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语言使用情况复杂、经济发展及教育基础不平衡,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不同模式的双语教学:一类模式,即以民族语教学为主,各科课程用民族语文讲授,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单科加授汉语文;二类模式,即各科课程用汉语授课,单科加授民族语;三类模式,即部分课程用民族语讲授,部分课程用汉语讲授。此外,还有的地方另辟蹊径,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壮汉双语文同步教学模式”等。不论哪种双语教学模式,民族语文都是必修课程。据统计,我国现有22个民族的29种文字开展了双语教学,还有一些民族语言文字在不同程度和范围上用于辅助教学或扫盲。全国现有1万多所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在校生达600多万人。另外,每年使用22个民族的29种文字编辑出版的幼儿、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成人、职业技术教育以及民族高等学校部分专业教材达3500多种,印数达1亿多册。我国建立了从学前到大学的完整的、世界上最庞大的双语教育体系,不仅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双语人才,也使我国民族语言文字得到有效保护,使民族文化得到空前繁荣和发展。 二、民族语言教学的“本溪模式”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满族人口有1041.0585万人。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曾被定为“国语”。17世纪中叶,满族入主中原,普遍开始学汉文、用汉语,熟炼运用满语的人越来越少。如今,除了在满族聚居乡村居住的少数老人还懂满语外,其他满族已经转用汉语和汉文。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满语为“极度频危语言”。 本溪县有满族人口19.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5%。本溪县的满族人口虽然众多,但满族文化特别是满语濒临绝迹。2010年7月,本溪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抢救和传承满族语言文字,在全县小学开设满语课程,弘扬满族文化。7年来,本溪县的满语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宝贵的双语教育经验,被总结为满语教学的“本溪模式”。 第一,政府决策,教育先行。针对满族语言文化保护工作,本溪县政府召开了专门会议,对抢救满族语言文化工作作出了部署。本溪县人大对《本溪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进行修订:“自治县有计划地发展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增加办学经费,开设满族历史与满族语言文化课,让学生了解本民族、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在自治县内推广使用常用的满族用语,形成自治县满族文化氛围。”本溪县政府制定了《本溪满族自治县满族文化传承发展规划》,本溪县的教育部门率先行动,文化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投入到抢救满族语言的工作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