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有6个省属于粮食主产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水稻产量占全国的65%。长江经济带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具有明显优势,农业基础较好,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利用好长江流域的农业资源,提高长江经济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对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 提高长江经济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必须保护和利用好长江流域宝贵的农业资源。长江经济带丰富和优质的农业资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但一个时期以来,过度垦殖、乱砍滥伐、水土流失、水体与农田污染、农业废弃物污染等使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只有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才能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应着力控制长江污染,对排污企业进行治理;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推广生物有机肥;加强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合理调整农业水价;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同时,加强法制建设,推动环保技术研发应用,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根据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在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特色产业带和高水平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多山多草地林地,可以重点发展以草食畜牧业为代表的特色生态农业,依托自然生态和少数民族风情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是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屏障,应在保护林地草地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结合退耕还林和林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有机牧业,创建绿色品牌,把生态保护和有机农业发展结合起来。长江上游地区聚居着4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保存较好。可以充分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 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耕地和水资源丰富,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适度规模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区,但平原人口较为稠密,人均土地资源短缺,导致土地经营分散化,难以推广机械化耕作,限制了农民收入增加。对此,应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强化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倾斜,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严格保护耕地,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建设高标准农田;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资本、技术、人才资源密集,可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重点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品牌化经营。着重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培养新型农民,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鼓励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引导工商业资本开展农业经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定农业生产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都市农业发展和管理体制,增强农业的生态和服务功能,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