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2300年前刚告别蛮荒 成都就成为当时的超级城市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成都晚报 清扬 参加讨论

    
    前秦前的蜀国,虽然和中原有密切联系,但总的来说,在蜀王一系的统治下,仍偏居一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当时的成都可以说还是一块沼泽地。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这一切被几头“金牛”所改变:秦人沿着贪婪愚蠢的蜀王开辟的石牛道灭掉了蜀国。这是场悲剧,但巴蜀大地也从此彻底融入中华大家庭,而成都也得以新建,并一举成为中国的超级城市之一。
    贪图会拉“金粪”的石牛
    蜀王为自己修建了一条自取灭亡的栈道
    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巴、蜀沃野千里,物产富饶,秦唾涎已久。
    据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引来敏《本蜀论》说,秦惠王早就打算灭蜀以扩展秦国的版图,可是苦于蜀道艰险不通,于是采用大将司巴错的计策,制了五头石牛,并把黄金放在石牛尾下,对外宣称秦得天降石牛,能“便金”(大便出黄金)。还叫人向蜀王送信,说为了两国友谊,只要蜀王修通蜀道,就把能便金的石牛送给蜀王。蜀王开明氏素性贪欲,十分愚蠢地相信了秦惠王的鬼话,命“五丁引之”,五丁就是前文提到过的五个力能开山的巨人,率领百姓不分日夜地修通了古栈道。道路修通运来石牛,蜀王发现石牛并不便金。一怒之下,蜀人把石牛遣还秦国,还说秦人是“东方牧犊儿”——嘲笑秦人是放牛娃儿。秦人却十分开心,说“吾虽牧犊,当得蜀也”——我们虽然是放牛娃儿,但你蜀地是我们的了。
    周慎王五年秋,也就是秦惠王后元九年(前316),秦派遣大夫张仪(著名的纵横家,时任秦国宰相)、将军司马错和都尉墨等人率领军队就沿着蜀王修好的这条古道伐蜀。蜀兵在葭萌关抵抗,却不堪一击。蜀王败走,逃至武阳(今彭山),被秦军杀害。开明氏经历十二世后而宣告结束。
    这条道路,从今天的陕西眉县经斜谷、褒谷栈道入汉中,再由勉县向西,出阳平关(也就是古代的阳安关),经由山路抵白水关(今四川青川县白水镇),然后再沿白龙江河谷下至广元的昭化古镇(古代史书中所说的葭萌),而后又溯清江、河西至沙溪坝,继而南下,经川陕古道进入剑门关。这是秦汉时期乃至南北朝由秦入蜀的重要通道。后来这条路遂命名为石牛道(又叫金牛道)。《读史方舆记要》记载:“自勉县而西南至四川剑州大剑口,皆谓之石牛道(或金牛道亦名栈道)”。自此,闻名中外的古蜀道诞生了,对后来四川的生产、生活甚至战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著名的可以算是三国时期,蜀国与魏国的交战,诸葛孔明、姜维全部是通过蜀道与魏国进行交战。
    张仪、司马错等人就是沿着迎石牛而开凿的石牛道,征服了蜀王,并吞了蜀中。今天成都西郊的金牛坝就是当年蜀王命五丁开山,迎取放置“便金石牛”的地方。李商隐《井络》诗中,告诫那些割据称雄的愚昧之辈即咏道:“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
    南北朝以后,从汉中进入四川的一段有所变化,改由宁强越七盘关经朝天驿进入广元、昭化。
    张仪、张若大建成都
    按秦都咸阳规格来规划设计
    秦王并吞巴蜀之后,巴蜀地区成为中国西南疆域。左思在《蜀都赋》中说:“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刘渊林在注此赋时说,蜀王的始祖是蚕丛、柏灌,秦惠王灭蜀之后,才置蜀郡,其后“蜀人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从此以后,蜀中经济开始繁荣,文化逐渐融入华夏文明,与中原文化的差异也就不是很明显了。
    《华阳国志》说,周赧王五年(或说四年),张仪与张若规划修建成都城市。修筑城墙时遭遇了不少挫折,“屡颓不立”。这大概是因为成都系冲积平原,土壤多砂石,古代砂石水土的凝固技术还不成熟。而正当苦乏其术时,见一大龟从江中爬出,周行旋步。张仪等人按照大龟爬行的线路,构筑城墙,结果成功,稳固不倒了。所以历史上人们又称成都为“龟城”。
    秦代的成都,据《寰宇记》引李膺《益州记》说,分为太城和少城两部分。太城在东,少城在西南北三面。《蜀志》说成都“周四十三里,高七丈”,应该是指太城与少城外围的总长度。这是周赧王四年,也就是公元前311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当时的规模已很可观了。结合高骈《请筑罗城表》及王徽《创作罗城记》等资料,可知成都太城“周回八里”,太城南墙在今天成都文庙后街,北城墙在西玉龙街之南侧,东城墙在盐市口一带。至于少城,其西南城墙在今天的通惠门以东下同仁路一带,而北城墙则在文武路、红光路一带。
    可惜的是由于战乱,少城毁于东晋,太城毁于宋末。
    令人意外的是成都西边郫县的规模,“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比成都当然小些,但也小不了多少了。当时,郫城和邛城(今天邛崃),是成都管辖的地方中最著名的二城。
    据《蜀志》记载,当时的成都街市功能已经比较全面:“成都县本治赤里街(今南大街),(张)若徙置少城内。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门贵),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赤里街在成都大城南门内,张若将成都县府迁徙到少城内,便于行政公务,街巷予以规划调整,比照秦都咸阳规划设计。与咸阳同一规格,这说明当时的成都已经按超级城市来规划建设,这足见秦王对蜀中的重视,视其为可以倚重的后方基地。
    张若对成都早期建筑设计倾注了不少的心血。筑城取土“去城十里”,取土空隙之地,用来蓄水养鱼,当时叫此池为万岁池。唐人崔致远《桂苑笔耕录》中记载:“蜀国无土,昔张仪筑城,辇土于学府山(即成都北郊的凤凰山),日役往返,九载后始成。”所谓万岁池,就是今天北郊的北莲池。据《蜀志》记载,成都城北有龙坝池,城东有千秋池,城西有柳池,西北有天井池……这些取土筑城后的副产物,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调节气候,美化生态,提供丰富的鱼、莲等水产品,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蜀地逐渐成为秦、汉王朝的物资补给基地。到了汉代武帝元光四年(前131),为了加强对蜀的统治,还设置了四部都尉,着手对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加强管理。元鼎二年(前115),“立成都郭、十八郭(门)。”所谓郭,是指城外和城垣以外的区域。随着经济的繁荣、城市商业贸易的频繁、城市人口的增加,成都不断扩大。章怀太子李贤注《文选·蜀都赋》有“立成都郭、十八门”之说。成都城门有十八个之多,足见其规模可比于咸阳绝非妄言。据《玉海》引《成都志》说,当时的成都少城九门,大城九门。而据史书记载,汉代成都户七万,每户按五口计算,有人口三十多万,真是名副其实的大都会了。
    李冰治水彪炳千秋
    却很少有人知道汉代文翁堪与媲美
    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古代社会,首要问题是解决好农田灌溉和水利资源利用。因而,我们在二十四史中的“循吏传”里,治水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事例总是显得那么耀眼夺目。鲧治水失败而殒命,禹治水成功而得天下,是人所周知的例子。同样,在蜀地,鳖灵也因治水成功取代杜宇而称蜀王。而在《蜀志》中,秦太守李冰治水业绩也被大加赞美:“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门;乃至湔氏县,见两山对如阙,因号天彭阙……冰乃壅江做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文中提到李冰治水中的汶山,即我们今天所谓的岷山,而湔氏县是秦始皇时所设置的,就是今天的松潘县,也有人认为是今天的都江堰(灌县)或彭县。李冰治水所谓壅江作堋,就是构筑分水的堤堰。《蜀都赋》刘逵注说“李冰于湔山下造大堋(堰)以壅江水,分散其流,灌溉平地。”说得非常清楚。
    都江堰中的鱼嘴和金刚堤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水系。外江是岷江主流,内江是岷江灌溉的主要地区,经宝瓶口分多股支流灌溉广袤的成都平原,带来了沃野千里的无限生机,真可谓天府之国的天然动脉。至于通舟楫、漂巨木的运输功能,就更令人振奋了。
    与李冰治水前后媲美的是文翁业绩。文翁兴教育民,改变蜀中风大有功劳,然而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循吏,他的治水贡献也载誉史册:“孝文帝末,以庐江文翁为蜀守,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这里文翁当蜀郡太守是孝文帝末的说法有误,应当是景帝和武帝之际。湔江,就是柏条河,古代的湔水本来是都江堰上游的白沙河,白沙河注入岷江后又分为柏条河。所谓“穿湔江口”,就是说开蒲阳河,蒲阳河下游是青白江。青白江原本从彭县关口流出,而蒲阳河是文翁从灌县(今都江堰)东门外分湔江水东北流,流经蒲阳镇而进入彭县界,最后于青白江汇合,其灌溉范围涵盖灌县东部、彭县及古代新繁县(今新都区)的大片面积。这份土地当时属于繁县管辖。
    这就涉及到了蜀郡的基本管辖范围,那么让我们来大致认识下成都的行政领域和地理风貌:
    据《蜀志》,汉代蜀郡下辖六县,西汉前期则扩展至十五县之多,分别是成都、郫县、繁县、广都、临邛、江原、青衣、严道、旌中、徙、汶江、绵俿、湔氏道、广柔、蚕陵。根据《汉书·汉志》记载,蜀郡拥有二十六万八千二百七十九户。州的治所设在成都太城,郡治所则在少城。成都西南两江(郫江、检江)有七桥:直西门郫江中曰冲治桥;西南石牛门曰市桥;城南曰江桥;南渡曰万里桥;西上曰夷里桥;上曰苲桥。从冲治桥西出北折曰长升桥;郫江上有永平桥。据说,李冰在两江上建七桥是上应天上北斗七星之斗杓,当然,主要还是便利于河渠纵横的成都民众出行的方便。刘秀当年对出兵征公孙述的吴汉说“安军宜在七星间”,是说要想顺利平定公孙述,布兵在七星桥之间,可以取得补给之便利和交通之顺当。当年怀揣美妙梦想入京求显达的司马相如,在成都升仙桥边向送者发出豪言:“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自此之后升仙桥又叫驷马桥了,成为成都北郊的一座历史记忆。
    据记载,那时成都县有十二乡,汉代居住七万户,晋代也有三万七千户。下辖郫县、繁县(以繁江即青白江而得名)、江原县(辖崇州及灌县一带)、临邛县(今邛崃)、广都县(今双流)。毫无疑问,成都管辖五县是天府之国最肥沃富饶之地,是成都赖以成为当时仅次于京畿咸阳的底气所在。至于号称“三蜀”之另外三郡,分别为广汉郡和犍为郡。左思《蜀都赋》中说“三蜀之豪,时来时往”,说的就是蜀郡、广汉、犍为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