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南部即今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的广阔地区,称为“南中”。这一地区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总称“西南夷”。刘备定蜀后,设官控制南中,并用南中地区的夷汉豪强为地方官。这一时期,蜀汉与南中之关系以及诸葛亮南征的事迹和相关历史,是云南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影响广泛而深远。至今,在云南许多民族和许多地方,仍留存有大量诸葛亮南征的遗迹、故事、传说等,内容涉及地理风光、经济政治、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民居建筑、餐饮茶俗等诸多方面,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诸葛亮南征 刘备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称帝,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病逝,同年刘禅登极,改元建兴。当年夏天,益州郡统帅雍闿听到刘备逝世的消息,心生叛意。不久,雍闿杀死建宁太守正昂,缚走张裔到东吴,正式与蜀汉决裂。越巂郡酋长高定响应,杀死郡中将领焦璜,自封为王,率军北上攻打新道县,但被李严率犍为郡救援军打败,退回南方。建宁郡(曲靖)豪强孟获也追随雍闿同叛。面对复杂的局面,诸葛亮采取与魏休战、与吴和谈并安定国内、凝聚人心、练兵屯粮的策略,经三年准备,时机成熟始兴师平定南中。南中不定,蜀汉不安,北伐难举。因此,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蜀汉丞相诸葛亮采纳参军马谡所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挥师南中。但诸葛亮经营南中的方略,并不是因叛乱而起。他早在“隆中对策”中就提出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方针,以期改善东汉长期镇压南中少数民族所造成的紧张关系,把南中地区经营成一个稳定的后方。 诸葛亮率军从成都出发,度过金沙江到达曲靖等地。这时,叛军头目雍闿在内讧中已被高定的部下所杀,孟获趁机收编了雍闿部众,继续与蜀军对抗。民间传说,诸葛亮对孟获经过七次擒纵,孟获及其他夷人开始反思:“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当年秋天,诸葛亮与孟获结盟,大军移到滇池地区,蜀军成功平定南中,十二月班师回到成都。史称这次军事行动为诸葛亮南征。 马龙的三国历史文化 按蜀汉军队进军线路和时间推算,诸葛亮率军驻扎马龙大约是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仲夏秋末之间。 马龙县境内现存有与诸葛亮相关的遗址遗迹多处。其中诸葛山应是蜀军在马龙的大本营,山中有哨所、马草洼、诸葛箐、诸葛龙潭、三道烽火台、堑壕、营盘、诸葛亮看图石、四旗田等多处历史地名及文化遗存。 诸葛山。位于旧县街道办事处袜度社区四旗田村后和白塔村社区红军哨村南,地势高峻,海拔2307米。诸葛山西面高山峻岭,地势险要,敌军难于进入;东面悬崖峭壁,敌人难以攀缘;北面半山腰是红井坡村,秦五尺道就从此地经过。诸葛山雄伟高俊,站立山巅营盘,向西南俯视山下,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四旗田村。位于诸葛山西南山下,即是当年蜀军进行屯田的地方。传说,为防止孟获军队偷袭,屯田士兵在四个方位各立一面旗子作为信号旗,所以屯田的地方后来叫四旗田村。 古营盘和看图石。从四旗田上诸葛山,要经过哨所、马草洼(据说诸葛亮驻军时曾在此牧马而得名)及三座烽火台等遗址,再从绝壁边缘艰难攀登,可到达古堑壕遗址,再蜿蜒向上数百米,才能到达山顶古营盘遗址。营盘较平整,有0.8平方公里,南边有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据说是当年诸葛亮专门用来垫着看地图的石头,所以称为看图石。 诸葛箐。从诸葛山西北半山腰,顺沟而下是诸葛箐,林茂涧深,曲径通幽,山溪潺潺。春夏时节,满山满箐的杜鹃花、山茶花争奇斗艳。 诸葛龙潭。位于诸葛箐源头,传说当年诸葛亮在山上扎营时间较久,人马饮水全靠这个龙潭,因此称为诸葛龙潭。 从以上一系列遗址遗迹分析,诸葛亮驻军诸葛山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是驻军防守措施严密,哨所、烽火台、堑壕齐备,攻守回旋余地大;二是驻扎诸葛山易守难攻,对来犯之敌居高临下,利于观察守卫;三是营盘大,烽火台有三座,说明驻军人数多;四是实行军屯自给,水源充足,说明驻军时间较长;五是从诸葛山、诸葛箐、诸葛龙潭等名称看,从看图石推想,可以说明诸葛山曾是诸葛亮在这一带用兵作战的指挥中心。 堆米山。距诸葛山西南8公里左右,群山环抱,形似米堆,传说是蜀军屯放粮草之地。孟获得到蜀军粮草紧张的情报,便率军攻打,以图彻底断绝蜀军粮草。可孟获的这一打算,早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诸葛亮命令将士把小团山用盖粮草的帐篷遮住,并派兵把守。同时命上千士兵在山前操演,军旗飘扬,阵容整齐,喊杀声震天。当时正值多雾天气,孟获进攻前在临近一座高山上偷看到这一情形,不敢轻举妄动,只得悄悄退兵。 仁道府。属马过河镇马过河居委会,现名新车站村(因在马过河建过两个火车站,第二个车站建在仁道府旁,因此得名新车站村),距诸葛山20公里左右,历史上曾是马龙到杨林、昆明的又一条通道。传说,诸葛亮为了与孟获周旋,曾经一度把指挥机构从诸葛山移至仁道府。因蜀军严格执行诸葛亮的命令不扰百姓,并对孟获擒放七次而不杀,再加之诸葛亮命部下把先进的耕种技术传授给当地人,所以后来人们把村名叫仁道府。 火烧屯。位于马鸣乡永胜村委会驻地。传说当年此地山谷遍生芦苇,是当年诸葛亮火烧孟获藤甲兵的地方,所以后来该村取名火烧屯。 带砖桥。位于旧县街道办事处梁家田社区与照和社区接壤的角家湾村处,距诸葛山20公里。相传,诸葛亮得知孟获的部队从西边进出马龙境内必须经过关索岭,于是命令大将关索带领一支精兵潜伏于关索岭的密林中。但关索率军前往关索岭经过大凹子时,遇到一个奇特的状况——当时整个凹子还是原始森林,数千只孔雀聚居其中,日久天长,满凹子都是孔雀粪便,前边的士兵从凹子通过,小腿即刻红肿发炎,前进艰难。于是诸葛亮指示关索命令后续士兵,每人带上一块砖,砌起一座拱桥,使部队得以从桥上通过,不需踏入孔雀粪便中。后人就把这座桥取名为“带砖桥”。此桥至今仍存。 关索岭。在带砖桥西边,是古驿道马龙段最艰险的一段,山高林密,古驿道沿着两山中间的洼子蜿蜒盘旋。翻过关索岭,到达易隆,再进入杨林就可到昆明。传说,关公的小儿子关索受诸葛亮之命率军潜伏于关索岭两边陡峭险峻的山中,捉住了孟获,最后诸葛亮与孟获在关索岭结盟。半个世纪前,此处还有结盟碑、武侯祠、关索庙等三国历史文化遗迹,惜今不存。 目前,云南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之一的三国历史文化项目已经在马龙开工建设,考察探讨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将为其增添必要的历史元素并提供基础的文化内容。 作者单位:马龙县政研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