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沉睡千年的六朝古都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河北日报2015年5月25日 本报记者 张义杰 参加讨论

    ■阅读提示
    邯郸作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国都,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就在邯郸市区南边不远的临漳县,有一处曾经辉煌四个世纪之久的古都——邺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邺城曾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长期居于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历史的变故、漳河水的泛滥,让已经埋没在农田和村庄地下的邺城变得那么陌生。但因为有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千古名句,有《三国演义》诸葛亮巧改曹植《铜雀台赋》激出周瑜抗曹决心的经典故事,邺城的地标建筑——铜雀台,千百年来盛名不衰,成为一张独特文化名片。
    近日,笔者在漳河两岸多处走访,只寻到了古都遗迹的只鳞片爪,这座被誉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之典范”的古都,如今还静静地沉睡在冀南平原的田野中,而这在考古专家的眼中,却成了邺城遗址的最可贵之处。
    铜雀三台: 因诗文故事而闻名的千古高台
    从邯郸市区出发,沿京港澳高速向南,大约半个小时车程就看到了邺城出口。这是京港澳高速拓宽时特意为发展邺城遗址文化旅游而增开的。下了高速,向东行不远就到了铜雀三台遗址公园。
    “虽然名为铜雀三台遗址公园,但现在公园圈起来的却只有铜雀三台中的金凤台。这也是整个邺城遗址中仅存于地表之上的标志性遗存。”公园管理处主任付天峰介绍说,铜雀台与金凤台、冰井台合称三台,是曹操在邺城西城墙北段修筑的标志性建筑,中间的铜雀台最高大,南面是金凤台,北面是冰井台。
    不过,就是这个仅存的标志性建筑,当笔者走进景区南门的时候也没有看到一点儿千年高台的景致。迎面是一座花岗岩的曹操塑像,以纪念这位铜雀三台的肇建者、邺城辉煌历史的开启者。后面不远处是一座清代建筑风格的三间两层阁楼——文昌阁。
    付天峰说,金凤台遗址就在文昌阁的后面,现在地表之上有12米高,地表之下大约还埋着9米。如果是在当年,这座两层高的文昌阁可是挡不住的。据记载,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金凤台初建成时,名为金虎台,高八丈,台上有屋138间。东晋十六国的后赵石虎建都邺城时,又将三台加高修饰,比初建时更宏伟。为避其名讳,改金虎台为金凤台,并在台顶加装了金凤凰。
    从文昌阁下的拱形门洞穿过,可以看到一排向上的台阶,直通高台之上。这个高台就是当年金凤台的遗存,历经1000多年历史变迁、泛滥的漳河水无情冲刷,夯土而成的台基如今还有南北长120米、东西宽80米的规模,堪称奇迹。
    拾阶而上,看到高台上有建安风骨展室、沙盘展室、文物展室等十多间仿古建筑。穿过去,北面是很大一片空地,至此视野开阔,终于有了一种登临高台的感觉。向西,隔着一片农田菜地,不远处就是京港澳高速;向东是一片民居连绵的村庄;向北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昔日辉煌无比、名扬四海的铜雀台,遗址就在那片树林里,现在仅存其东南一角,高约5米,东西宽20米,南北长60米。想当年,三曹同建安七子吟诗作赋、蔡文姬归汉弹奏《胡笳十八拍》等邺城最精彩的故事与传说多发生在这里。”付天峰说,史书记载,铜雀台建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高十丈,上面有建筑148间。北边是冰井台,建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高八丈,因有藏冰的井而得名。三座高台既相互独立又是一个整体。三台之间有廊桥相连,二桥“施则三台相通,废则中央悬绝”。
    当年宏伟的三台,如今已经难见昔日辉光。却因为后代诗人、小说家对“二桥”的有意曲解而千古闻名。据记载,在铜雀台建成之时,曹操命他的儿子和诸文士登台赋诗。三子曹植才思敏捷,援笔立成,作出著名的《登台赋》,传为美谈。而明代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时,把曹植的《登台赋》改名为《铜雀台赋》,并把写作时间提早到赤壁之战以前,以供诸葛亮施展才华。诸葛亮向周瑜背诵《铜雀台赋》时,有意加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等句子,激周瑜坚定联合抗曹决心,促成了孙刘联盟。而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一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则是更早以“二乔”代替“二桥”的例子。
    那曹操建三台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三台的作用主要是凭高据守、登临瞭望、库藏财物、训练士卒和游观宴乐。”《临漳县志》主编黄浩说,曹操在冰井台藏有冰块、粮食和食盐等“以备不虞”,明显带有备战防守之意。
    说到三台的军事用途,就不能不提金凤台下面的转军洞。黄浩说,当年转军洞规模相当宏大,从邺城向西可一直通到磁县讲武城。曹操建转军洞的目的除了为自身安全考虑,还有就是出于军事需要。一旦发生战争,可以把军队从城外秘密调到城内,加强防御,也可以把城内的军队潜出城外,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人的后方,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付天峰介绍,金凤台考古时,真的发现了一个深洞。下了金凤台,笔者在台阶的西边看到了上面写着“转军洞”的洞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转军洞,不是当年的转军洞。这个洞建于金凤台的半腰处,相传是元代丘处机在此建道观修行时的处所。”付天峰说。
    从转军洞穿过,已经到了金凤台的西北角,看到了金凤台最初的夯土层。据说曹魏修金凤台的土料是从山西运来的砾土,筑台时用米汤将砾土搅拌,每12公分夯一层,这样一层一层地夯上去,所以经过近两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还能很好地保存下来。“这些夯土弥足珍贵,为了保护好曹魏遗迹,2009年国家文物局投资100万元对金凤台西侧的夯土进行了加固处理。”付天峰说。
    邺城古都:
    被誉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之典范”
    相对于铜雀台的闻名天下,它所在的邺城可能一般人知之甚少,而在古都研究的学术界,邺城却被誉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之典范”。
    在文昌阁前面,有两块石碑。一块刻着“三国故地 六朝古都”,另一块刻的就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之典范”。付天峰介绍,2011年12月,“中国·临漳邺都文化高峰论坛暨2011中国古都学会年会”在临漳举行。年会命名临漳县为“三国故地 六朝古都”,同时确认邺城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之典范”。
    开启邺城辉煌历史的无疑是曹操。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都,他却在邺城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邺城在当时虽然只是一个王都,但是发令的地方,是当时曹魏实际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这也为随后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以此为都城奠定了基础。
    那么,邺城的典范意义在哪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来到铜雀三台遗址公园东北大约2.5公里远的邺城博物馆。这是一座高大宏伟的仿汉式建筑。宽阔的中庭里有一个巨大的沙盘,古代邺城最辉煌时期的面貌就在眼前了。
    博物馆副馆长李延亮介绍,这个沙盘是依据文献记载和邺城考古队多年的考古成果制作的,基本反映了邺城的形制概貌。邺城分为邺北城和邺南城。邺北城是曹操所建,东西七华里,南北五华里。邺北城的宫城规划于全城北部中央,以西是铜雀苑,是曹操和嫔妾、建安文人饮酒赋诗的地方,铜雀三台就建在它西边的城墙之上,“我们所在的邺城博物馆就是建在邺北城中轴线的北延长线上。”
    “邺北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先规划后建设的都城,其单一宫城制度、中轴对称城市格局、明确的功能分区布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邺城考古队副队长郭济桥介绍说,邺城的规划建设影响了隋唐的长安城、洛阳城,以及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并对六、七世纪朝鲜的开城和日本的藤原京、平城京等城市规划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曹操怎么会选这里建王都呢?这需要提到历史上另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西门豹投巫治邺’。”李延亮介绍,战国时期,西门豹任邺令,不但破除“河伯娶亲”迷信,还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凿十二渠,引水灌溉农田,使邺城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区,发展成魏国陪都。东汉末年,邺城成为冀州牧袁绍的驻地,管辖冀、并、青、幽四州。官渡之战,曹操占据邺城,开始营造王都。
    邺南城是东魏时期所建。从沙盘可以看出,南城紧靠北城,二者合而为一,北城南墙即南城北墙,这也是中国历代古都所仅见。邺南城继承了邺北城的中轴对称、棋盘式格局等特点,并且有所发展。到北齐时邺南城又进行了改建和扩建,使它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装饰、形式上都大大超越了前朝的北城,成为历史上的一代名都。
    在邺城博物馆里,通过出土文物展示、古代场景复原等方式,再现了邺城从春秋建城,直到北齐达到鼎盛,不同时期的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传承。博物馆的展品涉及城建、墓葬、官窑等,其中最丰富的一类展品当属各个朝代的建筑构件。
    “仅用在建筑物屋檐上的瓦当就有多种类型,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李延亮介绍,有曹魏时期传统的卷云纹瓦当,有北齐时期体现佛教文化的莲花纹瓦当,还有后赵石虎时期刻有“大赵万岁”字样的瓦当。
    而十六国和北朝时在邺城建都的主要是少数民族政权,民族文化的融合在建筑构件上也有体现。博物馆里有一组代表性的前燕时期“半人面瓦饰件”,人像双眼突出,有明显的胡人特征。而博物馆门前照壁墙上的“半人面”造型,就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扩大50倍制成的。
    在“曹魏时期的邺城”展厅里,一件器型巨大的青石螭首特别引人注目。它长近2米,高近半米,前半部微上翘,眉目雕刻夸张精美。“这是在铜雀台遗址出土的青石螭首。螭首是中国古代高台建筑使用的构件,一般用于台基顶部围栏的下部,属于石质围栏的重要部件。如此规格的螭首就可想见当时铜雀台的雄伟壮丽。”李延亮说。
    参观中,笔者还看到了一个与金凤台下转军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潜伏城门模型。与一般城门不同,它是建在城墙下面的斜坡通道,城内高城外低,城外出口开在一条战壕里。郭济桥介绍,1996年8月临漳连续下了几天大雨,在漳河大桥以东400多米远的河滩上,发现了一处被大水冲露出来的古建筑,经邺城考古队发掘发现,它就建在邺北城南城墙的下面,为十六国时期修筑,是为埋伏奇兵、实施突然袭击而专用的。
    阡陌遗址:
    掩埋在漫漫黄土之下的古都考古宝库
    邺城在北齐时达到鼎盛,随着北齐的灭亡,邺城的命运也急转直下。先是北周灭佛运动对繁盛的佛寺建筑大肆破坏。随后,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在建国之前,剿灭了以邺城为基地的“造反者”尉迟迥,并下令焚烧邺城,以绝后患。邺城的繁华命运从此终结,再未重生。一千多年后,整个邺城几乎全部掩埋在漫漫黄土之下,变成了文物考古的宝库。
    “邺城遗址是目前全国唯一没有被压在大城市底下的都城遗址,城建基址保存完好,特别易于考古发掘和展示。”郭济桥介绍,中科院考古所和省文研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已经在邺城工作了32年,期间有多次重大考古发现。
    “除了杨坚焚城、迁民的影响以外,曾经成就了邺城富庶的漳河,在之后因为难于管理,多次泛滥、改道,成为了埋葬邺城的大自然推手。”黄浩说,邺城作为六朝都城时,漳河在邺城北边流过,而之后在邺城遗址南北来回“摆动”,近两百年才把河道稳定在邺北城和邺南城遗址中间,这才有了河道里冲出被埋藏城门的考古发现。
    从邺城博物馆出来,沿着乡间道路一路向南,笔者在邺镇村的南面看到了与邺城命运纠葛在一起的漳河,却没有看到滚滚的漳河水。大片麦田占了河道的大部分,中间只剩下一条狭窄、干涸的河床。千百年泛滥的漳河把邺城全部掩埋在了黄土之下,而如今的漳河却因为上游修建的岳城水库,以及城市和工农业用水剧增,在这一带长期断流,几已名存实亡。
    继续向南,李延亮指着路边麦田里的一个土堆告诉笔者,那里就是邺南城正南门朱明门所在的位置。“邺城博物馆也是仿造朱明门的模型建造的。”
    “1986年邺城考古队对朱明门遗址进行了勘探发掘。考古发现,朱明门遗址由门楼墩台、双阙和起连接作用的连廊组成。”郭济桥说,朱明门作为中轴线上独特形制的城门,对隋唐以后都城中双阙楼式城门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离朱明门不远处,笔者看到了在当地被称为“曹魏古柏”的千年柏树。古柏园的义务管理员、80岁的张书田老人说:“曹操当时在这儿附近修建了南校场和玄武池,每次来此阅兵,便将马拴在这棵柏树上,所以这树也叫曹操拴马桩。”
    曹操拴马桩的故事难以考证,但临漳有关部门曾请园林专家进行鉴定,确认为汉柏,至今有一千八百多年。古柏足有20多米高,树干需五人合抱,如今依然枝繁叶茂,静静见证着邺城的沧桑变化。
    就在这一区域,还有一处古邺城的代表性遗存。古柏东南的一片麦田和菜地中间,有一处高出地面4米多的土堆,上面长满了小灌木和杂草。这个不显眼的地方,就是邺南城唯一残存于地面之上的夯土层——邺南城佛寺塔基遗址。
    郭济桥介绍,这是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处东魏、北齐时期的方形木造塔的塔基遗址。2002年邺城考古队对该塔基及周边区域进行发掘,发现它是一个以方塔为中心的大型寺院遗址,占地约19万平方米。“它的位置接近朱明门大道的南延长线,暗示该寺院等级较高,推测应为北朝时期邺城的皇家寺院。该遗址被评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要说在全社会引起轰动的惊艳之作,当属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的考古发掘。2012年春节,在邺南城城东大约3.5公里的北吴庄附近一座埋葬坑内,邺城考古队一次性发现了2895件(块)残损的佛教造像,其精美程度和数量之多都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佛教考古之最。“这批佛像有着明显的人为毁损的痕迹,并且可以看出是被杂乱无章地埋葬起来的。这批佛教造像的雕刻工艺精湛,多数保留有贴金、彩绘,形象生动逼真、惟妙惟肖。”郭济桥说。
    在邺城博物馆里,有专门展厅展出部分经过修复的佛造像,成为博物馆的重要看点。精美的佛头,身披璎珞、体态轻盈的菩萨立像以及邺城代表性的透雕“龙树背龛”式佛造像,让参观者赞叹不已。据介绍,专门为保护、修复、展示这些佛像而修建的邺城佛造像博物馆即将在今年6月正式开馆。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近几年来临漳县规划实施了铜雀三台遗址公园、邺城博物馆、邺城佛造像博物馆、邺城遗址产业园等一批文化项目,形成了以文化项目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格局。”邺城旅游局副局长赵宏海介绍,目前临漳县已经与国家文物局达成合作协议,启动了《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未来邺城遗址将在科学发掘与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形式将邺城的恢弘气势和灿烂文化更多地展现出来,使之成为邯郸旅游,乃至河北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