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贵州民族特色手工业的突围之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贵州民族报》2014年6月 潘艳 参加讨论

    古老手艺激活民族经济
    出贵阳城往东南方向驱车一百多公里,就是被称作“锦鸡舞之乡”的丹寨县。
    其实除了众所周知的锦鸡舞,作为贵州的民族手工大县,这里还以苗绣、织锦、蜡染与古法造纸著称。这些丹寨特产,曾被高高的山川羁绊着通向外界的脚步。然而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千年流传的技艺,通过民间艺人娴熟的手法变成精美的工艺品,远销海内外,创造千万财富。
    去年,仅依托蜡染,丹寨县的宁航蜡染这家企业便实现70余名苗族妇女的就业,年产值达540万元。而今年5月底,宁航蜡染公司与阿里巴巴全球十大网商之一的雀之恋创始人崔万志签定合作协议,不仅标志着丹寨县民族文化手工艺正式走上了电商平台,而且该公司还获得了雀之恋每年800多万元的产品订单。公司总经理宁曼丽表示,这为当地苗族群众提供了就业和展示蜡染技艺的新平台。她兴奋地告诉记者,第一批24万元的订单已在赶工中。
    除了蜡染,在丹寨,以刺绣闻名的村寨如今已达7个,从事民族手工艺品生产约有1万余人。而其他民族手工艺诸如古法造纸、手工鸟笼等,都已初具规模。
    不仅仅是丹寨,在整个贵州,民族刺绣、蜡染、民族服装、银饰……这些曾经“养在深闺”的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如今慢慢地揭开了神秘面纱。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贵州民族手工业焕发出蓬勃生机。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绣、染、编、织等特色手工及关联产业产值约为2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在黔东南,仅银饰银器就已经形成从设计、加工、组装到收购、批发、销售相互联动的产业群众,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产值达10亿元。
    从2006年开始,贵州省连续8年举办了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及旅游商品展销大会“两赛一会”,把传统民间工艺以两赛一会的形式进行推广。通过以赛代训、以会创业、以展聚财的形式,让沉寂多年的民间工艺品大放异彩,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大显身手。由此催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贵州旅游商品特色优势产业,手工产业发展的优势日益凸显。
    民族手工产业化的贵州实践  
    目前,贵州省民族特色产业以家庭作坊、个体生产为主,生产经营分散,制作水平和档次较低,同质化严重,整体效益不高,呈现小、散、乱的局面。全省生产、销售民族特色工艺品的企业现有781户,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3户,且均为销售企业,主要是向分散的个体工匠、作坊和小规模企业收购,再集中销售民族工艺品。
    如何让传统手工艺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贵州人正不断实践。
    2013年7月,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上,植入苗绣元素的SKAP产品刮起一股浓郁的“贵州苗绣风”,过往客商纷纷驻足流连。由贵州省妇联和SKAP品牌共同进行的这一实践,为贵州民族手工产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发展摹本。
    而始于2010年的“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已在贵州实施4年。这个旨在通过帮助贫困少数民族手工艺家庭作坊提高传统手工艺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技巧,从而提高收入水平,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项目,让民族地区众多群众获益。在丹寨县、贞丰县,花旗集团基金会资助扶贫项目实施4年来,围绕蜡染、古法造纸、织锦、百鸟衣、锦鸡刺绣、米酒酿造等民族传统工艺,支持、建立了7个少数民族手工合作社,进行生产技能和合作社能力培训;通过建立合作社产品销售点,帮助手工业者与市场对接,并推动产品研发和销售。目前,该项目帮助的2000户贫困少数民族家庭(近7000人)平均年增收达30%-40%以上。
    除了借力发展,贵州人也立足自身不断探索发展道路。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松桃苗绣,是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苗绣人才迅速减少,技艺传承面临“断层”。幸运的是,成立于2008年的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促传承”之路。
    公司董事长石丽萍告诉记者,“公司一成立首先召集刺绣高手成为主管,对年轻员工进行培训,年轻员工学成再到农户家,手把手培训留守儿童和妇女。实现材料、技术、销售一条龙的“公司+基地+农户”营销模式。公司成立至今已有员工260多名,3100名农村妇女靠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获得了财富。”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根据贵州实际情况,政府有关部门也适时对手工业的产业化进行帮扶。
    2013年8月,贵州省妇联正式出台《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15年,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企业、专业合作社达到1000家,重点培育50家优强企业、100家专业合作社。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到50万人,带动125万人脱贫。“锦绣计划”实施以来,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从业者观念不断更新,手工产品外观、材料、实用性升级换代加速,逐步实现从传统型、收藏型向时尚型、实用型转变,专业合作社、特色手工企业不断增多,手工从业者增加了收入,企业获得了发展,多数企业已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一条龙的以“协会+公司+基地(锦绣坊、锦绣社)+绣娘”为发展模式的产业发展链。
    省妇联发展部部长蒋耘告诉记者,为落实好“锦绣计划”,2013年起省妇联、省中小企业局共同出资设立了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专项资金,2014年省财政新增500万元,专项资金总额达1500万元。省妇联还与省科技厅联合创设“贵州省妇女创新创业合作基金”,从2013年起至2015年,每年各出资50万共300万元用于提升妇女特色手工产业技术水平。“锦绣计划”各成员单位也加大了对手工产业发展的投入资金。“这为‘锦绣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蒋耘欣喜地说。
    2013年10月,省民委副主任徐飞率相关处室负责人深入丹寨县兴仁镇排佐村、王家村调研。根据调研实际,调研组研究制定了省民委帮扶兴仁镇排佐村、王家村发展民族手工业的措施。当年,省民委便调剂资金20万元帮扶两村,其中,王家村手工刺绣合作社获得10万元购买织布机和绣花机,排佐村、王家村各5万元用于民族刺绣技术培训。2014年,围绕排佐村“十大小康”工程和王家村产业发展工程,省民委从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中安排100万元帮扶排佐村、王家村发展民族手工业、种养业和民族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而这,仅是省民委对民族手工业帮扶的一个缩影。
    产业发展之路应在市场
    “贵州省目前民族手工产品多为分散作业,企业规模化组织程度低,不利于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弱,行业管理也十分困难。而且民族村寨外出打工率往往超过70%,而文化的代际传承率则下降到10%。”全国政协委员余英告诉记者。
    这个数据让余英忧心忡忡。在她看来,保护几个工艺大师容易,保护住产生大师的文化土壤、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则是一个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展民族手工业,没有传承人肯定是不行的。
    余英的这份忧虑还来自于她的另一个身份——晟世锦绣公司的董事长。余英自2008年公司成立起,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如何通过恢复与发展刺绣、蜡染等传统民族工艺,开发设计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扶贫的目标。
    贵州特色手工业的现状为余英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在“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的带动下,民族刺绣、蜡染、服装服饰等传统民族民间手工业以其低投入、高产出、就近就业的特点,成为一个新兴的创业大舞台。
    余英认为,要在这个大舞台上出彩,要把民族手工业发扬光大,不能只靠传统的小作坊式生产,要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才能开启市场之门。
    “任何产业,都应以市场为先导。”余英在今年的提案中力推电子商务的营销形式,“这是因为喜爱民族文化的消费者虽然很多,但分散,按照传统市场模式的投广告、开店面的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投入大、风险高,这也是如此精湛的贵州民族手工产品多年无法真正迈入外部市场的原因。”余英表示,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的同时,贵州省内的电子商务基地也在建立,很多本地年轻人经过专业培训,成为优秀的电子商务运营、客服、仓储、物流人才,这不仅增加了更多的就业,也壮大了民族文化产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才是以产业化的方式,推动民族文化与民族手工艺的发展。
    而贵州的“手工第一大县”——丹寨县也积极探索着民族手工产业化的市场道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市场对刺绣、蜡染等民族手工艺品的需求,改变了丹寨县苗族妇女对民族手工业的认识,原本只是自产自销,用于家用的手工品,如今成为热销的旅游商品。
    此外,丹寨县借助民族企业的引进拓宽市场,做好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同时以成立合作社、注册品牌、培养领头人等手段助推民族手工产业的发展。该县还为民族手工产业筹备标准厂房,让涉及民族手工产业的鸟笼、银饰、刺绣、服装、蜡染等企业入驻。
    如今,丹寨县王家村、羊排村、排倒村等自发组织建成“合作社”,并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不断壮大产业队伍和增加收入渠道。其中仅王家村就有120多名妇女加入民族手工业的生产,人均月收入达到2000余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