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世界民族 >

万物共生 哈勒尔古城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深圳特区报 匈奴姑娘 参加讨论

    
    哈勒尔一窥
    
    艳丽多彩的哈勒尔女人及古城。
    
    夜里鬣狗在古城周围出没。
    
    哈勒尔手工黑山咖啡制作工坊。
    ◎ 匈奴姑娘 文/图
    哈勒尔古城位于东非埃塞俄比亚东部,一条出城的公路通往索马里兰方向。过去,哈勒尔作为亚丁湾海岸进入东非的门户,所有商品都在这里中转,尤其是象牙、皮革与咖啡。
    但到了20世纪初,随着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的修建,哈勒尔逐渐失去了它区域贸易中心的地位。
    A 到古城摆摊讲故事
    尽管这座古城已经走向没落,但商业在哈勒尔却并未因此而沉寂。这座坐落在海拔1800米高地上的城市外围筑有一道高4米、开有5个城门的围墙。在城内的362条纵横交错的小巷里,遍布着一幢幢矮小的老式房屋。房屋的外墙被刷成粉色、蓝色、绿色、亮黄色,欧洲淘汰下来的破旧小轿车艰难地在这些小巷之间穿行。
    尽管被划作受保护的文化古迹遗址,古城里面仍然住着许多居民,白天忙着做各自的营生。每天凌晨,裁缝们聚集的街区,陈旧的缝纫机发出“哐当”声;靠近城门的铁匠铺汇聚的街区透出红光;在大市场里,身着鲜艳服装的索马里族、阿姆哈拉族或奥罗莫族妇女在轻快攀谈,挑选各种调味香料、蔬菜、水果、棉织品、粮食或草药。
    漫步在这古城,每一场邂逅都让人心花怒放;每一次停歇,都是一处风景。最让人啧啧称奇的,当属女人们的七彩装束。哈勒尔真不愧为印度、中东和非洲的古贸易重镇。这里的女子有着非洲的面孔,穿着阿拉伯的服饰,张扬着印度般的色彩。瞧那穿行于白墙古塔间的摩挲身姿,每一处惊艳都不失为一道时尚宣言。
    与以往不同,此行,我想我是带着爱而来的,对这片饱受磨难的非洲大陆。于是乎,没有幻象,无关漂泊,褪下女子的多愁,收敛女子的善感,有原则,知进退,走在最极致的风景里,更乐于以男人的视角,观摩、聆听与思考,坚定而自由。只愿等到我们老去的一天,也可以去找个老城,坐在巷子口的老房子门前摆摊,不卖商品,只摆上一排满满的故事。
    B 野兽也温柔
    上帝打洒了一盘颜料,洒在了印度,洒在了墨西哥,也洒在了哈勒尔。这里离太阳如此的近,把色彩诠释得如此之美,美得连狼群也每夜温柔流连。古城城墙至今完好,拱卫这古城。如同过去那样,待到夜幕降临时,当清真寺尖塔的倒影在黄昏的余晖里拉长,所有城门重新关闭,成群的鬣狗(俗称土狼)就会跑下山,在古城周围游荡。
    夜里两种叫唤声总是此起彼伏,掌柜告诉我那是鬣狗与土狗在争夺地盘。晚上在回旅店的路上也总能邂逅一两只鬣狗悠游地走在马路中央的花丛边。据说饭馆的屠夫会用当天剩下的动物下水和边角料招呼它们。
    在100多公里开外的索马里兰,鬣狗对人类的生存是个可怕的威胁。在索马里兰,人们称最勇猛的男性为 “warabi”,即索马里语种的“鬣狗”。哈勒尔周边地区也不时地发生鬣狗袭击人类事件,但哈勒尔人民却成功地和鬣狗达成了一种独特的共生关系。据说每逢阿苏拉节,族长便会召唤鬣狗,喂它们吃粥,以此占卜这个城市来年的光景。如果鬣狗吃得很香,那么来年便会风调雨顺,反之则不然。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如今,这凶猛的野兽不仅被捧成了预言的载体,还成为了当地人的摇钱树。每天晚上,其中两道城门外边会有鬣狗喂食表演对游客开放,可与鬣狗零距离接触。
    C 狂野咖啡之乡
    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故乡。咖啡的名字便是由它的发祥地地名——埃塞俄比亚的卡法演变而来。咖啡的喝法从埃塞俄比亚吹起,远征阿拉伯,很快便迷倒众生。直到今天,只要一提到咖啡,埃塞俄比亚人总会自豪地说:“咖啡是我们送给全世界的一件礼物。”
    在埃塞俄比亚,喝咖啡有一套完整的仪式:满地铺满了干草,点上一盆熏香,念上几段祷文或是经文,这才开始不慌不忙地开始点火煮咖啡。饭馆和酒馆里总有一块专门的煮咖啡区域。在超市门口以及随处的街头巷尾里,也总能看到咖啡炉的身影,可随处来上一杯。
    哈勒尔产的咖啡素有“狂野玫瑰”之称,有种特殊的醇厚,带着葡萄酒般的酸气。隐藏在古城深处的知名咖啡作坊分外低调,屋内不过一部烘焙机、一部磨粉的机器,哈勒尔妇人则在小房间里筛涮咖啡豆。坊主告诉我,哈勒尔除了出产特有的厚重口感的咖啡品种,城郊的黑山地区至今仍是世界上唯一出产野生咖啡的地方。这里的野生咖啡每年都要被拿到伦敦去拍卖,价格高得惊人。
    在哈勒尔,喝咖啡如同喝水一般习以为常,如果需要精神快感,还得靠柯特叶。柯特叶大概是哈勒尔人民最喜爱的零食,旅馆掌柜见人就爱用柯特叶招呼。它可以作为药茶饮用,也可放在口中咀嚼,使人产生一种适度欣快的感觉。我见过古城门口兜售柯特叶的老太太,往乞讨的乞丐手里塞了一小札柯特叶,大概于她,这便是一种慷慨的布施吧。
    攻略
    交通:作为非洲连接外界的重要航空枢纽,多条国际航线均在埃塞俄比亚换乘洲内航线。同时,埃塞俄比亚国内航线也相对发达,北部主要旅游城市都有航线。
    美食:埃塞俄比亚盛产咖啡,同时还是非洲难得的有自己烹饪文化的国家。民族传统食品“英吉拉”味道略酸,蘸牛肉或羊肉酱吃。“瓦特”和“菲特菲特”是埃塞俄比亚的特色菜肴,均为炖煮而成。
    季节:埃塞俄比亚多属高原气候,全年温度适宜,每年6-9月为雨季,山地植被在雨水的作用下,郊野风景更加迷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