生活用品的区别。《规划》要求加快多彩贵州品牌研发基地和多彩贵州城建设, 成为国内一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传播中心。这是我省在解决文化产品与生活用品价值不同的重大举措。 记者:近年来,我省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贵州的文化品牌。请您谈谈如何才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相结合? 龙佑铭: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省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侗族大歌、苗族服饰、苗族史诗《亚鲁王》和茅台酒酿制技艺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各民族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体现,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多彩贵州”逐步成为代表贵州的文化品牌。贵州旅游为什么以黔东南最火旺,不难看出,全国各地、世界各国正是冲着那里完整的原生态文化而来。我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保护好民族民间文化及其生态环境,旅游就有了资源。因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施非常有必要,不仅对文化保护有重要意义,而且带来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记者:目前,全省各地正打造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您认为如何才能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建设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龙佑铭:每个乡村都有属于自己的乡土文化,一旦美丽乡村在建设中失去了自己的乡土气息,那么只有精神空虚而陌生的漂亮房屋,留不住“乡愁”,可能难以美在农家,乐在农家。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留住“乡愁”。 记者: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备受关注,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成为这个时代的呼声。我省未来非遗保护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农民画这一农闲时的消遣成为龙里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立信/摄 龙佑铭:非遗工作的方针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贵州是千节之省,通过多年的抢救和传承发展,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项, 国家级和省级名录分别达到了74 项(125 处)、440项(568 处), 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分别达到了57 名、301名, 建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 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 个, 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 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8 个。但是,对于原生性文化蕴藏量丰富的贵州,这些成绩是不够的。 未来贵州非遗保护的工作重点,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度调查, 登记保护, 抢救整理一批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数据全程、全景式收集整理,建设好资源数据库。研究整理深度调查成果, 编撰信息可靠、资料翔实、质量较高的调查研究报告、传承人口述史。加速让贵州地域文化、原生态文化的元素、符号在舞台、屏幕、报刊、网络等领域充分体现。建设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把贵州建成全球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传播平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