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在农业现代化中起到“酵母”或“增强剂”的作用,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手段、载体和核心内容,农村信息化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了其安全、高效推进。4月19日至20日,在昆明举办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 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李文峰等学者结合云南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实际,阐述了农村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农村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农业现代化是农村信息化的方向和动力,并提出了云南省农村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良好建议:第一,农村信息化建设应基于长远规划,以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机制为前提;第二,立足现状,围绕需求分层逐步实施;第三,资源整合、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协同推进;第四,突出特色、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为动力。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地埋系教授曹沪华、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诚一等专家提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聚焦作为城镇弱势群体之一的城镇少数民族,大力引导和鼓励城镇少数民族参与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来,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少数民族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参与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他们论证了地理信息系统(PPGIS)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认为公众参与的地理信息系统(PPGIS),作为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空间数据参与管理系统,将为促进城镇少数民族参与新型城镇建设提供新的方法,同时,地埋信息系统将在提高少数民族融合程度方面发挥积极而广泛的作用,应予以关注并推广。 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的周兵、李向东、周红运用社会学的相关基本原理,联系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结构特点,以“树结构”为体制构架的社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对城镇化进程中社会运行通道性能进行建模,对“树结构”与“果结构”社会运行通道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关于信息化与城镇化研究的理论观点,即在信息化条件下,多通道信息系统在城镇化进程中可以优化社会运行结构,促进体制变革,从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减少社会的困惑和阵痛,并可大幅度提升城镇化的效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