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费孝通于1988年在香港汉语大学演讲时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从民族角度看,“多元”指56个民族,“一体”指中华民族;二是从文化角度看,“多元”指56个民族的文化,“一体”指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至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写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这是因为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面对外国殖民者阴谋瓜分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中华民族”利益的不可分割性逐渐为国人所认清,在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激发起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抗日战争更是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在费孝通看来,中华民族在“国”“民”“族”三者上的转变首先是源于我国56个民族在追求新的“自觉”民族实体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高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因此,费孝通提出我们有必要探讨重构“中华民族”共同情感与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新途径。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则指明了重构“中华民族”共同情感与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方向。因此,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