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科尔沁之梦: 人民之梦 大地之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人民网-理财频道 刘工践 汪波 参加讨论

    科尔沁草原,地处内蒙古东部的通辽市,是片神奇的土地。
    五千年前,北方各游牧民族在这块水草丰美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生于斯、长于斯、演绎于斯,为中华民族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画卷。
    科尔沁走进新中国。三年困难时期,科尔沁实现粮食大丰收,向国家交出了七亿斤粮食,“内蒙古粮仓”的美誉,不胫而走。
    科尔沁走向现代。在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英雄的科尔沁人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编织了更加绚烂的科尔沁梦想。
    历史之梦,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与尊严
    金秋十月,科尔沁一片丰收景象。
    我和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著名的电影纪录片制作人王阔海同志,来到了金色的科尔沁草原。
    我们拜会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市委书记杜梓。他说:“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314万各族通辽儿女充分发扬英雄的科尔沁精神,正在实现新跨越,铸就新辉煌。”
    科尔沁的蒙古族有143.90万人,占整个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五分之一,是全国、全自治区蒙古民族人口最聚居的地方。历史上,科尔沁人才辈出。
    科尔沁,蒙语是射箭手的意思。成吉思汗的二弟哈萨尔勇猛善战,掌管弓箭手这支队伍。后来成吉思汗就让哈萨尔掌管这片地域,科尔沁之名由此而来。最早发生过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红山人”、“殷商先祖”,是这里最早的族群,无论从文化上还是在血脉上,不可磨灭的“中原印记”,永久地镌刻在科尔沁大地上。随后,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先后粉墨登场。正如历史学家翦伯赞所说:“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我们一行在科尔沁参观了孝庄园。瞻仰了孝庄博物馆,她的出生地,蒙语是“最忠于皇帝的部落”的意思。为了借助蒙古族的军事政治优势,满清政府的开国皇帝皇太极便娶了孝庄为妻。这是两个民族的政治联姻,孝庄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在满清政府开国年代发挥了重大的政治影响。康熙皇帝以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与沙皇勾结的分裂主义者葛尔丹,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杰出贡献。
    我们在科左后旗,参观了清代爱国将领僧格林沁的薄王府。1859年,咸丰命僧格林沁到天津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英法联军来犯,僧格林沁带领部队,奋起抵抗,这就是著名的大沽口保卫战。战斗打沉敌舰3艘、重创敌舰3艘,英法联军伤亡420人,英军司令賀布也负重伤。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清军抗击外来侵略中取得第一次伟大胜利。当时,马克思也亲自撰文,高度赞杨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这,就是科尔沁的历史传奇。但它还在续写.....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中,1947年5月1日,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市宣告成立。
    新制度带来生产力的大解放。1959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科尔沁人民的巨大贡献。当时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受到极大威胁,哲里木盟(通辽市改制前称为哲里木盟)实现了粮食大丰收,1961年,全盟粮食总产量增至7.6亿斤,增收的粮食大量调往灾区,受到党和全国人民的好评。周总理万分感慨地说:“我原以为中国的粮仓在江南,没想到在塞北”。当时《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通讯和社论。时任哲里木盟的盟委书记是石光华同志。
    这位来自陕西省的老红军战士,曾在革命圣地延安的中央党校学习,1946年被派到内蒙古。1950年到1979年在通辽市的前身哲里木盟工作近30年。为了实现粮食增产,石光华同志,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他的作风,深深铭刻在科尔沁人民心中。
    现实之梦:打造科尔沁速度
    在通辽市的科尔沁区,区委书记高忱同志让科尔沁区党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付洪云同志向为我们谈了科尔沁区的经济发展。
    今年上半年,科尔沁区生产总值255.68亿元,增长8.7%;财政收入16.25亿元,增长12.5%;城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3元,增长10%;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10,063元,增长12.9%。这些数字,都高于自治区的平均水平。科尔沁区,正全力打造高、精、尖项目,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11个项目,招商引资近15忆元,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8个。他列举了几个:
    -----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总部设在廊坊的梅花集团在通辽投资建设的全资公司。梅花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氨基酸制造企业之一。通辽梅花2009年开始建设,现已掌握10余种氨基酸生产技术和复合肥等十多种主导产品。产品远销亚、非、欧等50多个国家与地区,上交国家税金23.5亿元,外贸出口超过1忆美元;
    -----温德克(通辽)飞机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整机制造项目。这个项目是通过在香港注册的专门从事通用航空并购、投资、运营和咨询服务的中势国际为中介引进的,项目已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美国温德克“鹰”型飞机整机生产、科研、销售及产后服务的生产基地落户通辽,将为中国方兴未艾的通用航空事业做出贡献;
    -----内蒙古欣意铝合金电缆项目,是一种以稀土高铁铝合金为导体的新型产品,突破了中国多年没有攻破的“以铝代铜”的技术难题。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一期项目已启动。项目完成后年收入50亿元、利税6.7亿元,将成为全球四大铝合金电缆专业制造商中唯一的中资企业最大的铝合金电力电缆生产基地;
    ----伯恩露笑蓝宝石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由伯恩制造、销售蓝宝石晶体的高科技企业,2014年5月开工建设,初步形成200台套80公斤的生产能力,可产1600万毫米蓝宝石晶棒。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航天、航空、国防等高科技领域。伯恩光学(惠州)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设备屏幕供应商之一,其屏幕产品占苹果设备供货的60%,占三星的20%。伯恩露笑落地通辽,填补了通辽精密制造行业的空白;
    ----通辽金锣食品有限公司,是绿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他们在吉林、辽宁等地建立了稳定的生猪收购网络,投资10亿元建立了5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今年企业与马来西亚建立合作关系,金锣清真食品通过宁夏清真产品国家自由贸易区,成功打入中东等国际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清真肉食品生产企业。
    和谐之梦:编织新的精神家园
    今天的科尔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更注重从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从实际出发,编织各族科尔沁人民新的精神家园。
    教育,是精神家园的基础。我们走访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刘志彧。这个曾担任过通辽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阅历丰富的领导干部,谈起内蒙古民族大学来,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说,这所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的高校,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多年来,它受到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支持,如今它已成为在全国一个有民族特色、有独特专业设置、深受内蒙古各族人民和世界一些国家关注和喜爱的高等学府。内蒙古民族大学现有教职工1764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占50.1%,正教授185人,副教授35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9人、硕士学位教师732人。它吸引了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到这里求学,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0656人,特别是有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蒙药学博士点。国外许多国家,包括欧亚、中东国家的留学生前来我校留学,留学生就有409人。她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齐全的综合型民族大学。
    谈起和谐科尔沁,不能不谈到一个在全国都具有特色的地方——库伦旗。在清代,库伦旗是漠南蒙古地区唯一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喇嘛旗,历时300年之久的政教合一体制,使藏传佛教、中原文明、北方游牧文明在这里交相融合,历史上把库伦旗称之漠南库伦,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乌兰巴托称之漠北库伦,两者在宗教、文化和历史渊源都有密切的联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从晋绥到乌兰巴托通商的骆驼队,问他们去哪,他们都会说,去大库伦。大库伦就是指乌兰巴托。
    通辽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库伦旗的文物保护和修缮,尊重当地的民族宗教的风俗习惯。现存规模最大的三座寺庙分别是兴源寺、福缘寺、象教寺,三大寺香火不断,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的庙会十分兴隆。我们去时,只见三大寺内佛像壁画,金碧辉煌,僧人们或虔诚盘坐诵经,或轻手轻脚地来到佛龛前添加酥油。寺内外的信男信女则对佛像顶礼膜拜。走出三大寺,街上巷子里,水果杂什,应有尽有,人们在杂货摊前选购,络绎不绝。
    党还致力于整理、挖掘和发扬库伦旗的安代舞和蒙医药文化。
    起源于库伦旗的安代舞,据传最早是用来医病消灾的宗教性舞蹈,后来发展成为一门集歌舞、曲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艺术,被誉为“蒙古族第一舞”。1965年,民间安代艺人额尔敦巴拉进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演出成功,受到毛主席、周总理亲切接见。现在,库伦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
    库伦旗的蒙医药文化悠久。20世纪初,福缘寺开办内蒙古最早的一所蒙医学校。1947年,库伦旗解放,成立了蒙民医学会,创办了学制两年的蒙医学校。1957年,库伦旗率先建立全国第一家蒙药厂。2001年,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注资重组库伦蒙药厂,使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迈向现代化、规模化生产。如今,库伦蒙的蒙药品种居全国同类厂家之首。库伦旗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
    重视教育,弘扬传统,安居乐业。这,就是科尔沁和谐之梦。
    苍苍蓝天,茫茫草原。川流不息的锡里木伦河、老哈河依旧象依旧像昨日一样流淌。然而,科尔沁草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天这样蓝、草这样绿,世代生息的科尔沁人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科尔沁今天所追求、所编织的梦想,只属于今天科尔沁人民的梦想。只属于今天科尔沁大地的梦想。她是整个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
    她,犹如我国东北方夜空中的璀璨群星,晶莹闪烁、令人神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