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效法先贤 任重道远”系列之六:桐城文脉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原创 邸永君 参加讨论

    
    方苞先生(1668--1749)画像
     
    刘大魁先生(1698--1779)画像
     
    姚鼐先生(1731--1815)画像
     
    吴汝纶先生(1840--1903)小照
     
    清代乾嘉时期,在清廷大兴“文字狱”,学者动辄获咎的巨大压力下,学术界不得不放弃顾炎武所倡导的经世之学,而向“考据”的方向迅速转变,形成了“乾嘉学派”。学者们表面上仍在标榜“实事求是”,但事实上却是退入故纸堆中,以避开腥风血雨的严酷现实。清中叶以后,文章撰写在体裁、风格、手法等方面亦在不断变化,桐城派散文便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桐城乃一县之名,位于安徽中部而略偏西南。桐城冠名于唐肃宗至德年间,已一千五百余年,至今而相沿未改。散文流派以桐城为名,是因开山祖方苞(1668—1749)与后继二祖刘大魁、姚鼐皆桐城人氏。
                            一
    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望溪,祖籍今义津镇方皋庄,生于江苏六合之留稼村。自幼聪慧,年二十四,入京师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动公卿,被誉为“江南第一”。大学士李光地赞其文章是“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三十二岁,中江南乡试解元。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参加会试,考取第四名贡士。时母病回乡,未应殿试。后因为《南山集》作序且《南山集》著者戴名世曾采用方苞族祖方孝标的史料,对南明抗清人物有所称道,故而案发被株连,下江宁县监狱。不久,解至京城,下刑部狱,论死。在狱两年,仍坚持著述,成《礼记析疑》与《丧礼或问》。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因重臣李光地极力营救,康熙帝惜其才,亲笔批示“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遂免死出狱,以平民身份入南书房,成为皇帝文学侍从。后奉命入养蒙斋,编修《乐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据朱汝珍《词林辑略》卷十,雍正九年(1731年)方苞被授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成为特授馆职的翰林官,次年迁翰林院侍讲学士。雍正十一年(1733年)擢内阁学士,任礼部侍郎,充《一统志》总裁。雍正十三年(1735年)充《皇清文颖》副总裁。清乾隆元年(1736年),再入南书房,充《三礼书》副总裁。乾隆四年,被革职,仍留三礼馆修书。乾隆七年(1742年),因病告老还乡,乾隆帝赐翰林院侍讲衔。从此,他在家闭门谢客著书,乾隆十四年(1749年)病逝,享年八十有二。
    方苞一生著文甚富,有《周官集注》13卷、《周官析疑》36卷、《集外文》10卷、《补遗》14卷等,另删订《通志堂宋元经解》等,并擅长撰写散文,有近六百篇传世,收于《望溪先生集》中。方苞为文,多为明经崇道之作,道学气味甚浓。只有一些记事小品和山水游记显得较为轻松自然。其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并在撰写过程中,注重总结心得,探索为文之道,逐渐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创作理论,其核心曰“义法”。“义”即“言之有物”;法即“言之有序”。以义为经,以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用当今语言诠释,义即内容,法即形式,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从而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后来桐城派散文理论,即以方苞所倡“义法”为纲领,继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主盟清代文坛的桐城派,影响深远,至今仍为学术界重视,方苞也因此被尊为“桐城派鼻祖”。
    其实,方氏所云之“义”,无非是为当时统治服务,本于经术的所谓圣道伦理,具体内容就是程朱理学。他以《左传》、《史记》、唐宋八大家、直至明代归有光一系为文统;以董仲舒、程颐、程颢、朱熹等一系为道统。二者有机结合,便是其所开创的桐城派散文“义法”的实质。
    方苞不仅上下求索,不断创作,且传道授业,使学术薪火相传。其弟子刘大櫆承其学,而又有所建树。
                             二
    刘大櫆(1698—1779),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桐城汤沟镇陈家洲人。幼时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年二十余,以布衣入京,方苞见其文章,称道不已,叹曰:“如苞何足算哉!邑子刘生乃国士尔!”并赞其为韩愈、欧阳修一流人物,因而名噪京城于一时,士大夫多愿与之交。雍正七年(1729年)、十年(1732年),两应乡试,皆登副榜。乾隆六年(1741年),由方苞荐举应博学鸿词科,又因大学士张廷玉压制落选。张后知大櫆乃同邑,深为懊悔婉惜。乾隆十五年(1750年),张廷玉特举其参试经学,又未被录取。一生命蹇,可见一斑。大櫆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
    大櫆师事方苞,承其风格而又有所发展。方苞深于经学,对文章提倡“义法”,用笔严谨,简明确切;而大櫆兼重古文神韵,博采《庄》、《骚》、《左》、《史》、韩、柳、欧、苏之长,波澜壮阔,才气雄浑,形成“日丽春敷,风云变态”的独特文风。在“义法”基础上,大櫆拈出“神气”作为自己论文的极致,认为文章贵奇、贵高、贵大、贵远、贵简、贵瘦、贵华。综而观之,其为文道学气韵弱于其师。
    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常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且喜饮酒,好吟诗。其著述有《文集》10卷、《诗集》6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等。(1782年)逝世,享年八十有八。大櫆开门授徒,弘扬师道。承上启下,功不可泯,被尊为“桐城派二祖”。而弟子姚鼐,才华横溢,多所创获,为桐城派散文大行天下居功至伟。
                           三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又名惜抱轩,祖籍在今义津镇姚王集,其十世祖姚之兰始迁居桐城。鼐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表现出非凡的天赋。据朱汝珍《词林辑略》卷四,姚鼐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选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分属兵部;旋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清廷开《四库全书》馆,鼐被荐入馆充篡修官。书成,鼐乞养归里,不入仕途,时年四十四岁。
    姚鼐在继方、刘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合一的主张,发展方苞的“义法”论,使桐城派文论更具有完整的体系和周密的理论性。鼐对传统文论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提出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是我国古代散文审美理论和风格特征的一次重大突破。鼐著有《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惜抱轩文集》16卷等。嘉庆十五年(1810年),姚鼐卒于南京钟山书院,时年八十有五。
    在散文创作具体方法方面,姚鼐提出“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理论,认为“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学文当由粗入精,以至于“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上引均见《古文辞类纂序目》)。这是对我国散文艺术和理论的相当全面的总结,是对“义法”说和“三结合”论的分析性的具体说明,也正是姚鼐在理论上超越方苞和刘大櫆之处。
    桐城派自方苞始,即注重作者道德修养对创作的影响,姚鼐更是如此。方苞曾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古之圣贤,德修于身,功被于万物,故史臣记其事,学者传其言,而奉以为经,与天地同流”(《杨千木文稿序》)。姚鼐则明确强调不可“以言行分为二事”(《稼门集序》),认为只有做到“艺与道合,天与人一”,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见《敦拙堂诗集序》)。这一点,姚鼐在《荷塘诗集序》一文中阐述得很清楚,兹不赘述。方、姚如此看重道德修养,一方面与他们属、恪守儒学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气”是文章统帅(见姚鼐《答翁学士书》),而作者的道德修养,正决定着作品的“气”之高下。关于人品和作品的关系,历代文学批评家都很强调,虽然评价“人品”高下的标准各不相同,但强调这种关系,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显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姚鼐以散文创作成就斐然,足可与方苞、刘大櫆比肩甚至有所超越。其散文给人以平和自然、悠远清淡而又不乏沉厚之感。姚门弟子陈用光在评价三家古文时有云:“望溪理胜于辞,海峰辞胜于理,若先生,理与辞兼胜。”认为姚鼐的散文兼收方、刘长处,并再予升华,贴切而中肯。姚鼐以其造诣,被后学尊为“桐城派三祖”。
     由于姚鼐天性恬淡,随遇而安,所以文章思想寡淡,内容贫乏,几无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社会矛盾的作品。在形式上,姚鼐也未能避免桐城派拘泥形式,过于追求古雅的通病。此乃时代局限始然。
    姚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桐城派声势大张,功推第一。他主讲书院四十年,门下弟子甚众,使桐城派影响扩展到全国范围。门下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其中梅曾亮严守桐城“家法”,又吸取柳宗元、归有光古文的长处,成为继姚鼐之后的桐城派领袖;方东树亦在理论上多有阐发,并把古文理论推衍到诗歌和书画艺术领域,进一步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另外,姚鼐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体例清晰,取舍精当,并附以评论,便于学习掌握桐城派古文理论要旨,此书流布天下,使桐城派声威大振。文人学士对桐城派有微词者,多攻击其拘泥“熟套”,而此类“熟套”却又是桐城派获得众人推仰趋从的重要法宝。
                               四
    清代,在正统的“古文”系统中,承桐城派文风而别开蹊径者,有所谓“阳湖派”,因其开创者张惠言、恽敬及大部分后继者均是阳湖(今常州)一带人士而得名。乾隆间,常州钱鲁斯受业于大櫆之门,后与大櫆弟子王灼一起以“师说”传授于阳湖恽敬、武进张惠言。恽、张二人始弃骈俪之学,而治桐城派古文,后传人日众,成桐城支派,世称“阳湖派”。但受长期从事考证之学并长于骈文的影响,“阳湖派”传人未完全拘束于桐城派之法度而稍稍示异。一是取法较广,在桐城派所定的“文统”之外,还兼取子史百家;二是反对在字句上过于斟酌取删,笔势较为放纵;三是把骈文的笔势引入古文,使古文也有骈文的博雅工丽。由于桐城派大行其道,使得阳湖派影响始终限于一隅,生命力微弱而暂短。
    桐城派古文对清后期文坛影响甚巨,所以树大招风,也未免招致多方攻击;且随着时代变化,光环逐渐消退。但在“五四”提倡白话文之前,一直未失去其存在的基础,且顺应着时势而不断有所更张。晚清时期,使桐城派光大者当首推吴汝纶(1840—1903)。汝纶,字挚甫,今桐城会宫乡老桥村吴牛庄人。幼时家贫,刻苦读书,爱好古文辞,鄙弃俗学。清同治三年(1864年)中举,次年中乙丑科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国藩怜其才,留佐幕府,为“曾门四大弟子”之一。国藩死,又入李鸿章幕。在充曾、李宾客期间,奏议文牍多出其手。后汝纶先后出任知深州、冀州。每到一地,对教育事业最为热衷,后弃官从教,任保定莲池书院院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任命汝纶为京师大学堂教习,并加五品衔。其间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为国育人,以求“富国强兵”。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深入探求西方的科学和哲学。在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后,即赴日本考察学制。在考察期间,深入学堂数十处,不舍昼夜,手录备忘,编成《东游丛录》一书,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系统介绍日本教育的专著。回国后,途经省城安庆,借巡抚衙门南院,兴办桐城学堂,自认堂长,并请日本学者早川东明执教。为勉励后人,他亲笔题写“勉成国器”匾额和“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楹联。该学堂即今桐城中学的前身,乃安徽省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也是吴汝纶推行新式教育的实验基地,其影响巨大而深远。汝纶博学多才,著述近50卷,是桐城派后期大师。
                             五
    辛亥鼎革,文风大变;“五四”旗动,诸事崇新。桐城派失去依托,日趋暗淡,终被弃若秋扇,今人已多不知之。而白话文成文坛主流。不可否认,此乃时代潮流,不可违抗。但由于成熟尚需时日,定式未成,故而不少作品行文无章,立论随意,结构松散,满纸“的”、“了”,实令人不忍卒读。当今时日,阅览文章切莫再奢求“行云流水”,“理辞兼胜”,“文从句顺”已成赞语。终致汉语优势大失,先贤章法难觅。若桐城派三祖九泉之下有知,必皆被再气死一回。
    其实,民国以降,仍有不少文章大家刻意谋篇,讲求章法,注重炼句,推崇文采,承千年文脉,开一代新风。譬如王钟翰师之导师邓文如先生,乃清翰林总督邓公廷桢曾孙,承家学渊源且天资聪颖、功力深厚,著文风格遵清代桐城派而有所更张,对文字工夫要求甚严。钟翰先生曾总结邓师笔法,归纳为“采文言句式而慎用之、乎、者、也;史料力求准确可靠,立论力求精当公允,行文力求洗练流畅,结构力求紧凑合理,不用乖僻之字,不引艰深之典,不坠无谓之谈,不惜篇幅小短”。 钟翰先生得邓师真传,遣词行文造诣甚高,绝不止于文从句顺,而是崇尚行云流水。遵从孔子“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遗训,强调学者想自立于学林,就一定要逐步形成自己的行文风格与特色,先生嘱我,要有炼句意识,逐字敲打,平仄亦当考虑,读之琅琅上口的奥妙在乎此也。先生强调,史笔必以平实准确为前提,须在严谨精炼的基础上再融入文采,且一定要发挥有致,否则难免过犹不及,以末伤本,反招诟病。我心领神会,亦步亦趋,近年来渐有心得,受益无穷。由此看来,只要有撰写美文之意识,再尽力而为,行文水准自会逐步提高,从而日益形成自己的文风。
    依笔者愚见,当代文体应力求将文言文之凝练精准与白话文之浅显、晓畅融为一体,不断探索并形成稳定而成熟的范式,势在必然。而当代学者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愿与大雅君子共勉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