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会安定团结在一定程度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藏区文化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制约而形成自己的历史、传统和个性。因此,承认、理解和包容少数民族文化才能增强少数民族个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上升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藏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是提升民族素质向现代公民素质转化的必要条件,是构建藏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 【关 键 词】和谐社会;民族文化;文化尊重;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凌立(1962 - ),男(藏族),四川丹巴人,四川民族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曾义(1960 - ),男,重庆人,四川民族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民族文献学、民族文化。 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有着自己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由于藏族居住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藏区文化更多地表现在生态文化方面,理解和尊重藏区文化的多样性与特殊性是实现多民族文化共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要发展藏区文化,就必须通过民族文化繁荣来调整和优化藏族的传统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平台。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凝聚民族的文化力量,促进民族个体对本族文化的认同,进而上升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可以推动少数民族群众提升现代公民素质,对藏区和谐社会构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藏区文化特点与藏区文化需求 由自然生态、地貌、地质、气候等构成的自然环境是每个民族的生存背景,任何民族都必须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自己的文化。[1](p.40)藏区文化在历史发展缓慢的进程中沉淀并固化成一种稳定的文化内质,其文化特点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并借自然之力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充满神性的超现实的力量象征,以神山圣湖为核心的自然崇拜突出地表现了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因此,对藏区文化的解读更多地要考虑特殊的自然环境因素与人的生存意志和愿望相融合而产生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三个层次的文化结构以及文化体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雪域文化”或“雪域文化体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概念之一,其结构通常分为:一是物质文化,如居处、服饰、交通工具、饮食等有形的可观察的文化事象,属外显于形的;二是制度文化,如家族制度、亲属制度、婚姻制度、伦理道德等规范人们行为的文化事象,是构建社会秩序的基础;三是精神文化,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等满足精神需要的文化事象。精神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它充满追求、创造、寄托和安慰,[1](p.40)是在物质财富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精神家园。在物质文化方面,藏族的建筑、服饰、交通和饮食等完全依赖所处的自然环境供给,其以简单、实用为目的。如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土木结构和石木结构的建筑看上去好像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然而这种“方正立体”和“屋皆平顶”的形制正好表现了藏族简洁、大方、实用的审美价值。藏族的制度文化有其固化的一面,也有发展变化的地方,如等级制度的终结和婚姻制度应时变化。当然,在精神文化方面不可否认藏族宗教信仰的全民性,特殊的自然环境为宗教广泛流播提供了客观环境支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高海拔和高大山川使人口本就稀少的藏族一旦定居便少于流动,穿越时空的无处不在的神灵成为调整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手段或方法,从以自然崇拜的原始苯教发展演变成苯教与佛教相互融合的藏传佛教是一个漫长的宗教发展历程,可以说宗教文化无不体现了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们在这个自然环境中构建起的与之相适应的心灵环境。依照生存的客观世界来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已成为藏区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斯图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认为,文化的发生与变迁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生态学研究人类集团的文化方式如何适应环境的自然资源,如何适应其他人类集团的生存,即适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2](p.304)这就不难理解今天为什么在藏区仍然随处可见寺庙、佛塔、嘛尼堆和山坡上用白石铺就的六字真言以及广大信众的那份虔诚了。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文化深刻地影响着藏族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中的科学发展理念对传统生态文化产生的涵化作用也在逐步凸显。物质生活的现代性和丰富性正在悄然改变藏区的传统生活,如藏区摩托车的广泛使用不仅解决了牧区交通问题,还代替了传统的骑马放牧;电与电器的广泛使用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作业,广播、电视和电话的普及拉近了以散居为特征的农牧民之间、农牧民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惠民政策实施的成果是改变了藏区交通、居住和生产生活条件。这些改变使藏区群众在文化心理上产生复杂的反应,传统生活的缓慢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他们在文化归宿感方面渐生迷茫而无所适从。如果说“文化是人类群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通过个体和集体努力而获得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态度、意义、社会等级、宗教、时间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以及事物和物质财富等所有一切的积淀”,[3](p.7)那么,每一个人都是群体文化的载体,他所承载的文化都具有民族的特性。藏区农牧民的文化心理正好反映了在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接中面临如何调整优化本民族传统文化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突出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藏区农牧民的文化心理满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更深层次的对民族精神和共同记忆的需求。由现代文化覆盖导致的民族记忆的迷茫感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焦虑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对自己文化繁荣发展的渴望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状。因此,要使民族个体加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国家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只能在满足其自身文化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 二、藏族文化差异与藏区和谐社会构建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必然反映着文化差异性,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区别,因此,“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的尊重和理解”。[5](p.70)要承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就“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对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异,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和消除”。[4](p.70)反之,如果没有相互尊重和包容,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便不能得到协调,这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显著特征,它需要一个调和、平衡、包容和共存的机制,这无论是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十分重要。 西部大开发和藏区惠民政策的大力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藏区农牧民的生存状况。物质生活的改善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文化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不适应性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物质生活改善确实为缩小这种文化差异奠定了物质基础。一直致力于预测未来的奈斯比特说:“我们的生活方式越趋同一,我们对更深层的价值观,即宗教、语言、艺术和文学的追求也就越执著。在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将愈加珍视从内部衍生出来的传统的东西。”[5](p.141)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发展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交织,良性互动,尊重、理解和包容可以使国家民族文化网状般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社会文化氛围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所谓民族文化,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国家民族文化,二是指少数民族文化”。[6](p.72)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民族文化是由国家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组成的,各少数民族文化是相互平等但又独具个性的,这就要求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与内涵,并在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弥合历史上形成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藏区构建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大力发展藏区经济的同时大力繁荣发展藏区民族文化。而要使这种文化繁荣发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就必须首先完善藏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藏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需要 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现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在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构想中被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这种并驾齐驱的态势,说明文化的重要性正在被重新定义。英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力,而是文化。因此,“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7]就藏区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完善藏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缩小藏区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距,提高群众的民族文化素质并向现代公民素质转变,是一项急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藏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条件 藏区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建设看上去是一个矛盾体,既然如此,它就应该有一个缓冲、调节和适应的过程。藏区广大农牧民群众习惯传统生活方式,是由于地广人稀、乡村分散、交通不便等自然与历史原因造成的。如甘孜州各县(泸定县除外)按自然环境有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之分,不同生活方式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多数又以口承方式得以传承。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传承模式经不起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有些文化正在悄然消失。就藏区文化现象来看,除宗教文化有固定场所和专职信徒传播并在历史上形成了规模化和规范化以及在广大信众中打下了历史性基础外,民间文化因松散的结构和传承的有限性而面临断流的危险。目前,藏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覆盖面还十分狭窄,一些村寨甚至没有一块空地作为基础设施供村民开展集体文化活动,管理人员培训也未成规模地展开,文化服务能力还十分低下,与发达地区相比,这里的文化静静悄悄,不能满足当地群众随着物质生活改善而对精神文化日益高涨的需求。据前期调查显示,乡村一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集中在条件较好的乡村,建有诸如农家书屋、村民活动室等基础设施,但因疏于管理,往往成为民间宗教和民俗活动的场所。多数群众的文化生活仍然沿袭传统,显得单调贫乏,这种状况在边远农牧区更为明显。这是因为,一是基层单位如乡村(村寨)分散在偏远的河谷、高山、森林和草原地带,不易集中,难以形成城市化的社区文化氛围,当地农牧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和文化建设意识也很薄弱。二是基层组织重视不够,管理人才极度匮乏。三是当地财政负担较重,投入有限。四是语言沟通障碍,如甘孜藏区方言区结构复杂,“地脚话”往往隔条山谷不相通,汉、藏语交流更是困难。 这种长期制约藏区民族文化发展的局面在近几年来也有较大改变。首先得益于藏区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如甘孜州县县通油路、县乡通公路,广播、电视进农家,电影、书屋进村寨,使甘孜藏区新农村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最突出的是牧民定居点建设和帐篷新生活推广正在改变广大牧民千百年来形成的逐水草而居的习俗,很多牧民群众能够以村为单位聚居在一起,这为传统游牧文化与现代乡村文化的对接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藏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提升民族文化素质与构建藏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因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的是提供社会公共精神产品以满足群众对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双重需求。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使藏区文化发展既保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又能把藏区传统文化加以提炼、升华以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并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体现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科学理念,体现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与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本质上的一致性。在此,根据甘孜藏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依据藏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特点,准确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形式、覆盖面、结构与功能。由于藏区宗教信仰的全民性,宗教活动与生产生活相关联的民间民俗活动十分丰富,这种传统生态文化因改革开放后财富支持大幅提升而“复兴”。藏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立足于文化保护、传承和繁荣发展并借鉴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传统经验,以藏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乡为片区作出合理规划;以村为单位建立健全文化活动站(室),大力开展包括读书识字在内的系列文化活动(调查中发现中青年文盲人数不在少数);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信息覆盖面拉近藏区与现代社会的距离,以期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来加强民族团结,凝聚社会精神力量,共建藏区和谐社会。 2.根据藏区农牧民群众对文化生活多样性与统一性的需求,探索如何完善乡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金的投入。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而异,调查发现,在城镇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基础而相对容易些,但偏远的农牧区则缺乏文化建设与服务意识。因此,现阶段应通过当地财政支持并落到实处,建设一批能覆盖藏区的村级文化活动室(站),真正做到让电视入户、电影进村,打破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文化封闭。在这些地方感受现代社会发展,对当地农牧民群众来说,其意义非常重大。 3.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是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保证。根据广大农牧民对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需求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即加强管理人员(乡村文化站建设管理人才和村级活动室建设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专门的音乐人才、专门的绘画人才、专门的歌舞人才、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调查中发现,即便在藏区乡村建设示范村,村文化活动室的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也十分有限,既不懂藏文也不懂汉文,汉藏语言交流也十分困难,虽然文化活动室按一定标准建设,但齐全的设备无人操作而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由此而见,其他条件差的地方就更谈不上文化管理与文化服务人才了。在藏区村级文化管理人才十分欠缺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未启动的情况下,一些地方重建设轻管理的做法与搞形象工程并无二致。现在大中专学生就业困难在藏区也一样,藏区需要考虑人尽其用解决藏区文化繁荣发展所面临的人才困境,建立一套适于藏区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机制。藏区文化建设不像发达地区那样可以渐进过渡,必须有一步到位的思路,这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殊性所要求的。 4.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分级管理、运作,营造精神文化生活氛围。在县域经济和地理区位较好的城镇,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实践使藏区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取得了效益,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但这种模式的核心还是以经济为中心。立足于保护、发掘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有更大空间,有更多的文化资源储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继之力。因此,从地区文化部门到乡镇文化部门都应配备相应的专职管理人员,指导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使文化活动从最基层,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推广开来。民族文化的生命说到底是由人的个体生命为载体来传承与呈现的,也因个体的自觉而得到发展,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是集个体力量形成社会精神文化氛围,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分级运作来实现这一目的。 5.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藏区传统文化加以提炼与普及。民族文化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与文化内容,这是现代流行文化所不能解决的,将民族传统文化加以提炼与普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譬如,根据藏族天生能歌善舞的特点,将民间传统歌舞如锅庄、弦子、山歌和踢踏等宜于群体娱乐的歌舞形式加以编排和创新,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乡村歌舞活动或村与村举行歌舞比赛等,使广大农牧民在这种文化活动中找到文化归宿感而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传统的散居习俗转变成集体文化活动的从众心理,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6.使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相结合,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以提高藏区农牧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藏区新农村建设与文化建设可以在交通条件较好、地理环境相对优越和经济基础相对雄厚的地方先行推开,通过成功的范例,可以为推动藏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寻找一条可以借鉴的途径,为全藏区新农村建设和文化建设起示范作用。藏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在于广大农牧民文化素质的提升,并向现代公民素质转变。公民是国家层面上的一个称谓,每个公民都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并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权益。在藏区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这个平台,将真正实现藏区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开创藏区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