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扶贫攻坚力度,确保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措施有力,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找准扶贫问题症结,对症下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1.科学谋划统全局,解决扶贫“各自为战”之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之前,扶贫工作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调度,没有科学的有效的全局性的指导性意见,使得各地区各部门在开展扶贫工作中随意性大,形成“各自为战”之弊。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黔东南州积极研究部署,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关于在全州推行扶贫工作个案管理的意见》等文件,对全州扶贫工作进行科学指导,落实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2.产业优势激活力,解决扶贫“空乏无力”之痛。扶贫不是简单机械的一味给予,也不是只解决困难群众温饱问题,而是通过精准扶贫,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贫困、困难群众发展产业支持,从根本上使困难群众脱贫。黔东南州按照贵州省的统一部署,结合贵州省“十大”扶贫产业布局,立足黔东南州资源优势和各县优势特色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和培育了一批以蔬菜、蓝莓、香猪、茶叶、中药材、烤烟为重点的六大山地特色优势产业,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将产业扶持到村到户。 3.教育培训强手艺,解决扶贫“人才匮乏”之苦。产业扶贫关键在于有人才支撑,随着市场化发展,刀耕火种的初级农业生产已不适应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一大批拥有专业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种养殖能手和产业带头人。因此,黔东南州充分看到要想促使扶贫产业有效发展,必须要抓好贫困人口小孩基础教育,割断贫困的世代传递拔穷根这一影响扶贫工作推进的症结,积极结合州内的资源开发和产业扶贫优势,强力推进实施“9+3”计划,提高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将教育培训落实到村到户。2015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将通过“雨露计划”培训农村劳动技能人才40809人次,投入资金2355.42万元。 4.建档立案去存量,解决扶贫“底数不清”之忧。为确保扶贫不留死角,黔东南州出台《关于在全州推行扶贫工作个案管理的意见》等文件,组织和选派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干部走进农村、深入农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对贫困群众情况建立台账,开展精细化扶贫。同时,根据新识别出来的贫困农户,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危房改造的政策要求和一户一档的管理制度,做到识别一户、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将农村危房改造落实到村到户。 5.村美寨美促民富,解决扶贫“蹄缓步慢”之愁。为进一步加快扶贫攻坚力度,确保2020年全面实现同步小康,黔东南州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结合县城规划区、产业园区、特色小城镇等建设,进一步细化建设任务,切实做好贫困农户和贫困村水、电、路、讯、房、寨等基础设施建设,对识别出来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扶贫生态移民,将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生态移民落实到村到户,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群众富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