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效法先贤 任重道远”系列之十:三教圆融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原创 邸永君 参加讨论

    
    嵩山少林寺“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宗室朱载堉所绘《三教九流图》
     
    唐肃宗《混元三教九流图赞》
     
    一种思想体系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和精神的主流,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对这个民族每位成员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境遇与心情发生影响;取决于其信条能否真诚地被信奉和遵守;取决于能否对普通民众形成有效的关怀,也就是能否真正做到关怀他们平凡甚至琐碎的、世俗的、日常的生活,能否对其所关心的生老病死、沉浮荣辱、喜怒哀乐等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做出解释,并为其提供精神上的归宿和依托。只有这样,才能被最广泛地接受与认同。
    从上述方面考察,历史上的儒学一直未能完全到位,在某些方面甚至先天不足,不得不借助于本土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予以补充,从而形成儒、释、道并存并立的局面。
    一
    儒学在先秦时期即已与墨、道、法并称显学,至西汉时,因武帝之“独尊儒术”而从诸学说中脱颖而出,但这只是统治者之一厢情愿。事实上,在儒学靠庙堂之力挺而大行其道的同时,道教与佛教一直与儒学相依相伴,相互诘难而又相互补充,前后两千年,以三教并称,而成鼎足之势。其原因到底何在?
    众所周知,儒学以昂扬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特质和利他的价值取向,教育并鼓舞着一代代志士仁人兼济天下、发奋进取,也成就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千秋伟业。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能够成就功业者毕竟只占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命中注定”要“虚度光阴”、“默默无闻”一生;即使是成功者,在其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里,也是得意事少而失意事多。
    然默默无闻者毕竟也要一天天完成生命的过程;失意者更需要精神的关怀和抚慰。而儒家学说在上述问题上的说教则显得那样的冷漠和生硬。芸芸众生在此间能感受到的只有被歧视、轻蔑后的失落与悲凉;对于遭受失败、挫折者,儒学大师又如何予以“安慰”?对于物质上的匮乏,孔子云:“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对于肉体上的打击,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对寻求安慰者而言,无异于海市蜃楼,回报则遥遥无期。如此立论,只有获得成功,“夙志得遂”,才可视为是对以往一切苦难之补偿;而对意志薄弱者,无异于雪上加霜。
    再者,生命与死亡的命题,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希望在此问题上得到真诚关怀,但孔子的回答竟是如此冷漠:“未知生,焉知死?”孟子的答案则更加干脆:“舍生而取义!”
    趋利避害、好逸恶劳、喜生恶死等与生俱来的人性特点,在儒学中都属被鞭挞之列。
    就全体社会成员而言,能够得到儒学有效关怀和抚慰者不在多数;即使是立志高远、意志坚强者,若思于儒学中获得慰藉,亦只有在成功之后,方能实现。这就给其他学说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道教与佛教乘虚而入并各展其能,当在情理之中矣。
    二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平安地完成生命过程,尽量避免挫折与坎坷,尽量得到肉体、精神等各方面的享受;减少疾病、延长生命、颐养天年,都属于天经地义的。道家及其后来发展成的道教为上述人生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精神依托。
    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尊重甚至鼓励人生肉体与精神的各种感受,并提供旨在延长生命过程的养生之道。这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现出对普通民众物质生活的关注;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提倡“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折射出对儒家所倡导旨在出人头地、高居人上的所谓功名利禄的蔑视与不屑,无形中体现了对个人应拥有精神享受和天伦之乐的赞赏与支持。在此处,被孔、孟等诸大师批评、教训甚至鞭挞的“平庸”之辈得到了应有的正视和尊重;使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失败的背运者终于获得了他们所企盼的抚慰与关怀。而道家鼻祖老子所倡导的“生而不有”、“长而不宰”、“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等理念,代表着中华文化体系之顶级睿智,辄令我等望尘莫及。
    道家学说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退却的理由和余地:就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强可为儒,弱可为道;智可为儒,愚可为道(事实上可能往往相反,亦未可知)。而就个人而论,则进可为儒,退可为道;攻可为儒,守可为道;成可为儒,败可为道;表可为儒,里可为道。
    三
    由于人类个体因生命的有限和想象力的无限、出生的偶然和死亡的必然、个体的卑微和宇宙的浩大、欲望的无边而精力的有限等多种因素,致使人们常陷入对生命、死亡的真实意义和人与万物之间相互关系等问题的深层思考中,并以探索天地万物之间内在联系和规律、彻悟人生终极意义为追求目的。其先决条件便是超然物外,冥冥沉思。
    佛教的传入为上述需求提供了修行场所、理论依据和精神依托。佛家首倡众生皆苦,将痛苦视为生命之常态与前提;提倡六世轮回、因果报应,将此生之一切苦难的补偿移至来世。即使人的愿望在一生结束时仍未能实现,甚至还受尽苦难,也毋须感到悲哀,因为这是在为来世的幸福进行必要的投入。
    的确,人的痛苦源于现实与愿望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减少痛苦不外乎两种途径,或是努力追求,或是降低欲望。人能力有限而欲望无穷,虽然节制欲望比苦苦追求要显得智慧,但是无私无欲、寻求解脱,是常人难以企及之境界,而佛家为人们构建了这种境界。
    再者,人类是求知欲望最强的物种,而真知卓见必须经过冥思苦想方能获得,佛家为人们提供了远离世俗凡界的“世外梵宫”,僧众用降低或屏除物欲而换得的似水心境和充裕时光的苦思遐想,以求得参透万物之玄机妙理,体现出佛法之精深与佛性之至大;就凡夫俗子而言,净土宗可消除他们的困惑与烦恼;就士大夫而论,禅宗可满足他们的哲思与神游。因此,佛教对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精神关怀而言,正其所需,且大有效用。
    通观儒释道三教,似可得出如下判断:就个性而论,强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崇佛。对于一般人的一生而言,儒、释、道又可代表三种境界。血气方刚、欲建功立业时,一般都会以儒家信条为圭臬,发奋进取、自强不息;而遭遇挫折之后,气焰收敛,甚至心灰意懒时,开始理解道家学说之可贵,逐渐重视修身养性,享受生命;屡遭打击、万念俱灰之后,则往往避入空门,焚香吃斋、参禅打坐,体味万物皆空的境界,借以安慰自己伤痕累累的心灵。
    在传统社会中,就大多数成员在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内的信仰取向而言,道家和佛家的学说所起的作用绝不亚于儒家学说,只是因为统治者的强力支持,儒学才得以占领意识形态的中心。但若无道、佛两家填补儒学留下的广阔的精神空间,儒学必定独木难支,接应不暇。
    儒释道在中国传统社会鼎足而三,缺一不可,而圆融互补,共撑国人精神大厦,真社稷之幸,民族之荣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