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西藏研究 >

用法治护航布宫文化遗产保护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西藏日报》第01版:头版 玉珍 常川 参加讨论

    近日,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将于2015年11月1日实施,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正式步入法治化轨道。
    记者就《条例》出台的背景、过程,《条例》的规定等内容采访了部分区内专家。
    明确保护范围,厘清管理体制
    据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戴建国介绍,1997年,自治区政府颁发《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办法》;2009年3月,自治区政府通过立新废旧的方式,颁发《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保护办法》,在布达拉宫的保护范围和具体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的追究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和细化。
    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近年来,随着我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布达拉宫及其附属建筑群的文物保护重要性日益凸显。2014年起,自治区着手开展修订《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保护办法》的立法调研,经过多次论证,决定将政府规章升格为地方法规。戴建国说,与旧法相比,此次通过的《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明确了布达拉宫文化遗产是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布达拉宫及其扩展项目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界定了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同时,《条例》厘清了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根据《条例》规定,自治区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协调解决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拉萨市政府应当按照自治区政府组织编制的保护规划,做好布达拉宫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管理工作。自治区文物行政部门是保护和管理的主管部门,依法承担监督管理职责。文化、财政、旅游、公安等其他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履行相关保护责任。
    保护范围内严禁搭建影响布宫视线廊和历史风貌的建筑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世界文化遗产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的新建、改扩建建(构)筑物的高度、风格、体量、色调等有原则规定,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难以执行的问题,导致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仍存在着未批先建或违规批准建设的现象。”就此,《条例》第二章专门对布宫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进行了规定。
    根据规定,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按照已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置永久性保护标志和界桩。在保护范围内禁止在文物保护标志上刻画、涂画、张贴;修建人造景点;种植危害文化遗产安全的植物等行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的,其高度、风格、体量、色调等应当符合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原建筑物上违规搭建影响布达拉宫文化遗产视线廊和历史风貌的建筑物、附属设施。
    同时,《条例》还规定,文物行政部门对布达拉宫文化遗产进行定期监测,形成定期监测报告。对布达拉宫文化遗产出现的异常情况或危险因素,应当及时进行反应性监测。
    布宫保护实行专家咨询制度
    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荣少华介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相关精神,我们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保护办法》中的有益经验上升为法规,对布达拉宫文化遗产实行专家咨询制度。制定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审批与布达拉宫文化遗产有关的建设工程、决定与布达拉宫文化遗产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都应当听取专家意见。同时,自治区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并将对在保护管理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授权管理部门,可根据需要控制游客数量
    “自从青藏铁路通车后,每年到西藏来的游客数量明显提升,特别是到布达拉宫参观的游客不断增多。”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尼玛旦增介绍,2014年布达拉宫接待游客83万人次左右。
    为加强保护,目前,布宫每天限制游客数量在5000人次左右,今年,布达拉宫管理处通过网上门票预定和启用网络数字化门票预售系统,实施客流控制和分时段参观制,科学分散单位时间内的客流,缓解建筑压力,提升游客参观质量。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参观布宫的游客急剧增加,对文物造成了一定安全隐患,采取措施合理控制人员数量,减轻文物本体载荷非常必要。”尼玛旦增说。
    此次《条例》专门列出一条,规定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科学核定和控制游客数量、滞留时间,确定开放区域和参观路线,制订应急预案,必要时实行闭关整休,以确保文物安全。
    布宫文物将建数字信息档案
    “素有西藏‘天然博物馆’之称的布达拉宫,各类文化遗产富集。传统保管模式和方法难以满足现有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亟须借助科学方法加大对馆藏文物的登记、建档、保管和利用力度。”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说。
    2013年,自治区启动了覆盖全区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摸清全区可移动文物“家底”。 去年,布达拉宫也启动了可移动文物登录工作。
    据此,《条例》规定,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展示和宣传布达拉宫文化遗产原状式陈列内容,减轻古建筑承载压力;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对布达拉宫文化遗产馆藏文物实行编目和分类管理,建立档案电子数据信息库系统,实行一件(套)一档的电子数据信息档案;自治区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布达拉宫文化遗产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发掘并展示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依法保护、利用与其相关的知识产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