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走廊”是已故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它由两条走廊构成,不仅包括从甘肃到新疆这条历史上著名的东西向的民族走廊即“河西走廊”,同时也包括与该走廊呈丁字形、从祁连山脉向南直至横断山区的南北向的“陇西走廊”。 西北民族走廊深居内陆腹地,自成一个内部体系完整的地理区位。从地缘上看,它属于山地高原区,处于我国地势的一、二级台阶,并且正好处于我国最大高原——黄土高原、最高高原——青藏高原和最干旱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边缘和交汇地带。走廊东部是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的组成部分,西部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其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从东到西呈阶梯状上升。就气候而言,西北民族走廊距海遥远,加之高山阻隔,海洋暖湿气流不易到达,因而干旱少雨,相对湿度小。这里大部分地方在全国气候区划内属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的特征非常明显,气候变化剧烈,经常出现霜冻、冰雹、风沙等自然灾害。但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干旱、云量少,所以晴天数多,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就气温而言,冷热差异悬殊,冬寒夏热,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 西北民族走廊独特的地理单元并不意味着铁板一块,其地貌地形、气候类型等呈现出复杂多样性。由于祁连山等高大山脉纵横其间,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渭河、大夏河、清水河等曲折盘亘贯穿于这一地区,因此,这里形成了高山、盆地、湖泊、谷地相间分布的特点。黄河及其支流两岸的谷地,孕育着丰沃的黄土台地,但由于长期的农垦活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谷平原已开垦为农田,周边的土石山区有大面积的草甸草场,并有一定面积的天然林分布。荒漠、半荒漠植被和干燥土类广布成为西北民族走廊主要的植被形态。根据其自然地貌特征以及当地的经济类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自然区域。 (1)河西走廊:处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上,其地形特点为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大部分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走廊北侧为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绝大多数海拔在2000至2500米之间,个别高峰达3600米;南侧是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脉,山系西宽东窄,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南、北山之间的走廊里绿洲、沙漠、戈壁、山地错落广布,沿河冲积平原形成武威、张掖、酒泉等大片绿洲。这里是中西陆路交通与东西民族走廊的咽喉之地,也是以汉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区。 (2)河湟谷地:青海东部(日月山以东)和甘肃西部(包括今天的兰州市及临夏州全境)。这里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中原农业文化和草原牧业文化的结合部,也是历史上所谓“河湟地区”的核心区域。境内地貌以中低山、丘陵、谷地为主。海拔在1650至4630米之间。山脉主要由祁连山系西北、东南走向的冷龙岭、达坂山、拉脊山等三大山脉组成,水源丰富,黄河及其支流大通河、湟水等贯穿其间。气候相对温暖,宜耕宜牧,农业相对发达,是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追逐、争夺的地方,也是现在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 (3)甘南草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西南部,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东面和北部与甘肃省之陇南、定西、临夏毗邻,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它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年均降雨量为600至810毫米,年平均气温4℃,其中夏季平均气温8至14℃。地貌可分高山草原区、高山森林区和低山丘陵区,其中高山草原占甘南州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并以高寒阴湿的高寒草甸草原为主。这里水源丰富,河流纵横,黄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四条河流流经域内,河流切割轻微,曲流较多,自古以来这里的经济类型以畜牧业为主,同时是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活动频繁及繁衍生息的地方。 (4)洮岷山区:该地区包括陇西和陇南部分地区,是青藏高原和秦岭山脉的一部分,黄河及其支流大夏河、黑河、洮河,长江支流白龙江等流经域内。陇西地区处于黄土高原西部,海拔1700至2400米。本区域黄土覆盖深厚,丘陵起伏,地形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洮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流域内河道所经之地多为较宽广的河谷盆地,地势平缓,气候适宜,水源条件好,适宜发展农业,是陇西地区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区。陇南山区是秦岭山脉的西延部分,西高东低,山高谷深,流水深切,重峦迭嶂,交通不便,海拔在800至3500米之间,气候比较温和,以山地及河谷农业为主。历史上这一地区曾是古代氐、羌民族活动的重要区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