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正门 天一阁室内一景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封面 藏书,乃对中华古代书籍管理之专称,亦可指所藏书籍。而乃藏书之所,则泛称“藏书楼”。其为中国古代官方机构、宗教寺院、民间团体和私家收藏图书文献的建筑物之统称,同时也是图书主人和学者、书生研读、辑录、考订、校雠图书之处所。中国藏书楼的规模、历史与功绩,在世界文明史上,堪称独一无二。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过藏书楼数千座,其中有一定影响者,达1000余座。藏书楼是中华学子的精神家园,它们哺育一代代读书人,传播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同时承担着收藏、保护古代典籍的重任。在古文献的研究、校勘、刊布发行等方面,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广义而言,它是现代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前身,作为文明载体、传统结晶,曾在中华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严格说来,“楼”应是构架为二层或二层以上之建筑,藏书楼中,符合其制者为数不少,然又多不以“楼”名之。“藏书楼”之名,实为泛指。无论是早期用于藏书之山洞、石室、仓房、地窖,还是后来之厅室、平房、经堂、书院,只要是藏书之所,皆可以“藏书楼”名之。除以楼命名者外,斋、阁、堂、室、居、轩、馆、亭、房、洞等,亦所在多有;且有一楼而数名者。 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藏书之史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官方藏书便已初具规模,有商王室藏书、周王室藏书、诸侯藏书等,商代藏书最有力的实证,是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甲骨。甲骨文献乃当今能够看到的中国最早的典籍史料。其集中安放之地,堪称中国藏书楼之雏形。 时至周代,“图书”种类大增。除甲骨文献外,竹木简册、玉版和早期的丝绸类帛书等开始现身,并收藏于“图室”之中。春秋时期,诸侯各自藏书,鲁国收藏周室图书典籍甚丰,“周礼尽在鲁矣”。而作为藏书事业的一个新类型,私人藏书亦初见端倪,并很快形成规模。 汉代,藏书事业得到极大发展。汉高祖时,萧何督造“石渠阁”,以储入关所得秦朝存书;造“麒麟阁”,以贮存贤臣画像;造“天禄阁”,以庋(guǐ)藏其他典籍。此三处为朝廷主要藏书处,由此奠定了汉朝的藏书基础。朝廷积极访书征书,频开献书之路;造纸术的发明,又使书籍数量大增,因此藏书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要务。两汉400余年间,是“建藏书之策”的关键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息,烽烟四起,官府藏书屡遭毁损,但各朝统治者都热心搜集图书,梁武帝还特辟“文德殿”和“华林园”典藏书籍。到其晚年,藏书已越7万卷。而这一时期的私家藏书,无论是藏书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万卷以上的藏书家已不鲜见,最多的达3万卷。因书籍数量巨大,藏书家开始建造专门的藏书楼,如北魏平恒“别构精庐,并置经籍于其中”。 隋唐五代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使用,为印书和藏书事业兴旺提供了技术保障。民间藏书家的人数大幅增长,到唐代,万卷以上的藏书家超过以往历代之和。到五代十国时期,藏书楼的营建更为普遍,如北有契丹王子耶律倍的“望海堂”,南有吴越暨齐物的“垂象楼”等。随着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和兴盛,宗教经籍数量扩大,佛道寺观藏书数量亦大增。 宋代,朝廷最主要的藏书楼是“三馆”,即集贤院、史馆和昭文馆,“三馆”藏书达8万卷。两宋的私人藏书在中国藏书史上也有过辉煌的一页,藏书家人数之多,分布之广,藏书数量之大,均超过宋以前历代总和。私人藏书广建楼阁、编制书目、启用藏印、备置复本、加强庋藏珍护,向有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宋代私人讲学之风大行,书院林立,书院藏书的规模与地位,亦不可低估。 明王朝统治近300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明世祖秉政时期,征集天下藏书,编辑《永乐大典》,促进了藏书事业的发展。官府、私人、寺庙和书院藏书的规模大大超过前代,特别是民间藏家群体空前壮大,藏书楼如雨后春笋。迄今所存明代藏书楼虽数量不多,然极具代表性。宁波范氏天一阁便是最好的例证。 天一阁是浙江鄞县(现属宁波)人范钦(1506~1585)所创。他在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官至兵部尚书右侍郎,辞官归里后,整理宦游时搜集的各类典籍,并不断增加收藏,最后收藏典籍多达7万余卷。为储其所藏,特建天一阁。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火是藏书楼最大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清代《四库全书》编成后,为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座藏书楼,均仿造天一阁形制而建。范钦的私人藏书历经13世,保存400余年。由于战乱动荡,解放初期天一阁只剩下1.3万卷藏书,但仍价值连城。其后天一阁获得了许多著名藏书家的毕生捐赠,现在天一阁藏书量已达到30余万卷,其中珍椠(qiàn)善本约有7万余卷,成为国家集中保存宁波历代私家藏书的一座宝库。 清代,为使士大夫归顺朝廷,清廷鼓吹“稽古古文”,组织大批文人为朝廷编书,大兴出版事业。乾隆时,广征天下典籍,编辑《四库全书》,分七处贮之,即所谓“四库七阁”。《四库全书》编成后,先是缮写四部,分藏内廷四阁,即文津阁、文源阁、文渊阁、文溯阁。后又续缮三份,分藏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七座藏书楼,其中六座的名字偏旁皆含水,以克火防火,唯镇江文宗阁无水。考其原由,盖因该阁建在金山之上,面临大江,不缺水也。此时期之私人藏书楼,多集中在江浙两省。清代藏书事业,已达中国古代藏书事业之巅峰。 鸦片战争以后,内忧外患,清廷岌岌可危,官私藏书楼损毁严重。这一时期传统藏书事业最重要的代表是浙江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丁氏的“八千卷楼”、山东杨氏父子的“海源阁”、江苏瞿氏的“铁琴铜剑楼”,人称“清末四大藏书楼”,四楼主人被称为“清末四大藏书家”。古代藏书楼不仅收集、保存了丰富的文献典籍,同时也整理传播了博大精深之中华文化。然受时代与理念限制,利用率一直低迷。一个“藏”字,即可体现其特质,主人爱书如命,深藏不露,甚至子孙,亦不允轻易寓目。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于社会之功能相距甚远 时至清末,国门大开。理念亦在发生巨大变化。随着时代发展,上述藏书楼后来纷纷转制为图书馆,成为藏书事业实现腾飞之基,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泽及后人,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