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技能扶贫圆就独龙族“中国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中国劳动保障报 newdu 参加讨论

    65年前,独龙江畔,山青似黛,江碧如玉。
    1950年10月,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越过高黎贡山进入独龙江大峡谷,承载着千年历史和独特文化的独龙族人民,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跨越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此获得新生。
    65年后,独龙江旁,新居林立,笑靥如花。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独龙族干部群众代表。总书记“全面地实现小康,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的话语, 让独龙族人民备感温暖、收获力量,自此开启了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曾经横亘的阻隔
    每天清晨, 高德荣总会早早起床,出门看看村寨,听听独龙江水奔流向前的响声,他的心里感觉踏实而平和。
    这位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 “不仅是独龙江乡的带头人,也是全国人民的一面旗帜” 的 “独龙江之子”, 在退休前曾任独龙江乡乡长、贡山县县长、 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现任怒江州委 “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高德荣说,几十年来,自己的骨血早已融沁到独龙江的山山水水之中。
    “小时候, 父辈经常讲族人的历史和故事。 独龙人生活在大山深处,居于山洞、刻木记事、火炮传信,吃野菜、野果充饥,历代统治者都把我们当野人, 独龙人受尽了歧视和压迫。” 高德荣说, 这样的屈辱和伤痛印刻在每一个独龙人的身上和心中。
    1950年, 贡山县终获解放。1951年, 周恩来总理为这个传延千年的民族起了个很美的名字: 独龙族。
    然而,高耸巍峨的高黎贡山在用雪山融水滋养着这片大地的同时,却也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阻隔。每当冬季临至,高黎贡山垭口就被几十米深的大雪封死,一年之中竟有半数时光与世隔绝。
    1964年, 政府在高黎贡山上开出了一条人马驿道。 这条唯一的路,带给独龙族群众无限希望,也带给他们难以言诉的伤痛:从村寨到县城要六七天, 乡亲们出门总是背着锅碗、带着帐篷和水,路上饿了就啃几口干粮,困了就睡帐篷,遇到风雨天,还要在山洞中过夜。由于大雪封山,在外读书和打工的孩子们春节也不能回家团圆;乡里邮电所的一部座机,成为外出人与家里联系的重要纽带。
    出行靠徒步,过桥靠溜索,运输靠马帮,生活靠救济的历史,在这里不断重复和延续。
    这样的困境让高德荣痛心不已。他曾因思考怎样才能让独龙人走出大山而辗转难眠,也曾为能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而呕心沥血。
    高山风雪并未能阻止情义的传达。
    多少次,云南省的各级领导冒雪而来, 为独龙江的脱贫致富谋篇布局;多少回,云南省的党员干部倾尽心力,为能打通一条希望之路积极奔走。
    “我们的省委书记李纪恒同志已经来过独龙江9次。 2007年那次被大雪阻隔,他就徒步行走3天,坚持来到独龙族群众身边。” 回想起那些充满温暖的日子,这位铁铮铮的汉子眼眶湿润。
    情之所至,终获暖阳。
    2010年, 云南省委、 省政府部署 “独龙江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行动计划”, 实施 “安居温饱、 基础设施、 产业发展、 社会事业、 素质提高、 生态建设” 六大工程;2014年,高黎贡山长6.68公里的隧道打通,独龙族群众彻底告别被高山大雪阻隔的日子。
    天堑变通途,高德荣多年的夙愿得偿。然而,其间的汗水与泪水、痛苦与心酸、温暖与感动,都让他终生难忘。
    高德荣感慨地说,正是共产党人对独龙江的深情关怀,正是共产党人勇挑重担的胸怀,才让独龙江旧貌换新颜,幸福沁心田。
    用脚丈量的幸福
    如果没有踏进独龙江乡的村村寨寨,就不能真切地触摸到每一个独龙族人对幸福的渴望。
    一幢幢 “别墅式” 的农家小院,一排排富有民族特色的高楼, 电视、电话、手机、互联网一应俱全……如今,独龙族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你看, 村民们都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可是碗里吃的却还是洋芋、苞谷。这么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了靠补助、拿救济,很少有人会想能干点什么、 应该干点什么!” 作为独龙江乡龙元村的 “老支书”, 江建华对村民们 “能吃饱就行”的想法,很是焦虑。
    年轻人缺乏谋生技能, 老年人习惯了苦日子; 山上没有丰富资源,山下缺少支柱产业, 这一系列的现实难题, 成为独龙族未来发展的又一道坎儿。
    “独龙族人民不能总是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过日子, 要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建设好家乡。” 高德荣说, 独龙族脱贫致富, 实现全面小康, 是他这辈子唯一的梦想, 这也是所有独龙族人的梦想。
    为了这个梦, 高德荣和族人们思考着、尝试着、找寻着、努力着。
    所幸, 逐梦路上有领路人, 有同行者, 有相互搀扶的情义, 有携手共进的温暖。
    2015年3月3日晚, 高德荣家中。
    竹篾墙,旧沙发,三脚架。
    在火塘旁, 一场关于 “技能扶贫”的现场会就此展开。
    “独龙族群众要奔小康, 难就难在群众的素质不高, 没有技能。” 说话的是高德荣。
    “有了技能才能实现就业,才能实现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与当地生态保护一定要同步。” 怒江州副书记卢文祥说。
    独龙江乡副书记孔玉才担心的是技能培训实施的难度: “现在独龙族中只有20%-30%的人会汉语,要实施技能培训难度不小。”
    而云南省人社厅厅长崔茂虎的话, 则让大家备感温暖: “针对独龙族的实际情况, 我们将分门别类、跟踪问效、 全程帮扶, 为独龙江乡有培训意愿的群众全力做好技能培训服务。”
    一句句, 一声声, 渗透着情怀,传递着希望。
    当晚, 云南省人社部门帮扶独龙江乡和贡山县技能培训方案初具雏形。
    技能扶贫, 不仅是改变个人生存困境的现实方案, 也是阻断贫穷代际相传的有效路径, 更是推动民族未来发展的根本之道。 正因为此,云南省人社厅在出台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的过程中, 细而又细, 慎之又慎。
    找准 “病源”, 才能对症下药。云南省人社厅的同志深入独龙江乡迪政当、 龙元等六个村委会, 与独龙族群众掏心窝子聊: 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想不想学一门技术? 对什么技术有兴趣? 在新落成的房屋里、火塘边、 田地头, 这些问题一再地被提及,又反复地被记录。
    几天后, 云南省人社厅研究出台 《独龙江乡人力资源综合开发实施意见》, 提出了独龙江乡人力资源综合开发的16条具体措施, 从创业帮扶、 就业扶持、 人才开发、 干部培养、 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综合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全方位、 多层次的服务, 提高人的技能, 将个人脱贫和民族发展有机结合。” 崔茂虎说。
    最先让独龙族人奔走热议的是木雕培训。
    “我们最初接到乡里通知, 说人社部门送大家到大理培训木雕技术,包吃包住全免费, 很多人还半信半疑。” 独龙江乡龙元村支书江建华说。
    2015年5月25日,43名学员在云南技师学院剑川办学点参加了木雕培训开班仪式。
    “政府不仅给我们准备了木雕使用的工具、 材料, 连工作服装、 洗漱用具都是统一的, 还配有专门的翻译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19岁的孔燕花说, 这样的安排, 让每一名学员从心底感觉到温暖和踏实。
    作为43名学员的班长, 曾剑君用 “脱胎换骨” 形容这次的木雕培训。
    “我们43名学员, 最年长的有52岁,最小的才17岁,很多人第一次走出大山, 不会讲汉语, 更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 曾剑君说, 面对困难和挑战,没有人放弃。
    学不会复杂的刀法, 老师就一遍遍地演示, 手把手地纠正; 不习惯紧张的课程安排和集体生活, 心理辅导老师就一次次地谈心, 面对面地疏导。
    “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候, 我们不仅每个人都掌握了木雕技术, 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再抗拒陌生人, 不再害怕改变。” 曾剑君说。
    这样的改变,代表了希望。
    千百年来, 独龙族居住在大山深处, 忍受着贫穷, 忍受着孤独,守护着边境国土, 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 “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所,一户人家就是一座堡垒”的精神。
    “独龙族承担着守护边境的神圣职责。 他们热爱祖国、 眷恋家乡,我们的技能培训要帮助他们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创业。” 云南省就业局局长石丽康说。
    独龙江乡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独龙族群众有着 “变柴为宝” 的愿望, 只欠缺开发技能。 云南省人社厅依托剑川县木雕艺术大师师资,由云南技师学院承办, 为独龙江乡培训木雕专门技能人才。 随着独龙江乡旅游资源的开发, 木雕等手工艺品将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帮扶的可贵, 在于契合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有效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充分发掘每个群体巨大的潜能。
    针对独龙族妇女善于刺绣的技能, 云南省人社部门聘请刺绣专家进行专业培训, 提升独龙族刺绣水平和层次; 对独龙江乡337名25岁以下 “两后生” 进行全员技能培训,让大家能有一技之长; 对独龙江乡有培训意愿的群众, 分批、 分步骤开展厨艺、 养蜂、 草果栽培、 重楼栽培、 独龙牛喂养、 手工编制、 缝纫等培训, 让每户人家至少都有一人掌握一门技能……
    当扶贫的着力点从 “硬件” 转向 “软件”、 从 “物质” 投向 “精神”, 就实现了对这个民族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支持。
    “家有良田万顷, 不如薄技在身”。技能培训将对独龙江乡 “输血”式的帮扶转变为 “造血” 式的扶贫,这是利在当下、功在长远的探索。
    云南省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吴晓丽介绍说, 将来, 云南省人社厅将通过 “四个一批” 对独龙江乡持续开展技能扶贫, 即培训一批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 转移一批技能劳动力实现异地就业、 培养一批适应当地重点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 扶持一批劳动者实现创业就业, 实现 “一户一人、 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
    更值得期待的是, 在独龙江乡取得的技能扶贫经验, 还将在云南全省更多的贫困县区推行, 让惠民阳光普照。 这对于有着几百万贫困人口的云南省意义非凡。
    以行动致敬未来
    巍巍贡山, 涓涓江水。 如今,独龙族人民正以独有的勇气, 在建设小康生活的宽广之路上奋力奔跑。他们不惧艰辛、 不畏挑战, 以坚毅的品格和不懈的努力迎向未来。
    午后, 75岁的当青老人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 看着孙子、 孙女们在院里奔跑嬉戏, 老人脸上洋溢着微笑。
    作为独龙族仅存的几名 “文面女” 之一, 当青很受关注。 解放前,为了防止被土匪强盗掳掠抢夺, 独龙族妇女十几岁就要在脸上文上图案。
    “我十三岁时就被文面了, 当时脸肿得很大、 很痛, 一个多星期才好些。” 老人说, 以前独龙族妇女身体上遭受很多罪, 心里的创伤就更多了。 解放后, 妇女文面被废止,女性权益得到保障。
    如今, 日子越来越好, 老人很知足。
    “现在每个月能拿到85块养老金,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阳光下,老人幸福安详。
    2015年10月28日, 云南省技能扶贫示范基地正式在独龙江乡挂牌。 基地里, 独龙族手工艺协会的会员们正在认真制作着木雕产品。
    “这是独龙族特有的图腾———独龙牛头, 牛角坚韧有力, 牛眼坚定从容,是不是很传神?”52岁的孔志才兴高采烈地介绍着。 从剑川木雕培训班回来后, 学员们就自发组成了独龙族手工艺协会, 一起创作加工,一起学习进步。
    孔志才说, 以后他们不仅要靠技术改变生活, 还要建立起 “独龙江” 的品牌, 把独龙族的民族文化和技艺传承下去, 这对于子孙后代都是很有意义的。
    观念的变化, 让这个民族收获了最大的发展力量。
    从云南省人社厅到独龙江乡挂职已近一年的张秀尧, 对乡里的变化感受深刻。
    “硬件设施可谓一天一个样, 更可贵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等、 靠、 要的思想逐步减弱, 特别是年轻一代, 干劲很足。” 张秀尧现在担任独龙江乡副书记, 早已成为乡亲们的知心人, 对于每个村的情况都了然于心。
    让干部扎根最基层, 了解群众现实、 迫切的需求; 让群众走出大山, 学习实用技能、 改善家庭生活;让技能撬动产业发展, 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让思想引领行动,让每个个体成为民族发展中最鲜活的力量……
    云南省人社厅对独龙江乡和独龙族的帮扶, 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 既有改变当下生活状态的即时之措, 更有着眼未来久远发展的长效之举。
    这样的帮扶, 温暖人心, 昭示希望。
    2015年7月, 马珍兰和丈夫两人都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厨师培训。系统学习后回到乡里,夫妻二人就租了个铺面,开了一家小吃店。
    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店面整洁精巧,菜品丰富,酒香扑鼻。
    “玛卡酒、 三七花酒、 野牛酒,这些都是我们独龙族人特色的泡酒,喜欢的顾客越来越多。” 马珍兰说,现在独龙族群众生活有了盼头, 心里特别亮堂。
    初冬时节, 独龙江水依然清澈碧翠, 一路向南奔袭。 曾经大雪封山的日子一去不返, 高黎贡山畔生机萌动。
    冬日已至,春天还会远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