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丁栋)在6月17日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中国国家林业局表示,将推进“一带一路”荒漠化防治与合作,着力保护和建设好沿线国家的林草植被和生态环境,为这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生态容量和承载能力。 当天在北京举行的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球纪念活动暨“一带一路”高级别对话会上,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表示,“一带一路”所涉及的60多个国家都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都遭受着不同类型的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危害,这一区域已经成为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在纪念活动上,主办方发布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倡议》,呼吁开展沿线国家交通干线、城镇(绿洲)综合生态防护体系建设,推动内陆河湖流域的可持续土地管理;推动沙尘暴源区和路径区的沙源控制,提高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能力;加强沿线国家世界自然和文化遗址周边地区的生态维护和修复,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治理,中国土地荒漠化由上世纪90年代末年均扩展10400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保持了10多年连续缩减的趋势,呈现出整体遏制、面积减小、功能增强的良好态势。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张永利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需要治理的荒漠化土地自然条件更差,治理难度更大,治理成本更高,防治荒漠化形势仍很严峻、任务仍很艰巨。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探索建立荒漠生态补偿机制和防沙治沙奖励补助政策,通过创新体制,完善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等相关政策,切实保障治理者的合法权益。 据统计,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600万平方公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30%的灌溉农地、47%的非灌溉农地和73%的牧场发生荒漠化,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20多亿美元。(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