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比肩苏武的于什门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新华每日电讯10版 王丹誉 参加讨论

    与于苏武比起来,于什门没有那么强大的使团、没有那么高的品级,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国家作后盾。可这丝毫不影响他履行使命的完美
    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囚北海牧羊十九年不屈节的故事家喻户晓。500年后的十六国、北魏时代有一位使臣——于什门。他不辱使命二十一年,其感天动地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于什门出生在“五胡乱华”的十六国、北朝时代。他本身应该是汉人,却在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北魏(建国初期尚未统一北方时)当小官,有趣的是他竟出使一个鲜卑化的汉族地方割据政权——北燕,被出使国囚禁了长达二十一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考证),而《魏书》中记载是二十四年。作为后人我们很有必要回望于什门,他的可贵之处就是他虽然不具备苏武那么多优势,仅就其被囚时间竟然比苏武还长两年或者五年,就其所遭受的迫害比苏武更严重,但却表现出了与苏武一样高尚的气节。
    苏武的事迹不仅以洋洋二千七百四十八字的大篇幅载入《汉书》,而且二千多年来被世人广为传颂。而于什门的事迹仅以二百五十二字(不及苏武传篇幅的十分之一)简短地见载于《魏书·节义列传》。这组列传还是整个《魏书》的第七十五部分。于什门传则被排列在所有二十位节义之首。千秋史册对他的评价,天子皇帝对他有表彰。在节义列传之前有引言(序言),传后有赞语,均给予于什门极高的评价。引言曰:“大义重于至闻自日人。慕之者盖希,行之者实寡。至于轻生蹈节,临难如归,杀身成仁,死而无悔,自非耿介苦心之人,郁怏激气之士,亦何能若斯。佥列之传,名《节义》云”;而赞语见之于《魏书·于什门等传论》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北魏延和三年、北燕太兴四年(434年)闰三月十八日,于什门被臣服于北魏的北燕皇帝冯弘送回故国——北魏的首都平城,立即受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特殊礼遇,立拜治书御史,并颁布诏书对于什门进行高度地褒奖称赞,把他比作五百年前的苏武,还赐羊千口、帛千匹,又加官晋爵为上大夫。太武帝把于什门的事迹以神策祭告太庙的列祖列宗,并向全国州郡县各级进行发布通告。
    可见无论是职业、经历、操守,还是影响,于什门都是历史上能够与苏武相比的。苏武生活在西汉都城长安近郊的杜陵(西安郊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都会,可谓繁华之地,而于什门却生活在北魏都城平城(大同)六百里开外的代地,应属偏远之地。苏武生活在世界上最强帝国的盛世,而于什门却生活在动荡乱世小国。
    于什门生于乱世。苏武生逢盛世,加上父亲的恩荫,兄弟皆为高官(郎),自己在汉武帝时代作外交官,肯定有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为后盾,如果不出意外,政治上有保障,精神也有依托。况且,苏武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时,还率领一个阵容庞大的外交使团:他和副中郎将张胜、代理副手常惠等官员,还招募卫队和工作人员共百余人随团出使匈奴。而于什门生于五胡乱华之世,为一个少数民族割据的地方政权出使另一个与之争雄的割据政权,其处境尴尬不言而喻,前途凶险也可想而知。再者,史书上并无他带有随员的记录,极可能是单枪匹马出使北燕。
    于什门没有显赫的门第。苏武出身名门世家,其父苏建曾是武帝时代名将、大官,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因功封平陵侯,后以将军身份建造朔方城,死于代郡太守职任。他因此兼恩父荫,应该算是“官二代”,与兄苏嘉、弟苏贤皆官拜郎中,后升任栘中厩监。郎官在汉代是皇帝的侍从护卫,都是在贵族子弟中选拔的,经此历练都会被委以重任要职。出使时,苏武已经成为中郎将。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禁军,属光禄勋。汉代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可见,苏武是何等位高权重。然而,史册中却没有关于于什门门第的任何记载,仅有“于简,字什门,代人也。太宗时为谒者。”战国时始置谒者,秦属光禄勋。西汉沿置,掌傧赞受事,共有员额70人。东汉时,掌朝会傧赞,百官班次,奉诏出使。北魏设谒者台,谒者仆射,为谒者台的主官,属官为谒者。只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的低级属官。史册上苏武形象丰满,而于什门则寥寥数笔,但丝毫无损于什门的大义凛然的气节。
    与苏武比起来,于什门没有那么强大的使团、没有那么高的品级,也没有那么强大的国家作后盾。可这丝毫不影响他履行使命的完美。他到北燕的首都龙和城外先住下不进城,派人给北燕的文成皇帝冯跋通报:“大魏皇帝派我来下达诏书,必须由冯国主(并不称冯跋为皇帝)出城奉迎接受,我才敢入城。”北燕皇帝冯跋就派人强迫着把他拖进城。于什门见了冯跋也不参拜,作为皇帝的冯跋命令手下强按着于什门的脖子想让他低头。于什门坚持说:“姓冯的国主(冯跋)如能下拜接受大魏皇帝的诏书,作为使者我自然会以宾主之礼向你致敬,何必如此强迫苦逼啊?”在多次和冯跋的交锋中,于什门都声色俱厉,大义凛然,始终坚持不屈不挠。随后,冯跋软禁了于什门。于什门则在人群广众之中转身背对冯跋,并且把裤子的后裆部披在身上来羞辱冯跋。于什门多次当众羞辱冯跋,北燕官员请求皇帝杀了于什门,冯跋反而欣赏地说:“彼各为其主耳。”于是就把于什门关押起来,总想劝降他,而于什门始终不降。不久,他全身衣冠全部破烂无遗,虱子和虮子等各种寄生虫长满了他的全身。冯跋送来衣物,于什门仍然拒不接受……虽然,史书没有更多的记载,但我们可想而知,于什门被囚北燕的二十一年间,像苏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可能都会时常经历。
    历史的轨迹往往会惊人的相似。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十九年后,借助鸿雁传书的美妙传说回到故国家乡。更有甚者,于什门从北魏神瑞元年(414)八月十四日负北魏明元帝给北燕传达诏书的使命起,到北魏延和三年、北燕太兴四年(434)闰三月(十八日),北燕昭成皇帝冯弘派尚书高颙上表北魏朝廷请罪,愿意作为北魏藩属国,并请求把自己的小女儿献给北魏太武帝。太武帝拓跋焘允许,征召北燕的太子冯王仁到平城入朝。也就是这次,北燕昭成皇帝送魏使者于什门还平城。于什门才得以荣归故国首都。他出使北燕被囚,前后历时二十一年,世事沧桑,人世变幻,就连当日被北魏元明帝同时派遣出使的另一个使者悦力延(出使柔然),竟然淹没于史海烟云之中,而于什门却依然彪炳千秋,确实发人深省,值得深思。
    于什门荣归故国之时,北魏太武帝称“以比苏武”。由此,可以追忆遥想西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荣归阔别十九年的故国家乡长安,又是何等盛况呢?汉昭帝下诏,请苏武以太牢之礼致祭武帝陵园,任命苏武为典属国(对内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对外负责外交的长官),按照朝廷九卿级别发中两千石的俸禄待遇,赐钱二百万,赐给公家的田产二百亩,和一座府邸。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随跟他出使返回的九人中的常惠、徐圣、赵终根三人都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都因年纪大而荣归家乡奉养,每人赐钱十万,并免除他们终身的赋税和劳役。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在汉书中还有单独的列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于什门的幸运和遭遇也可以由此可想而知。
    于什门在历史上还有可以参照的坐标:在他出使北燕前16年即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改国号为“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于什门返回故国5年之后,即北魏太延五年、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中国历史由此进入南北朝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