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效法先贤 任重道远”系列之卌九:张公伯英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原创 邸永君(中国社会科 参加讨论

    
    张伯英先生(1871--1949)中年小照
     
    张伯英先生楷书横幅
     
    张伯英先生楷书扇面
     
    张伯英先生隶书四条屏
    书界尽知,东汉时,有书法家张芝,字伯英,颇擅章草,有“草圣”之誉。而两千年后,又有书法大家名张伯英者横空出世,名扬四海,与草圣古今辉映,堪称书界佳话也。伯英先生长期卜居北京西城,并仙逝于兹。六年前,应西城文史学会之请,特为前贤伯英先生作传,此乃本文之由来也——永君题记。
     张伯英,谱名启让,字勺圃,一字少溥,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斋名远山楼、小来禽馆,门人后学尊称为勺翁。著名书法家、金石鉴赏与收藏家、诗人、学者。祖籍浙江绍兴,明嘉靖年间,伯英十二世祖张棋过江渡淮,以徐州铜山县风水上好,遂家焉。自后子孙繁衍,遂成望族。清同治十年(1871)七月二十四,伯英出生于江苏徐州铜山县三堡镇榆庄村。祖父名达。十岁便可五经皆成诵,为文援笔立就。嗜书,得颜平原遗意。成年,奋身军旅,亦未尝一日废书。文武兼备,德才具佳。父名仁广,纳赀为通判,分职东河,居河南三十年,调钱发物,一尘不染;善词章,尤喜书法,终生临池,手不释管。辛亥鼎革,遂不复仕,读书作字,终老乡里。伯英兄弟四人,其为长子。弟铭让、猷让、循让,皆有德才。因祖、父亲宦游在外,由母亲陈夫人持家。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自奉俭约,法肃辞严。以全力支持诸子入学,日日督促,耳提面命。伯英生有异禀,幼承庭训,读书成瘾,写字有癖,弱冠时诗文、书法便已崭露头角。十岁时,临写颜鲁公《勤礼碑》已有初具气象,深得长辈嘉许。其叔张从仁与之年龄相若,同就读于萧县李辅中家之私塾,受业于当地名士徐葵南先生。葵南幼子徐树铮与伯英同窗伴读,相交甚恰。此外,伯英曾受教于精擅书画的外叔祖陈逊齐,因而于丹青金石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光绪十三年(1887),丙戌科探花、翰林院编修、金坛名士冯煦应徐州知府桂履真之聘,出任徐州云龙书院山长。伯英时年十七,从冯煦太史游,为入室弟子,颇得激赏,被誉为后起之秀。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廷补行“庚子辛丑恩科”乡试,张从仁与伯英同赴南京应试,叔侄同科中举,传为一时佳话。是年,张氏叔侄为维持生计,开馆授徒,知府桂履真召伯英赴彭城,掌徐州府学教席。授业之暇,常于槐下读书,怡怡如也。宣统三年(1911),伯英设馆于南京下关铁路局,此前徐树铮得北洋新军主将段祺瑞赏识,保送日本学习军事并学成归国,于南京在祺瑞麾下任第六镇军事参议及第一军总参谋,伯英得与树铮同寓,朝夕共处。后伯英曾南游广州,复返南京设馆数年。
     民国肇基,北洋系崛起。至民国三年(1914),段祺瑞任陆军部长,徐树铮为陆军部次长,以早年同窗之文采高华,特聘为秘书,伯英遂北上来京,公务之余,兼任徐树铮所办北平正志学校教习,教授国学及书法。经六易住所,最终卜居于北京西城烟袋斜街北官坊口十三号。以明代著名书法家邢侗,精于识帖,辑有《来禽馆帖》10卷;又因伯英曾得王羲之《十七帖》,帖中有“来禽”之语,故取斋号为“小来禽馆”。复因处明相李东阳(西涯)旧居李公桥之东,乃以“东涯老屋”命室名,自兹书法作品始有“东涯老人”之署。此宅虽非标准四合院布局,然庭院丁香及海棠枝叶掩映,馨香醉人;枣树树株,果实累累,流连其中,颇为幽静。尽管地势低洼,逢雨积水,伯英却随遇而安,亲书“何陋之有,且住为佳”8字于院门,遂成京城一景。
    民国十三年(1924),段祺瑞为北洋政府临时执政,伯英任国府副秘书长。一时政府公文,多出其手。行文简洁,遣辞正雅,底蕴醇厚,气势雄浑,纵贯古今,时人有“文胆”之誉。翌年隆冬,北风萧杀,京华奇寒。12月30日,从直隶廊坊传来噩耗,同窗挚友徐树铮被冯玉祥部下刺杀,对伯英刺激甚大; 民国十五年(1926),段祺瑞又制造“三•一八”惨案,于执政府门前枪杀和平请愿学生,举世哗然,群情激愤。伯英个性耿介,目睹政坛黑暗,心恢意冷,毅然辞去公职,并决意永不涉足官场。于“小来禽馆”中深居简出,靠鬻字、卖画、治印以维持生计。时与海内名家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张学良、林琴南、齐白石、容庚等文来书往,探讨学问,切磋技艺,聊慰悲情。
       民国二十六年( 1937),“七七”事变爆发,平津陷落。伯英虽贫病交加,生活清苦,仍坚守民族气节,隐居不出,闭门谢客,读书不已,墨耕不辍。日寇为行“以华制华”之策,以重金高位诱使前清遗老和北洋系下野大员出山,敌伪要人王克敏三次登门邀约伯英出山,最后一次竟致面红耳赤。王克敏忿忿然曰:“纵是诸葛亮,我已三顾茅庐,兄亦当出山也!”伯英答曰:“我自知无诸葛亮之才,然愿仿诸葛亮之德也。”并从此慨然与王克敏绝交,以保名节。堪称穷且益坚,岁寒松柏。且多次致书提醒当时任徐州伪市长的叔父张云生毋事倭寇,遗骂千古。日人一直觊觎我国古董法帖,当得知伯英手中藏有王右军《十七帖》馆本后,曾欲以两万银元购买,伯英不为所动,一口回绝。并支持长孙儒和参军御敌。后儒和效力疆场,负伤立功,兵退台岛,升任“中将”。在其督责下,诸子诸孙皆激流勇进,各显风流。
    伯英虽身处江湖之远,但自有原则。尽管与前清遗老康有为、梁启超、罗振玉、郑孝胥等过从甚密,但却力主共和,反对帝制,终生抱改良理念,却不合时宜,难以伸展。民国三十八年(1949)1月14日(戊子年腊月十六),伯英病逝于北平小来禽馆寓所。惊闻噩耗,挚友齐白石老人于《阅帖杂咏》册后题诗致哀曰:“写作妙如神,前身有夙因。空悲先生去,来者复何人。”以聊表对伯英先生的缅怀敬慕之情。
     伯英终生酷爱书法,初习颜体,再学魏碑,临池不辍,卓然成家。明清以降,徐州书界群星璀璨,世人有“彭城书派”之目。其素来以北碑为宗,方劲古拙,蔚为风尚。伯英承彭城书统,植根汉魂而化以苏、黄,笔力凝重。楷书结构紧敛而不拘谨,字体规整端正而具洒脱韵致,用笔方圆兼备,宽博雄放,紧凑严密,筋骨毅然。行书朴质秀逸,古拙自然,收夺人心魄之效。行草书亦能见其刚劲风骨。深厚功力出之于传统,行之于独创。遂将彭城书体大张于世,成为彭城书派接续前贤之盟主。后又受康有为、包世臣等金石学派影响,精习《龙门二十品》、《张玄墓志》等北碑,骨格凛然,超凡拔萃。下笔万毫齐力,圆满峻发,点画所到之处,极具朝揖相让之法。笔笔中实,字字气满,凝重含蓄,既不泥古,亦不媚今,富于创新,又甚有法度。伯英行楷造诣最高,朴实秀逸,古拙自然;任情挥洒,意度高远。萧一山所著《清代通史》书名,便是由孙中山、蔡元培和张伯英题写。因甚得金石三昧,故兼擅篆隶。尤擅书写碑志,轻车熟路,成竹在胸。数百字大楷可不用划线,一气呵成,而谋局定法,布字分行,莫不恰到好处。古语云,字如其人。伯英性耿介,重操守,其墨宝颇为时人所敬,从穷乡僻壤到通都大邑,矫然突出,世人称赞。清末民初,伯英与赵声伯并称南北二家,又与傅增湘、华世奎、郑孝胥并称书法四大家。至今,北京前门大栅栏“亿兆棉织百货店”琉璃厂西大街“观复斋”东大街“墨缘阁”等牌匾,便出自伯英字之手,至今依然高悬门楣之上。
    伯英收藏法书名拓之真鉴,得力于对书法的精深理解与身体力行。先生早岁正书曾学颜鲁公,后又以北碑为主,然并无扬碑抑帖之偏颇。楷书功力尤深,北魏唐楷冶为一炉,最为时人所重。关于其书法造诣,启功先生曾有中的之评曰:“点画沉着,使转雄强,楹联大字,如在便笺之上,殊不见有意用力处。始警勺翁于书艺之功,如熔铜铸鼎,只在指腕之间,而莫知其力如何运化至于斯境矣。”当年伯英每日临写龙门造像之精品,书写若干则札为一束,放置床下。友人建议出售,伯英坚称不可。后来北邙魏志出土愈多,精美又过于龙门,伯英又终日摹写。因其书碑之名远播,求写墓志者络绎不绝,市场上多有伯英所书墓志拓本。启功于厂肆得见,初以为乃新出土之物,见得款字,方知乃伯英所书,大为钦服, 不禁赞之曰:“可见北朝书家的八法之妙,已融于先生指间矣。”并拜其门下,得其真传,成为书法大家。
    伯英不仅是书法家,且是博古通今之鸿儒学者。不仅能诗,而且擅文,清新俊逸,文笔老到,表现出深湛的学养。伯英诗文,风格清新俊逸。诗以七言居多,内容颇广。晚年思乡之情尤切,诗中多离绪乡愁,读之令人感慨。代表作有五言诗《如汉云九日登云龙山韵》、七言诗《和汉云山楼共话》、《又中秋》,诗中洋溢着真挚感情,一片至诚。伯英对桑梓之眷念,不仅倾注于诗文,尚表现在对乡邑文献的收集研究和整理刊布等项工作中。徐州博物馆藏“阎尔梅行书七绝”条幅,即为伯英收藏并由其后人捐献之珍品。
    伯英亦曾对方志编纂倾注心力。卷帙浩繁的《黑龙江志稿》即由伯英主编。1929年11月,应黑龙江省长万福麟之聘,伯英赴齐齐哈尔任黑龙江通志局总纂。伯英遂邀请张从仁、徐东侨、杨秉彝、孙宣、黄维翰等铜山同乡与黑省人士共襄是举。黑龙江通志的纂修,开始由清末黑龙江将军恩泽主持筹划,后因庚子赔款八国联军之役而中止。伯英到任后,与诸同人戮力同心,商定范例,设计志目,计有地理、经政、物产、财赋、学校、武备、交涉、交通、官职、选举、人物、其它等共12目。中东铁路事件爆发后,志局迁往北平,在齐齐哈尔设分纂室。“9.18事变”后,日军侵占齐齐哈尔,分纂室资料及已成志稿被焚毁。此时恰值伯英在病中,修志工作受到一度大受影响。幸有张从仁、徐东桥等于危难中坚守岗位,日夜辑纂,至1932年汇成全稿,共62卷,约140万字,定名为《黑龙江志稿》,另有《黑龙江大事志》4卷、舆图一册。由离任在北平的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出资付印,第二年6月印制完工,省志乃成。自上古至清末,莫不详备。志稿成书,辛伯英却积劳成疾,偃卧病榻,经岁不起,心力之耗损可见一斑。此外,伯英亦颇留心于桑梓文献,搜集颇为勤苦。而最堪称道者,乃刊印《徐州续诗征》。早在清末,徐州知府桂中行曾编印《徐州诗征》。该书成书匆促,颇有遗珠之憾。四十年后,伯英不辞辛苦,广泛搜集编印《徐州诗征》,既补全前书,尚使新秀佳作面世。1935年夏末发行,计22卷,皇皇巨编,成地方文献之硕果。伯英最景仰清初“徐州二遗民”万年少与阎古古二位先贤,热忱搜集其诗画墨迹,珍藏并刊布。徐州境内汉画像石有丰富遗存,伯英深知汉画像石之宝贵,曾以两百银元购得睢宁双沟画像石十面,运至马市街店中保存,并取斋名曰“汉石堂”。后由其次子张恺慈先生将家藏汉画像石全部捐献国家。
    伯英亦精于碑帖评鉴,辨析真赝百不爽一,素为学者所推崇。为弘扬国粹,鉴于碑帖学赓继乏人,几成绝响,遂撰著《法书提要》,其书共七卷,洋洋百数十万言,仿四库提要之例,列举自宋至清帖刻512种,穷源别流,析论优劣,为我国当代书法碑帖学界权威名著。自谓“平生无他技,惟承家训,辨书帖真伪无所失。”
    伯英博学好古,尤其于书法、金石、字帖的赏鉴造诣极深,在鉴赏和收藏界享有极高声望,名贯京师。清末民初,世值动乱,国之宝物流于民间、厂肆甚多,伯英慧眼识珠,极力购藏并保护之。最为世人称道者,当属伯英当年购藏王右军《此事帖》和《十七帖》之佳话雅举。
    右军之《此事帖》,三行二十字,曾刻入《郁冈斋帖》和《经训堂帖》等法帖合集,钤有金章宗“明昌御览”等数印,暨黄庭坚、黄伯思诸家赏款。明•吴宽题跋云:“右军此帖所存仅二十字,亦盖尝入金源御府,章宗数印犹灿然楮墨间,签题亦其手笔,信可宝也。”明•陈绎亦尝有云:“右军《此事帖》三行,笔如游龙,所谓笔书也。”书圣羲之真迹, 自唐之后便片纸只字无存,后人只得从唐人摹本中领略神采。此帖乃唐代摹本,舒展大方,行笔流便,雍容酣畅,欹侧萧散,真瑰宝也。而《十七帖》则更是珍贵,书界素以《集字圣教序》《兰亭序》与《十七帖》为右军书法宝中之宝,世无异论。《十七帖》集王羲之尺牍二十九种,多为致蜀地益州刺史周抚者,源远流正,为王书中最为可信者。其书法精绝,历来奉为草书圭臬,乃历代习写草书之范本。唐•张彦远、宋•黄伯思皆曾将《十七帖》称之为“逸少书中之龙”;宋大儒朱熹评价云:“《十七帖》玩其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为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者。”明方孝孺更盛赞“此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园劲于浮动,其起止屈折,如天道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可见其地位之突兀也。
    《十七帖》历来刻本甚多,不下百种,伯英所得原藏内府,于民国六年(1917年)流出。伯英慧眼独具,购之于京师隆福寺书肆。帖末载跋语“付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勒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二十字,乃唐太宗从王书尺牍选取优者,宸笔助学,颁布天下而写,由此更可知《十七帖》之珍。启功先生感慨地说:“如此枣本初拓,不遇勺翁真鉴,山阴面目,遂归湮没,如此胜缘宁不当大书特书哉。”伯英之父仁广公亦颇精鉴赏,于京师小住时见到此帖,大为赏爱,日夕展玩,遂作赞语云:“荡天门,跳龙卧虎,赫矣有唐,冠其书府,举世宗传,兰亭定武,我疑晚出,依托非古,百三十行,以贻周抚,山阴几,千龄犹睹,传摹逾千,莫此本伍,升元淳化,尔所孳乳,翰墨之皇,法帖之祖。”赞后又跋之云:“《十七帖》经褚河南审定右军第一奇迹,而佳刻独少,《郁冈》、《来禽》所摹勒皆魏道辅本,其文不全,书亦佻薄,包慎伯入多尖锋出多挫锋,转折僵削之评当矣。但真馆本不尔,惜慎翁不曾见。近世所传,以姜苇间本最古,犹在此下,是吴文定故物,张子明跋语致佳,亦胜姜本诸题。儿伯英得之,晴窗展阅,老眼为明,病不能书者七年矣,为之赞,命伯英录附卷后,戊午三月六日铜山张仁广识。”称赏之意溢于言表。张伯得《十七帖》后七年,又得到清代名家包世臣《十七帖疏证》手稿,遂于1927年将右军二帖附世臣手稿结集,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书名《右军书范》,遂将两件国宝呈于世人。后因世事变迁,战火连绵,此书已存世无多,因而弥足珍贵。1978年,伯英之孙如禾于台湾将其复印出版,并请民国元老、著名书家于右任先生题签,至此伯英先生之泽又得大张。197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亦刊行《宋拓王羲之十七帖》,卷首钤“铜山张氏小来禽馆”篆印,乃伯英慧眼之珠之见证也。
    伯英能于民间得识书圣二帖,虽属偶然,但决定因素乃其学识与鉴赏能力。启功先生在《张伯英书法集》序言中赞道:“物聚所好,前贤早有明言,法书名拓,每聚于勺翁门下,实由识力所及,因缘又其次也。”
    伯英以高品名世,以才华立身,因仰慕而投入其门之弟子甚众。伯英则循循善诱,成就者多。入室弟子中,以启功、孙方等人最为著名。诸弟子继其志,传其艺,海内共仰,足见伯英书法后继有人也。门人启功曾撰文回忆乃师云:“先生仙逝已50余年,追忆教言,尤有理解未足处,其愚钝可惭,而求教未足,仰叩未尽为可深惜也!”不乏自谦之语,然以启功先生于书界大名高品,足以表明乃得伯英书法真髓且融会、综合、升华其特色者。伯英先生地下有知,可含笑九泉矣。
    伯英年十九,迎娶铜山缙绅崔弼均之女右铭,夫妻同庚,感情甚笃。右铭能诗善画,且精于装治碑刻拓本。婚后,得长子寿慈、长女慈慧、次子恺慈、不幸于生次女慈勤后染病不治,撒手人寰。伯英痛失爱妻,曾作《崔敬宜传》以寄哀情。四年后,续娶段端书。得三女慈祺、四女慈融、五女慈荃、三子宇慈。时至今日,伯英后人瓜瓞绵延,遍布海内外,足可发伯英潜德幽光于当世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