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作为少数民族大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对开发祖国大西南边疆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做好民语翻译工作,对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状况 贵州堪称少数民族语言的“富矿”省。在全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土家族、回族已转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在贵州12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约有700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左右)以母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其中有120多万人不懂汉语(主要为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及妇女、儿童),有130多万人只是半懂汉语。尤其是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和水族,使用母语的比例都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当地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通晓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在社会使用和学校开展双语文教学的有苗、布依、侗、彝4个民族的6种文字,水族有“水书”,也在一定范围使用。多语种和文种的实际,决定了民族语文翻译的重要。 二、取得的主要业绩 近年来,贵州省民语翻译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08年以来,编译出版了苗、布依、侗、彝四个民族六种文字的课本各4册,共24册,发行20万册;并从2010年起,启动了苗、布依、侗3个民族5个文种的学前双语教材的编译工作,到2012年全部出齐,发行4万册;同时开始启动自主编译民汉双语适用教材,完成了小学彝汉语文1-3册、川黔滇方言苗汉语文(上、下册)和湘西方言苗汉语文1-3册的编译出版,发行3万册。仅省民语办组织编译出版的读物就有16种(本),发行5万册。 ——积极参与民族语文翻译学术交流活动。为提高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的学术理论水平,省民委组织民语翻译人员参加省译协举行的每次年会和学术研讨会,不少参会论文获得了奖励和好评;组织会员撰写论文参加历次召开的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民族省区译协会长、秘书长会议,每次学术研讨会我省均有多篇文章获奖。如2009年在桂林举行的第十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贵州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入围奖5人。 ——民语翻译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近年翻译出版了《西南彝志》、《布默战史》、《彝文字释》等20多部彝文文献资料,社会影响很大。该中心主任、译审王继超同志因对彝文文献翻译做出重大贡献被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受到国家民委的表彰。三都水族研究所等单位的水书翻译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中国译协开展资深翻译家评选以来,我省已有4位老民语工作者荣膺“全国资深翻译家”称号。 ——省委组织部远教办自2008年在贵州大学建立省少数民族语言课件基地后,于2010年8月又在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毕节市、荔波县先后建立了五个少数民族语言课件译制基地,实现了省、州(市)、县三级全覆盖。以黔西南州广播电台开办布依、苗语节目为代表的民族语言广播影视等其他翻译工作,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加大了双语人才培养力度。由于贵州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大量口语翻译,有关部门不断重视和加大了双语人才的培养。如贵州民族大学民语专业招生,从2012年起需要民语测试合格才能填报,学生学费全免(由省民委拨付),每年招生30人;到2013年,省高院通过民语测试招录了69名定向培养的“双语法官”。2012和2013两年共培训双语教师及其他双语人才1100人。 ——民语翻译职称评定取得重大突破。贵州已评出译审7人,副译审15人,翻译11人。2013年申报民语翻译职称的有16人(其中申报正高2人,副高3人,中级7人,初级3人),均获高评委全票通过,创下历史新高。同时,申报范围首次包含了广播电视专业,表明贵州民语翻译专业人才队伍正不断向宽领域、深层次方向发展。 三、下步工作的新举措 针对贵州民族语文翻译专业人员仍然偏少,翻译服务社会化程度较低,翻译工作者的总体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等实际,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大这项工作的发展力度。 一是要加大民族语文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采取特殊政策,通过院校培养、培训等渠道,不断培养壮大一支适应贵州民族语文翻译需要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民族语文翻译专业人才队伍。 二是要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扶持民族语文翻译事业的发展。包括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学校双语教师及其他从事民语翻译工作的人员在各种待遇上、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和照顾等。特别是在职称工作方面,应通过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使民语翻译成为独立系列,由民族工作部门主管。 三是要做好民族语文书籍的编译出版工作。贵州民族语文教材出版滞后,读物、工具书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应着重做好双语教材、民族文字读物和大型工具书的编译出版。 四是要不断提高民族语文翻译学术水平,为翻译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不断做好民语翻译人才培训、进修深造以及“传帮带”等工作,既要正常开展好省内民语翻译学术交流,也要鼓励和支持民语翻译工作者撰写文章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等。 五是要参与做好民语广播、远程教育、水平等级测试等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发挥翻译领域人才的专业优势。 六是要加强民语翻译社团管理工作。自1984年5月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成立之后,为团体会员的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不久也相应成立。2000年机构改革后,由于各种原因,“民译委”没能根据人员变动和工作需要对其组成人员进行及时调整,而是由省民语办和省民语学会兼管。为加强和完善我省民语翻译社团管理工作,有利于推动我省民族语文翻译事业的发展,应尽快改选新的“民译委”组成人员,恢复其正常运作。 总之,民族语文翻译是事关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知识传播、智力开发的大事,要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不断推动我省民语翻译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