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生态多元发展 催发春意盎然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贵州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盆景山城六枝特区。
    
    六枝牛场短角苗刺绣。
    
    六枝牂牁江风光。本报铜仁记者站采写
    核心提示
    丰富的煤炭资源曾经让六枝盛极一时。然而,随着六枝矿务局“破产重组”,六枝经历了长时间的阵痛——财政收入多年一直在六盘水市挂末、社会维稳压力巨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激情缺乏。
    “只有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六枝的现状和未来。”在六枝特区决策者眼里,六枝的未来必须从单纯依靠煤炭转向对外开发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构筑多元化产业格局。
    按照“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的思路,六枝特区确立了煤化工、电力、农业、旅游、大健康产业为主导产业,今年上半年,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亿元,第二产业为22亿元,第三产业为29亿元。
    成立于1970年12月2日的六枝特区,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是“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能源工矿区。
    日前,记者走进六枝特区,映入眼帘的不是一个以煤为主的工业城市,而是绿树成荫,农业、旅游加速发展的“盆景山城”。
    一产转型
    循环经济提档升级
    在岩脚镇华润六枝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上百名工人正在华润六枝电厂工程现场紧张施工,吊装2号锅炉的两个桁架梁组件。
    华润六枝电厂是《贵州省电力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第三批“西电东送”主力电源点项目。项目一期建设2台66万千瓦超临界凝汽式汽轮机组,同步建设烟气除尘、脱硫和脱硝设施,工程动态投资47亿元。
    “该项目从2014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8月并网发电。”电厂综合部部长武志杰介绍说,作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电厂从建设之初就与多家上下游企业密切接触,将电厂产生的副产品商品化。目前,已有脱硫石膏厂、新型材料建材厂达成协议,与电厂同步建设。
    这只是六枝加快发展煤—电—化循环经济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六枝积极推进行业结构调整,采取“等量置换、减量置换”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截至目前累计淘汰落后产能479.75万吨,涉及焦炭、铁合金、水泥、钢铁4个行业、63户企业、共266条生产线。
    加快企业技术升级与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三废”、煤层气、焦炉煤气、煤矸石发电等综合利用。新型墙体材料年消纳工业固废达30万吨,掺废比例33%;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达60万吨,掺废比例31%。
    该区还重点围绕煤、电、铝、材“四个一体化”循环经济平台,带动关联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群。
    截至今年5月,新增入驻工业园区企业15家,工业经济实现了提质转型。路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和华润(六枝)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以三足鼎立之势,形成六枝工业的支柱。
    二产升级
    打造山地特色高效集约农业
    走进六枝“大用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生态观光园,一阵花香扑鼻而来,8个恒温大棚内摆满了各种花卉、苗木。大用村村民高守珍正在打理花草,她在这里已经工作3年了。
    “我们观光园核心园区占地1000亩,目前有8个分别占地5亩的pc恒温大棚,和欧洲花卉培育基地。”生态观光园项目负责人赵春义说。
    高守珍一家6口人,家里的土地都流转给了生态观光园,“每个月工资2000多,上班只要10分钟,还是和花草打交道。”高守珍笑着说,和她一样在园区打工的同村人有40多个。
    “我们村的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2600元增加到2014年的5600元,劳务工资和土地流转金功不可没。”大用村主任助理王勇说,园区常年用工上百人,最近正在建设的欧洲花卉基地就有60多个村民在做工。
    “大用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自2013年3月开建,目前已流转土地2万余亩,涉及两个乡、12个行政村、1.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9000人。”园区办主任张远斌介绍道,生态观光园只是园区“三园三基地”中的一个。
    大用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由生态观光园、天宝农业产业园、植物博览园等三个园区,以及茶叶基地、万亩车厘子基地、猕猴桃基地三个基地组成。
    天宝农业产业园是园区的车厘子基地,目前已种植车厘子1.4万亩。
    绵延10公里的产业路两旁,曾经的石旮旯变成了树的海洋,栽种3年的车厘子枝繁叶茂,树下套种着中药材黄精。
    近年来,六枝特区倾力推进郎岱、大用、北部库区等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牂牁江、月亮河2个农业产业园区,打造1个茶叶产业园区,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建设。
    现已建立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7个,囊括了全区18个乡(镇)、4个社区,基本形成了“一园区一特色”、“一园区一模式”、“一园区一市场”模式。全区获省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个,省著名商标11个。
    目前,农业园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5.2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397亿元,园区各产业基地总面积已达25.2万亩,占全区规模种植基地面积的41.9%。
    三产优化
    培育休闲度假目的地
    在六枝岩脚镇迴龙溪温泉度假区,休闲游乐园、温泉、游泳池一应俱全,“该项目占地360亩,计划投资8.8个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7亿元,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温泉区域于5月1日开放营业。”项目负责人陈国奎说,虽然营业时间不长,却已名声在外,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日均客流达4000人。
    迴龙溪温泉是六枝大健康产业中的一个,也是全区旅游业中“康体”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六枝以“一江一馆一园一泉”为阵地,通过对牂牁江风景名胜区、迴龙溪温泉度假区、梭戛自然与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洒耳景区的开发建设,促进全区旅游产业升级升位。
    “就是要围绕六枝自己的特色来做文章。”六枝特区旅游部门负责人表示。
    神秘的牂牁江,是六枝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蜿蜒的水面长达20公里,穿越峡谷汇入湖泊,在140平方公里的狭窄区域内形成了湖江一体、山水一色的迷人景观。
    为了推动牂牁江旅游发展,六枝引进企业,成立牂牁江湖滨旅游度假区。景区以“夜郎古国、民族风情、峡湾风光、拓展运动”为特色,打造具有自然保护、时尚休闲和环境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如今,景区道路、阿志河接待中心、西嘎浮动码头、西嘎旅游小镇已相继建成。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六枝又一特色旅游资源。
    二十世纪90年代,中国和挪威合作建立了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保存当地长角苗的服饰头饰、生活用品、节日仪式用品等等,展示长角苗族的文化与生活。
    现在,博物馆中心所在地——陇戛寨,村民们远离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种植生活,而是组建起文化艺术表演队,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展示长角苗的民族风情,吸引游客。
    同时,六枝还将长角苗的文化转化成商品,民族刺绣、长角苗饰物、蜡染等从苗家走进商店,又走进了千千万万海内外游客的家。
    而岩脚镇不仅拥有温泉度假区,本身就是一座千年古城,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为了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岩脚镇提出“政府引导、规划引领、市场运作、项目支撑”的发展理念,亮出“柳岸水乡”的标志性名片,集中力量“改造旧城区、开发新城区”,“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成为岩脚的定位。
    同时,依托高速公路,六枝按照“快旅慢游”的理念,打造了一条以休闲、运动、生态、养身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带。
    如今,牂牁江景区已成了全省知名精品旅游景区,梭戛景区成为了世界民俗研究基地,岩脚镇及迴龙溪景区的温泉度假区游客不断。一组数据可以证明:去年,六枝特区共接待游客2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72亿元。
    转型之路实现城乡全面发展——访六枝特区党委副书记、区长方裕谦
    记者:方区长,您好!我们都知道六枝是资源型城市,这些年,六枝在培育开发新的经济增长极上不遗余力,请问,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而做出的选择?
    方裕谦:六枝特区位于贵州西部,是六盘水的“东大门”,三线建设以来,六盘水形成了以煤炭开采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我们又着力在转型上下功夫,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就六枝而言,转型发展是新常态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深水区推进改革的利器,也是资源型城市摆脱“资源诅咒”,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久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从外部环境看,六枝有抓好转型发展的机遇,宏观形势环境趋好、国家支持力度大、经济转型有深度。从内部环境看,六枝有推进转型发展的条件,增长有基础、要素有支撑、干事有劲头、制度有保障。
    记者:现在几乎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谈转型之路,请问方区长,对于六枝来说,你们所思考的“转型”路径是什么?
    方裕谦:转型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话,特别是对于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发育滞后的六枝,寻求新的出路并非易事。我们必须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核心,积极应对新常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转型发展,通过以思想转型为先导,以企业转型为基础,以产业转型为重点,加快推动经济社会总体转型。
    记者:能谈谈六枝所选择的转型路径吗?
    方裕谦: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积极探索“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整体提升”发展新模式。第一、以工业经济为主体,推进转型发展。第二、以农业经济为基础,推进“三农”发展。第三、以旅游经济为引领,推进突破发展。第四、以园区经济为平台,推进创新发展。第五、以城镇经济为关键,推进统筹发展。第六、以生态经济为支撑,推进可持续发展。第七、以民生经济为根本,推进协调发展。
    我认为,资源型城市要实现经济转型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整个城市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转型中必然会有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必须建立规范高效的转型工作机制,做好宣传,搞好规划,政府引导,企业举办,全社会共同参与,实现统筹城乡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