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喜连长”的朋友圈 2015年1月,已退休的张永进被十四师一牧场党委返聘为政法委书记助理。他用满腔热情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喜喜连长”。 几十年来,张永进执着坚守在位于昆仑山下的一牧场,与少数民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他们结下深厚友谊。 张永进长期与维吾尔族群众打交道,又有语言优势,群众很信任他,谁家有困难都找他,哪里有纠纷都请他出面协调。 在张永进心里,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群众的生命线。他经常深入基层为少数民族群众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双语搭起连心桥 一牧场中心小学建于1952年,从建校伊始就坚持民汉合校。1975年,19岁的达芳登上了讲台,开始了她的教书生涯。 学校大多数学生为寄宿生,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达芳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们身上。 2001年,达芳担任校长后,学校全面开展双语教学。大家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双语,练习口语发音。 为促进兵地团结,达到双语教学遍地开花的效果,达芳经常与周边县乡各学校教师互相听课、评课、研讨,总结教学经验。 汩汩暖流润心田 一牧场农技推广中心干部李金郎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市,他退伍后先在十四师武装部工作,后被调入一牧场社区工作。 2006年,李金郎因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右侧神经瘫痪在床,远在内地打工的妻子专程赶来照顾他。李金郎卧病期间,不断有各族干部群众前来探望。 得知李金郎要去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做手术,一牧场的各族干部群众自发为他捐款,筹集医疗费用,帮他走出困境。 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照顾似汩汩暖流滋润着李金郎的心田。病愈后的他决心在牧场工作生活奉献一辈子。 昆仑山里的“娃娃足球队” 2014年,一牧场中学体育教师周波发现这里的孩子非常喜欢踢足球,建议学校成立足球队。目前,学校足球队有65名队员。 每天清晨,周波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操场上,带着队员进行一个小时的足球训练,给他们讲授比赛规则、传接球技巧。 球场上,孩子们扭伤了脚、磨破了水泡,也不愿离场。孩子们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的精神、集体荣誉感让周波十分感动。 训练时,周波总是不忘教育孩子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发奋学习,孩子们体质增强的同时更加懂事了。 任延雪 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