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人类学应用 >

《西盟佤族木鼓考察记》的拍摄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中国民族报》2014年7月 马祯 参加讨论

    人类的宗教信仰往往最注重视觉符号的表达,无论是庄严肃穆的神佛塑像,亦或是气氛迷狂的祭祀仪式,大都强调藉由刺激感官,进而上升至精神层面的超凡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视觉人类学是最长于展现宗教信仰主题的人类学分支,它通过影像的记录和再现,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甚至“深描”宗教信仰的神圣意蕴。也正因如此,在视觉人类学的发展史上,有难以计数的影像民族志作品是以宗教文化作为其学术主题。本专栏是视觉人类学与宗教文化相互交融的一次尝试,将以理论文章、影片评论、拍摄报告等多种文体,展示这两种社会学科之间的紧密关联。
    影片《西盟佤族木鼓考察记》是2012年2月笔者与陈兴艳合作拍摄,与陈学礼合作剪辑完成的影片。主要拍摄地点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的翁嘎科乡、中课乡以及西盟新县城。影片是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与普洱市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项目的一部分,目的在于通过影视纪录的手段来展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佤族木鼓文化。
    木鼓是佤族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文化因子,是佤族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在历史上,木鼓是佤族人祭祀用的通天神器和崇拜物,也是佤族部落村寨存在与兴盛的特有标志。与木鼓文化相关联的一些仪式活动,包括砍树、将用于做木鼓的树桩拉回村寨、做木鼓、砍人头祭鼓、跳木鼓舞以及仪式性的分享食物等内容。历史上,佤族部落有村寨的地方就有木鼓。佤族人认为,如果没有木鼓,“你就会被人欺负,这是人欺负人,还有神会欺负人,种的庄稼瘪的多,养的牛人不得吃,平白无故的死亡。”可见,在历史上,木鼓建构了佤族社会文化。但是,1958年之后,这一文化在佤族地区消亡,到《西盟佤族木鼓考察记》拍摄时,传统的木鼓文化已经在佤族地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政府主导的佤族文化再造,如以舞台形式呈现的木鼓舞和木鼓节。
    在《西盟佤族木鼓考察记》拍摄时,木鼓早就已经退出了佤族人的日常生活,这对以画面为基础的影片拍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拍摄无非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找当地佤族人扮演、复原木鼓文化场景;另一种方式是以现实为依据,拍摄现实生活中的木鼓文化遗存。
    当我们到达拍摄地点——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翁嘎科乡,与乡长谈论有关拍摄事情时,他明确提出不能砍树、不能复原拉木鼓仪式,这与我们的初衷不谋而合。因为在《西盟佤族木鼓考察记》拍摄之前,我们一直在追问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为佤族人表述其木鼓文化吗?如果可以,应该如何表述?如果不可以,应该如何解决?即如何在拍摄过程中尊重佤族文化。乡长提出不表演拉木鼓仪式,我们选择了积极听取他的意见,这使得影片的拍摄比我们预想的顺利得多。
    岩江是翁嘎科乡当地人,对木鼓文化有很多了解,而且常年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对各个村寨的情况也十分熟悉。更加重要的是他对于如何向摄像机、拍摄者展示木鼓文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建议决定了影片的内容。岩江建议,木鼓文化的展示必须结合佤族风俗习惯;要进行多点拍摄。岩江的建议提醒了我们需建立起木鼓文化和佤族整体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对于影片的内容及其深度具有重要意义。岩江的建议也使得我们意识到:木鼓,历史上既是佤族的通天神器,又是祭祀佤族谷神“司欧布”的媒介以及村寨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其存在不能离开整个佤族文化环境。
    在岩江的建议下,我们拍摄地由计划中的1个变成了3个,即翁嘎科乡龙坎村、英腊村以及大马散窝龙寨。这3个地方具有木鼓文化典型性,并保留着佤族传统习俗。这不仅使被拍摄者在影片中以及影片之外的意义得到了体现,还使得拍摄者以及观众能够了解到更加全面、细节化的木鼓文化。当我们在龙坎村进行访谈拍摄时,村民告诉我们,历史上砍人头祭木鼓时,要砍女人的头,这是因为女人的身体意味着生产,“老人就说女人的身体会出什么什么,就像树一样,有一个枝桠,还会分出来另一个。”女性的身体是丰产的象征,因此要砍女人的头祭祀木鼓。但是,当我们在英腊村进行拍摄时,一位村民说,历史上,并不是所有佤族地区都砍女人的头:“在我们中课乡那边,要砍男人的头,但不是任何一个男人的头都能砍,而是要长络腮胡子的男人,胡子越浓密越好。”通过了解文化表层的不同,我们意识到木鼓与谷物丰产有着直接的关联,虽然在砍头时不同的地区有性别的区分,但归根结底都是生命力的象征。
    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我们努力尊重当地人的意见,这使得当地人在影片中得以自由的表达,并超出了我们的期待。岩恩是翁嘎科乡的一位村民,平时也参与文化站的工作。在拍摄中,他是我们主要的访谈对象之一。拍摄的最后一天,岩恩带我们去拍摄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届木鼓节举行的拉木鼓仪式和修建木鼓房的遗址。他带着某种情愫讲述了当时的情形:“我们这个寨子一共拉过两回木鼓,但不是我们自己想拉,而是他们(县政府)选地方的时候偏偏选到这个寨子。我们的木鼓房建造过两回,之后就倒了,后来没有人帮我们投资,没有人帮我们再盖,木鼓就烂了……”我们后来了解到,岩恩之所以在摄像机前如此激动地说出这些话,是因为在木鼓节举行拉木鼓仪式时,英腊村的一些人参加了仪式,有些人还扮演了仪式中的重要角色,如魔巴等。这一扮演的仪式对于外界仅仅是一场传统文化的展演,但是信仰木鼓的佤族人对木鼓的敬畏之心依旧存在。据岩恩说,有好几位参加了拉木鼓仪式的人后来精神失常,这在当地人的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西盟佤族木鼓考察记》的拍摄往往是一个协商和探索的过程,在与当地人协商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佤族木鼓文化在佤族社会中的历史和现状,还理解了木鼓文化与整个佤族文化的关系,并深入到佤族人的内心,感知到在木鼓文化退出历史的当今,其在佤族人心目中的位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