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始祖盘王塑像 江永香柚 勾蓝瑶“洗泥节” 盘王广场 步瀛桥和文昌阁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古称永明,秦时立县。全县总面积1540平方公里,总人口27.4万人,其中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3.2%,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7%。 历史上相对闭塞的交通,保留了这里的青山绿水,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使这里成为古代百越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楚文化的交融之地。灿烂的女书文化、瑶族文化和耕读文化汇集一身,大自然赐予的秀丽山水,祖辈先人的匠心独运,使江永这片美丽的土地充满了神话般的色彩,拥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最具文化品位的小城”等美誉。 “三千文化” 演绎现代文明 这里人文景观丰富而独特,有世界瑶胞魂牵梦绕的瑶族故地——千家峒,也有充分体现中原楚文化核心耕读文化的千年古村——上甘棠,更有这两种文化相互交融而产生的独特的世界文化瑰宝千古之谜——江永女书,这三者并称江永“三千文化”。2011年,江永被纳入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圈,旅游产业拉动效应逐步显现。今年1—9月,共接待游客125.7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31%。 千古之谜——女书,主要是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的妇女中传承,是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现存的性别文字。先后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世界吉尼斯纪录和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际知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创作的《微电影交响诗:女书》陆续在世界各地巡演,备受追捧。 千年古村——上甘棠,一个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村庄依山傍水,小桥、流水、人家,宛如一幅天然图画美不胜收。该村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村建有湖南省首家村史博物馆——上甘棠博物馆,全方位展示古村的村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独特的人文魅力。 瑶族古都——千家峒,是瑶族的祖居故地。千家峒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2012年11月28日至30日,第十二届中国瑶族盘王节暨首届中国香柚节在江永县举行,使归于平静的千家峒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热土。 “江永五香” 美味百姓生活 江永不仅自然风光如诗如画,而且富硒特产丰富。富含硒元素的肥沃土地,孕育了久负盛名的“江永五香”:香柚、香芋、香姜、香米、香菇。 长期以来,该县坚持“政府拓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大力做大做强以香柚、香芋、香米、香姜、香菇等为主的香型产业,走出了一条果蔬产业化发展的现代特香农业新路子,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香柚之乡”、“中国香芋之乡”、“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全国家庭农场监测县”。江永香柚、江永香芋、江永香姜均获得“绿色食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以香芋、香姜和蜜本南瓜为主的供港澳蔬菜出口基地,其出口量占全省总出口量的45%以上;夏橙标准化生产基地被列为国家优质水果出口示范基地。 目前全县已发展以江永香柚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20多万亩,其中香柚年产量达50余万吨,产值过20亿元,位居全国柚类集中产区之首。10.5万亩香柚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江永香芋,既是席上佳肴,更是淀粉、糕点、糖果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全县每年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商品量近10万吨,产品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及南美。桃川洞香芋标准化示范区被列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江永香姜,因肉质脆嫩、气味芳香,民谣赞曰:“兰花桂子永明姜,香飘远近十八乡,脆如冬笋嫩如瓜,一家炒姜满村香”,全县年均种植香姜面积3万亩以上,培育香姜加工企业18家。 江永香米,三国时曹丕曾誉之“上风吹之,五里闻香”。唐代武则天年间始列为贡米。如今以香米为龙头的优质稻种植超过30万亩。 江永香菇,原产于瑶乡的深山峻岭之中,而今,技术更新,发展为人工种植,产品产量成倍增长,江永已成为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基地。 “精美小城” 彰显科学赶超 近年来,江永县大力实施“提质扩容”工程,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完善县城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富有魅力的精美小城,把江永建成“两广”后花园和休闲度假区。在陈家街村、三元宫村等县城的“城中村”,全县机关干部及镇、村党员干部挥动铲锹清洁人居环境,改变了昔日脏、乱、差的面貌。 街净了,路畅了,城靓了……如今,走进江永县,人们总会深深感受到江永城乡变化与发展的强劲脉动!去年以来,江永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共实施街道美化、城市路网、环卫设施等各类基础设施重点项目23个。通过项目带动,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华丽转身。 县城品质提升是重头戏。该县以“生态、文化、园林、精美”为主题,实施城区临街楼房立面改造、主要道路升级改造、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农贸市场改造、公厕和停车场建设、环卫设施改善、县城各类标志设置“七大工程”,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县城品质及城乡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贯通麒麟岩、三元宫等4处断头路,拉通幸福桥,缓解了县城交通压力。完成主要街道“白改黑”,新建花坛花圃,安装街道景观灯,改造农贸市场,开放县城临街单位公厕和停车场。城区环卫实行物业公司承包管理,环卫保洁和垃圾清理实现日产日清、即产即清。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全县新解决近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7.6万亩,水的利用率由原来的48%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逐年增长。 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行“村村通”、“村村亮”,打造新农村典型,建设“绿色乡镇”、“美丽乡村”,带动全县农村发展。精心打造了刘家庄、浦尾、上甘棠、黄家、洞美新农村建设“五朵金花”及邑口、枫木坪等44个文明生态村。2014年,勾蓝瑶寨黄家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千家峒瑶族乡刘家庄村入选国家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城在林中、楼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化美化格局凸显,城乡处处是风景。 “满意民生” 提升幸福指数 江永县夏层铺镇的底铺、东铺等村庄地处喀斯特地貌带,每逢雨季水源受到污染,浑浊且有异味,水质得不到保障。今年10月1日,村民盼望已久的投资300余万元饮水工程终于竣工通水,解决了该镇8村1.2万村民的安全饮水难题。村民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江永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加快发展中注重统筹兼顾,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注重整体协调,增强发展的凝聚力,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大局稳定,百姓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2014年,全县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3.04%,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全县就业稳定、保险扩面、救助提标,“五项保险”参保24.4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97%。改造城市棚户区、农村危房,新建公租房,解决了2700余家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新修农村公路28.6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98.1%。完成城区和农村电网线路扩容升级改造,城乡用电质量进一步改善。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村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铺开。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口计生工作荣获“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县”称号。 “生态江永” 展现绿色画卷 不突破环境容量、不破坏自然地貌、不破坏自然水系、不破坏村庄肌理、不破坏传统风貌,这是江永县保护生态环境的“五条底线”。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小水电、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高效清洁能源,有力地促进绿色能源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2010年荣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跻身全国108个“绿色能源示范县”行列。 经济与自然资源的有机结合,既有效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新型能源发展之路。目前,该县兴建农村户用型“三结合”沼气池1.8万户、联户沼气400多处2000多户、养殖小区沼气35处1500多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万余台。全县已建成小水电站28座,装机容量3.2万千瓦,年发电量2.2亿千瓦时,创利税4000万元。黄甲岭高峰、上江圩龙田、粗石江燕子山3个风电场工程进展顺利,工程完工年发电量将新增10万千瓦时。 绿色能源建设促进了民生的改善。江永县委、县政府从统筹城乡发展高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和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建立农村能源产业服务体系,推广“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积极创建农村生态示范村,全县涌现出44个文明生态示范村。沼气建设,解决了近4万户农民的生活用能问题,沼气用户每年可增收节支1200多元,全县年增收1440万元以上。 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发展。该县紧扣时代脉搏,顺应发展趋势,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造互联网经济生态圈,电子商务已成为全民创新创业的“新阵地”、发展经济社会的“新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的“新引擎”。目前,全县已建成电商发展集聚区4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56个,发展电商企业103家,开设网店1000余个。今年5月,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今年1—9月,全县电商销售产品总收入达7.9亿元,农产品产地收购综合平均价提升20%以上。 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特色鲜明的县域产业,江永县委、县政府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带领团结务实的干部群众,全面推进产业化升级,使江永发展生机勃勃、春色满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