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着力构建民族和睦的基石:贵州省凯里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结硕果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中国民族报》2014年4月 刘延旭 参加讨论

    近年来,贵州省凯里市组织干部深入村寨、军营、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六进”创建示范活动,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和衷共建、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凯里市委、市政府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创建活动长效机制,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把民族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成立凯里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的领导机制。制定符合本市实际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把创建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高标准、高质量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长效机制。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
    促进各民族群众和谐共处
    凯里市根据贵州省民委《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点的安排意见》文件精神,制定了《凯里市2013-2015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拟建立30个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将创建活动与开展小康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民族团结和睦指数”纳入《凯里市2013年度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对各乡镇、街道进行年终考核,有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开展。
    在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的同时,凯里市注重开展创建活动宣传,提高全民认识。利用广播、电视台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使全市各级干部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之中。结合贵州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评选活动,宣传本市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全市各族人民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良好共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采取悬挂标语,上街宣传的方式,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力度,共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接受咨询1500余人次。
    在工作开展中,凯里市注重宣传法律精神,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以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和中央及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组织市直单位和乡镇街道采取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全市“一法两规定”的贯彻实施。通过宣传,提高了全市开展创建活动的透明度,使创建活动有效地开展。
    另外,凯里市还创新教育模式,开展示范教育。在机关、乡镇(街道)、学校、军营、村寨、社区选择基础条件比较好、影响面比较广的点进行试点培育,其中省级示范点3个,市级示范点10个。为做好示范点的推进工作,注重培养和宣传典型,总结和推广经验,营造平等、团结、和睦的良好氛围。通过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市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有力促进凯里社会的稳定。同时,以州、市两级党校为阵地,大力开展学习培训。将“一法两规定”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各级党委中心学习组和各级干部法律和政治学习的必修课目,使全市各级各类干部参与了“一法两规定”培训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发展自信。
    全方位系统化调动
    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凯里市在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同时,注重将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放在政府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凯里市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多民族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凯里市在系统把握各方面积极因素的同时,注重形成各方面合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大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2011年,凯里市抓住全市12个仫佬族村寨列入中央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村机遇,及时制定了《凯里市“十二五”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总体规划》。截今为此,完成实施项目79个,正在实施项目40个,累计完成项目总投资13295.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2994万(民委资金1734万元、发改资金1260万元),整合各方资金10301.5万元,有效促进了全市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4081元增加到2013年的7002元,人口较少民族村寨基本实现“五通十有”、“一达到、二减少、三提升”的发展目标。
    注重推动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品定点生产企业发展。为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少数民族地区挖掘民族文化的亮点,鼓励民族手工艺企业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品,2013年,全市加强民族特需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市民需品企业获技改贷款贴息补助资金累计124.98万元。中央与地方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对民贸民品的开发与生产、保护与研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加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工作。结合凯里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广、人口多的特点,我们积极组织干部深入基层调研,通过大量走访,先后形成了《树立苗族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黔东南州县域间苗族文化差异发展研究》、《民族团结和睦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等调研报告十余篇,为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对全市少民族村寨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自开展小康社会建设以来,凯里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大部分村寨建成农家书屋、农家超市及卫生室。农田水利、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也显见成效,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大的成果,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集中力量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村寨,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增后劲”为着力点,严格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实现农产品“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目前,形成了龙井坝片区现代烤烟园区、杉树林片区晚熟水晶葡萄园区、老君寨片区无公害蔬菜基地、平良片区优质米园区、格田片区中药材基地,大力发展林下养鸡,养殖黑毛猪等特色产业。另外,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全市少数民族群众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质量也不断得到提升。
    集中各方力量办大事
    全面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
    经过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凯里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壮大。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凯里市,经济发展的推动还需要一定的助力。近年来,凯里市经济社会发展在稳步前进的状况下,关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薄弱环节,也逐渐开始着眼于细节调动当地各方面积极性来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进程直接关乎全省、全市的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国家、上级部门和发达地区的支持,这既是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义务,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特别是对人口较少民族村寨,要倾力相助,让其优先发展,共同奔小康;对其他民族村寨,也要尽快落实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扶贫重点村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政策,切实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法两规定”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和《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法规,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和多种有效形式,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各族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一法两规定”是加快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让全社会都知道支持帮助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每个公民、部门、政府义不容辞的法定职责和义务,从而自觉遵守“一法两规定”,做到知法、守法、行法,维护"一法两规定"的尊严。“一法两规定”要求上级机关,特别是省级机关帮助扶持的内容较多,只有上级国家机关带头学习贯彻,模范遵守执行,“一法两规定”惠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要切实纠正某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贯彻实施“一法两规定”只是少数民族及民族工作部门的事等错误认识和做法,切实保证“一法两规定”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的全面贯彻执行。
    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投入力度。民族团结进步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核心。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进步,实现各民族的发展繁荣,不仅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逐步消除各民族间发展差距,彻底解决历史上遗留下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必然途径,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确保2013年所选择的示范点全部达到命名授牌的标准,2014年全部给予授牌。在此基础上,继续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学校、社区、村寨、军营、机关、企业作为示范点,到2015年实现40个示范点的目标。
    加强对宗教活动管理,坚决制止和打击非法传教活动。继续抓好治理私设聚会点和非法组织活动工作,抵御境外组织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严密防范境外利用基督教以经济、文化、社会福利等形式开展的渗透活动。同时,加强对农村基层宗教的管理,使其依法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贵州省凯里市在不断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同时,充分把握创建民族团结的政策优势,用心、用情、用力地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努力形成民族工作合力,在推进民族工作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进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