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四位都已退休的老同学一拍即合,制订了一个15天游印度8城的计划,去年年初,背起行囊踏上了印度这块向往已久的神秘国度。 由于职业偏好,博物馆是我印度之行最重要的目标。德里的印度国家博物馆是一座中间带圆顶的三层建筑,院落中陈列着一些形成年代较晚的石雕,如湿婆神、四面神等,一个大玻璃罩里陈列着一架两层楼高的巨大的木制战车。不像中国的博物馆总有一个综合的通史展,这里都是专题展,这或许是因为印度历史通不下来。哈拉帕文物是印度博物馆的骄傲,上世纪20年代,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地区的考古发现,把印度文明提前到公元前2300年,几百年后到公元前1800年左右又不明不白地消失了。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只有400来个象形文字),与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后建立的摩揭陀文化无法接成连续的历史。 博物馆里展出的是哈拉帕文化的精华,大量精美的陶器、陶俑、车辆、生产工具的模型、青铜时代的金属器,甚至有许多衡器。这使人联想到印度人善于计算的传统,据说印度民间有两位数的乘除法口诀,比中国的小九九高明,可见印度人IT业发达不是偶然的。哈拉帕最闻名的是城市排水系统,这个问题不是今天还困扰着中国的城市吗?雅利安人入侵后的各王朝的遗存中,有大量宗教题材的石刻人像,一些头像卷发、高鼻梁,带有明显的欧洲人特征,这就是所谓的犍陀罗文化的影响吧。中古厅有一个黄金的舍利塔,罩在玻璃柜中,据说里面的22块舍利是释迦牟尼的真迹。当年阿育王曾把释迦牟尼的舍利分发到各地,中国保存得最多,各寺院以保存佛骨舍利为荣。 陈列中出现了9世纪至10世纪来自敦煌画在丝绸上的佛像,以及来自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的文物。有几幅伏羲、女娲连体图,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也见过。展柜中还有木牍、铠甲、三彩骑马人像等。这个展厅的结尾处挂着斯坦因的照片。想当年日本学者藤枝晃在南开大学讲敦煌学时,曾讲过“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话,不胜感慨。在这里看到真迹,也算了了一桩夙愿吧。 除了德里国家博物馆外,印度其他城市都有很精彩的博物馆。孟买的威尔士王子博物馆,就是与国家博物馆齐名的印度三大博物馆之一。威尔士王子博物馆的建筑非常漂亮,伊斯兰式的券门,转角处耸立着尖塔,中间巨大的白色圆顶与深灰色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热带棕榈树的掩映下精致而不失大气。博物馆建于1904年,由威尔士王子奠基,据说藏品有五万多件。陈列包括雕刻、绘画、民俗和宗教器物、武器等,还有中国和日本文物,印度很多博物馆都把中国和日本文物摆在一起。与德里国家博物馆相比,这里的展品更精致,更具有艺术色彩,神像与神话雕刻是最精彩的部分,但是其形成年代相对较晚,很多都是10世纪以后,甚至是十七八世纪的。比如很多西藏和尼泊尔的佛教法器、唐卡等都是近代的,但都是精品。有一部分人类学陈列,如反映印度东北地区土著的照片和民俗文物,看起来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大同小异。与其他博物馆一样,细密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这种形成于16世纪至18世纪的艺术形式虽然产生于宫廷,内容却十分丰富,有神话故事,有世俗生活,文化价值很高。这些绘画的共同特点是以人物的活动为主,与中国宋明以来山水花鸟画的传统大相径庭,这就是文化传统的差异。 在中部城市斋普尔有一座城市博物馆,叫艾尔伯特厅,这里原是市政厅,1876年英国威尔士王子(爱德华七世)来访时,为这座建筑奠基。该建筑建成于1887年,后来把博物馆迁到这里。这个博物馆的文物珍贵程度不如孟买的博物馆,但是手工艺品、绘画和民俗器物,包括许多当地的银盘、瓷器、古代的战刀和早期的火器很有特色。那些镶满宝石的燧发枪与许多欧洲博物馆里的藏品差不多。国际博物馆协会就有武器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里很少见到此类藏品。其他展品很杂,除了有中国和日本工艺品外,甚至有埃及的木乃伊。有意思的是,展品中有大量的民间泥塑,其中,表现各种民间行业题材的作品,很像天津泥人张的“三百六十行”。最让人着迷的是一组泥塑,把瑜伽的一百多种身体姿态逐一展示出来,让人大开眼界。博物馆结尾的大厅四面画了一些反映埃及、希腊、中国古代文明的壁画,关于中国的壁画,描绘了一位乘轿子的中国官员的仪仗队过浮桥的场面。潜台词是世界上只有这几个文明才值得一提。 加尔各答的印度博物馆也是三大博物馆之一,墙上的石碑刻着该馆建于1814年,由英国皇家亚洲协会创办,是印度最早和最大的博物馆。现馆址是一座意大风格的建筑,建于1875年。两百年前,加尔各答是英属印度的首都,所以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是作为国家博物馆来建设的。藏品包括从史前到穆斯林时期的印度文化史,由地质学、生态学、工业、考古、艺术和人种等六大部分组成,据说数量超过德里的国家博物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该馆的自然史部分,陈列了大量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动物标本。只是博物馆的展览方式太陈旧了,好像从1876年以后就没动过。化石厅有点像库房,中间摆着一排一排的老式标本柜,柜下面是上锁的抽屉,上面贴着标签,每个柜腿都放在一个小圆筒中,估计是防虫蚁的。靠墙都是旧的玻璃立柜,里面也堆满标本。有的展厅墙上挂满了鹿头等标本,像是在中世纪城堡中。这个博物馆有些上个世纪初博物馆的影子,天津老北疆博物院的陈列就是这样,是研究早期博物馆的活标本。尽管博物馆有些陈旧,但是其科学的分类、简洁准确的图表和说明,动物厅里的布景箱,认真听讲解的学生以及一丝不苟的员工,都显示这里保持了英国的博物馆传统和理念。 此次印度之行参观了七八个博物馆,印度博物馆藏品之丰富令人大开眼界,他们的陈列就是真材实料地摆文物,很少有中国博物馆那种主题综合陈列。陈列的专题有些是按地区的,如孟买博物馆有按克里希那地区的、查谟与克什米尔地区的、尼泊尔地区的陈列;有按捐献人的,如塔塔集团的或某某先生的等。博物馆文物的介绍非常简单,是一种纯客观态度,没有过度的解读,这与印度的国情有很大关系。我通过十几天在印度的行走,感觉印度是个不善于包装的国家,博物馆陈列形式也是朴实无华,虽然不那么追求花哨,但那些藏品的文化魅力足以让世界为之倾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