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解密 >

为何清末民初的文人称呼梅兰芳为"尤物"?

http://www.newdu.com 2017-08-24 历史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网 作者:马戎戎 原题为:男旦的边缘年代
     新中国成立前还没有男旦的说法。历史上把那些演旦角的男伶称之为“相公”,男旦的兴起,与男色确有很大关系。而明清间,男旦中以色事人多,以艺事人少,“相公”则成为同性恋男伶的称呼。从此这个群体备受歧视。民国以后,伴随着思想解放,整个戏剧界也发生了急遽变化,女性观众的扩大使得男旦进入历史上最鼎盛的时代。进入21世纪,随着京剧环境的变化,男旦也正在边缘化……
     李玉刚引发的争议
     李玉刚是2006年在央视选秀节目“星光大道”上以穿女装表演歌舞而走红的艺人,而后便有“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说法。李本人也有意无意宣称,他是胡文阁(梅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梅葆玖的关门弟子)的弟子,媒体也打出“梅派男旦”的标题。
     然而在梅葆玖看来,李玉刚的表演只是“一个男人戴假胸,全身涂得白白的唱《贵妃醉酒》”,谈不上是梅派,也谈不上是京剧。胡文阁甚至认为这是个“陷阱”“有人到后台来找你,让你指点几句,可能还以崇拜者身份和梅葆玖先生合过影,然后他就说你是他师傅。”
     “男旦正在边缘化。”中国京剧院演员刘铮对自己所属的这个行当显然不乐观。刘铮是中国京剧院目前唯一的男旦演员,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通过正规高考进入戏曲学校学习、分配到中国京剧院的男旦演员。刘铮甚至不愿意用“男旦”来称呼自己的工作,因为他觉得旦角就是旦角,加个“男”,就有了猎奇的感觉。事实上,“男旦这个说法,新中国成立前是没有的,那时只有‘坤旦’(女伶扮演旦角)的说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梅兰芳三部曲》作者徐城北说。
    

 

梅兰芳 资料图
     男旦的兴起
     男旦最鼎盛的时代,在徐城北看来就是梅兰芳的青年时代。1927年《顺天时报》举办中国旦角名伶竞选,经投票选出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当时四大名旦的师傅,被称为“通天教主”的一代名旦王瑶卿对他们的点评是:“梅兰芳的相、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
     1946年底,梅兰芳和程砚秋在上海唱对台,那次对台的盛景60年来一直在梨园行流传。据说程砚秋连演5场《锁麟囊》,演出完毕,程砚秋的弟子赵荣琛一次就替师父将28根金条存入了银行。
     男旦是怎样兴起的,研究者有各自说法。元杂剧中已有不少专业女演员出现,有研究者认为元代后朝代更迭,女班比男班更不容易适应颠沛流离的生活,遂日渐减少,而宋以后随着理学日盛,演员逐渐只能由男子担任。京剧男旦一直存在于舞台上,从清同、光“十三绝”中的梅巧玲算起,就有余紫云、梅竹芬、朱莲芬、陈德霖、路三宝、王瑶卿、阎岚秋、冯子和、赵君玉、徐碧云、朱琴心、时小福、赵桐栅、于连泉,黄桂秋、欧阳予倩等。其中梅巧玲是梅兰芳的祖父,梅竹芬是梅兰芳的父亲。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男旦在京剧中不占主体地位。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这样看待男旦兴起“以前的北京,不但禁演夜戏,还不让女人出来听戏……民国以后,大批的女看客涌进了戏馆,引起了整个戏剧界急遽的变化。过去是老生武生占着优势,因为男看客听戏的经验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对于老生武生的艺术,很普遍地能够加以欣赏和批判。女看客刚刚看戏,比较外行,无非来看个热闹,那就是一定要拣漂亮的看。”
     “角”“色”大不同
     男旦自然要漂亮。清末民初名士易顺鼎的一首诗中同时称赞过梅兰芳和另一位男旦贾璧云的美貌,称他们为“尤物”“京师我见梅兰芳,娇嫩真如好女郎。……谁知艳质争娇宠,贾郎似蜀梅郎陇。尤物同销万古魂,天公不断多情种。”然而梅兰芳小时候容貌并不清秀,他后来的相貌是“一天天水磨功夫”做出来的。梅兰芳在服装上也下过许多功夫。1924年,程砚秋的好友罗瘿公就写信给朋友劝程砚秋不要同梅兰芳比服装“玉霜(程砚秋字玉霜)将来产业能至7万金否尚不可知,今已为服装费至万金矣,与梅竞服装断断不能及,唯藉唱以胜之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