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民宗委副主任徐飞(后排右三)在遵义调研民品生产企业。 沈洪华/摄 2014年的第一季度,贵州省民族民品工作持续推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一季度全省民贸民品企业享受优惠利率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377102万元,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18.98%;享受贴息2493.52万元,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17.67%。 民贸民品扶持政策,是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项给予民族地区企业“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落实党和国家对民贸民品企业的优惠政策,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 贵州作为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用好用活党和国家的民族优惠政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客观要求,更是推动贵州省后发赶超、跨越发展、促进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之需。 贷款和贴息实现双位数增长 在民贸企业方面,今年第一季度全省民贸企业总数为1938个,新增民贸企业12家(主要在黔西南),增长不到1%。至4月中旬,仅有1228个企业上报统计数,其中遵义、六盘水、铜仁目前没有民贸统计数据,贵阳市、贵安新区没有民贸企业无需申报。上报数据的1228家民贸企业产值达78.35亿元,上缴税收4.1亿元,减免税金0.78亿元。 在民品企业方面,全省共有民品企业84个,其中少数民族成药类34个,占42.5%,民族服饰类20个,占25%,清真食品类9个,占11.25%,边销茶类4个,占5%,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及其他类17个,占21.25%。据统计,第一季度民品企业共有职工2.3万人,比去年四季度减少1000余人;产值42.58亿元,比去年四季度83.65亿元减少41.07亿元,呈下滑趋势。上缴税收3.67亿元,减免税金达1811万元。 在享受民贸优惠政策方面,第一季度全省民贸民品企业享受优惠利率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377102万元,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18.98%,享受贴息2493.52万元,比第四季度增长17.67%。其中民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246448.8 万元,占贷款总额的65%,享受贴息1653.1万元,占贴息总额的66.25%;贸易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为130653.2万元,占贴息总额的34.65%,享受贴息841.42万元,占贴息总额的33.74%。 民品与民贸企业贷款及贴息差距开始缩小 省民宗委经建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一季度民贸企业个数的增加不多,仅黔西南增加12户。其原因一是年度初期认定工作没有及时跟进,二是与省民宗委强调要求民品企业的认定既要重视数量也要重视质量有关,新认定的民贸企业,要重视其贷款能力和发展性。 从第一季度的统计可以看出,民贸享受贴息情况增长较好,民品企业与民贸企业之间贷款及贴息的巨大差距正开始缩小。民贸民品企业总贷款余额比上年第四季度增长18.98%,贴息比上年第四季度增长17.67%,显示民贸民品企业贷款及贴息呈2位数增长,民贸企业贷款及享受贴息总额占比正在变大。其中,民贸企业贷款余额占总数的34.65%,享受贴息占贴息总数的33.74%,比去年上季度分别增加9.65和23.74。 此外,统计数据呈现出政府对企业税收的减免力度正在加大。从报表上看,第一季度减税1811万,比去年第四季度增加减免770万元,减免对象主要是民族药企业。其中,减免贵州百灵544万、同济堂510万、信邦制药91万、3537厂(胶套鞋厂)226万、边销茶仅13万。除边销茶企业是享受免收增值税外,其他企业主要是沿用享受西部大开发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 地区发展不平衡亟待破解 从第一季度的统计结果来看,尽管民贸民品企业享受优惠利率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以及贴息呈现双位数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是,全省民贸工作推进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仍需破解。 当前,在黔南州的示范引领下,黔东南州稳步急追,黔西南州在认定企业和贴息上开始突破,铜仁市贴息增长达178.26%,安顺市贷款比上季度增加15.78%,贴息增加2.54%,但毕节、六盘水2个民贸县基本全覆盖的地区,在工作推动上几乎没有进展,遵义市因企业在年底还款导致负数。 究其原因,按照基准利率政策执行难的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企业有贷款但享受不到优惠利率贴息的情况仍然存在。小规模企业贷款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银行支持小企业发展不积极情况严重。优惠利率贷款贴息资金程序繁琐,划拨周期长,导致企业对优惠政策执行产生忧虑,影响企业发展。 此外,开展“民贸民品统计数据直报+市州民工部门平衡相结合”的数据申报方式后,基层民工部门及企业上报统计数据不够及时、准确和规范问题凸显,导致第一季度企业数据至今仅有60%上报。 对于民贸民品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经建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加强与省商务厅、省经信委、省招商局等部门的协作,共同推动民贸民品企业加快发展,增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实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