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桥是苗族、侗族的特色建筑,集桥、塔、亭的外形和功用于一身。我们脚下就是清乾隆年间的风雨桥。”3月6日,湖南省城步县安营乡的汪吉玉热情地向游客们介绍当地村寨的特色建筑。 邵阳市城步县位于湖南西南部,苗族、侗族、回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在此聚居,吊脚楼、风雨桥等少数民族建筑保存完好,各民族山歌、傩戏等民族文化传承情况也比较乐观。2014年1月,在国家民委拟列入“十二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的公示名单中,城步县仅苗族特色村寨就有5个名列其中。 古风浓郁的民族村寨 儒林镇清溪村位于城步县东北角,该村始建于南宋,有近800年历史。苗寨的建筑一般都由杉木建造而成,而清溪村建筑虽然具备了翘脊、飞檐、雕花、小青瓦等苗家典型建筑元素,却是独特的内砖木、外砖石的双层结构。 81岁高龄的李老美已经在儒林镇清溪村生活了70年,记者在她家房屋的外墙根部找到了刻有“嘉庆十年十月初”的砖石。“这座楼本是木石结构,外围的砖石是嘉庆年间为了防火防盗垒砌上去的。”李老美说。经过考证,李老美居住的木质吊脚楼建于1692年,是绥邑莲荷巡检司应魁公第十八世孙眉公所建。“在我们村,这样完整的四合院落有18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有110余幢。”清溪村村主任阳立新说。 比起建筑年代,城步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历史更加悠久。这里历来都有苗族、瑶族、侗族、回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在此杂居,现在仍有不少人讲苗语、唱苗歌。虽然苗族人口居多,但瑶话、侗语也不时能听到,苗家山歌、傩戏等民族文化也通过“六月六”等传统节日在此存续。 拆除重建是最大威胁 除了年久失修,古村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村民对老房子进行拆除重建。少数民族村落被关注前,村民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朝夕相对的砖瓦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5年前,清溪村的阳松展就将自家已历四代的四合院拆去1/4,建了楼房。 在这座三进四合院,记者看到了描金神龛和门楣右侧用于古时传书的鸽子笼。屋内窗雕和门楣上龙凤呈祥、金鸡报喜等图案都显示了原主人的不凡和建筑物的历史。根据当地政府考证,该宅院建于1735年。“当时没人认识到这个建筑的历史价值,有些更精致的匾额也都不在了。”阳松展说。 “雕刻精致的窗格在村民家中很常见,往往一户村民家中还保留有好几块明清时期描金的匾额和木质对联。苗家建筑防盗性能不怎么好,几年前有些村民家的窗格还曾被外来人盗卖。”阳立新说。 幸而这些问题在当地政府采取的危房改造等措施下已经逐渐得到缓解。“结构仍然稳固的建筑会按原有风格修缮,已经成为危房的建筑则会被拆除并利用原有材料进行重建。村民坚持要建筑新房的,我们会另外协调宅基地。”阳立新说。 危房改造在城步县取得了效果。在桃林村,已有126户人家的房屋进行了改造,村里还聘请城步老雕刻艺术家入村指导、设计,将老旧破烂的房屋进行维修整改,将与村寨整体形象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拆除、包装。 苗歌文化盼知音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城步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产业逐渐兴起。桃林村距城步县城22公里,有保存完好的吊脚楼民宅、风雨桥、戏台等民国建筑群。因为村里种植桃树的传统,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世外桃源”。 边溪村是省级贫困村,如今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结合发展让它从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元。戏台、文化活动中心已全部建好。“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一起发展,村里的民俗民风没有被破坏,但是收入已经明显提高。”边溪村村主任唐青禄说。 在衡水村,村里正在成立苗族文化管理中心。他们计划通过举办苗族文化培训班、邀请苗族文化专家定期在村内办讲座、举办山歌节等措施让本地年轻人和游客了解苗族文化、热爱苗族文化。“我们希望让外来游客领略苗家风情的同时也能让我们的苗歌文化‘走出去’。”阳立新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