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环境越来越脆弱、灾害频发,如何更有效地预测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土家族地区山多坡陡、生态环境脆弱,不仅灾害频繁,而且时常数灾并发。在长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与灾害的抗争中,土家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灾害处置知识。本课题通过对武陵山区的深入调研,结合部分文献资料,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防灾减灾知识的现代利用。 一、土家族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的具体内涵 武陵山区生态脆弱,长期生活于此的土家人在与周围环境的密切互动中世代积累起一套保护和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的地方性知识,这些知识有利于预防灾害、消减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土家族的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的内容大致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一)观念型地方性知识 1.“用”“养”结合的生态观 武陵山区的土家人常年生活在大山之中,靠山地提供食物、生存发展,他们根据千百年来的经验认识到:要“靠山”“吃山”必须“养山”“保山”。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他们注重“保护山的地力,使水土与养分不致流失;保护山的植被,使之不被破坏;保护山上的物种,使之不致消亡”,注重“用”“养”结合。如关于油桐,湘西土家人就有“一年不垦桐山荒,二年不垦叶子黄,三年不垦减产量,四年不垦树死亡”的经验。土家人一直重视植树造林,不得不进行树木砍伐的时候,他们讲究“砍弯留直、砍粗留细、砍密留稀、砍干留生”。这些采伐规则客观上维护了山地的生态平衡。 2.敬畏自然的宗教观 土家人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对变幻莫测的自然与人生现象百思不解,认为山川、河流、植物、动物等一切事物都有其神奇的能力,这些神力决定着人们的灾祸吉福,因而惶恐、敬畏,不敢触犯神灵。他们通过约束与限制自己的本能行为,达到制止和预防潜在危险、维持自我生存的目的。如逢鼠日忌播种,认为鼠日这天播种,庄稼必然遭鼠等兽虫危害。立春一日忌挑井水,相传此日挑水会使水井枯竭或水源不旺,有的地方则认为会导致火灾。春分日忌进林,进林惊动虫子,会造成森林虫灾。这些习俗禁忌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有失科学性,但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对于限制人们无节制的开发与破坏生态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规约型地方性知识 土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与保护自然生态、预防灾害发生的经验,这些规约型地方性知识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或约定俗成,或立据为证,或竖碑警示,对防灾减灾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1.乡规民约的规束 土家族民间有许多乡规民约,这些乡规民约大多是由村民集体制定的,对于乡民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约束力。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湖南永顺大明乡民合议所立《大明示禁碑》云:“示禁止:青龙山庙前右两岸杂木不许砍伐;见面不报者,同罚钱八百文,以作香灯之资。”道光年间贵州思南长坝丁家山冯氏家族所立《冯氏族碑》云:“为护蓄山林,严禁乱砍滥伐,议定:乱伐者罚,告发者奖,受贿者惩。”这些乡规、族规都具有重要的教育警示作用,对当地林木保护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土家族村寨开始正式制定书面意义上的村规民约,具备较高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2.约定俗成的习俗约制 少数民族许多习俗都是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如饮食、服饰、住房、节日传统等等,这些习俗中蕴藏着许多保护自然、防止自然灾害的内容。第一,土家人多样化、适度的取食方式有利于生态维护。第二,土家人对民居的选择也有利于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第三,土家族的许多节日习俗有利于防止疫病灾害的发生。 (三)技术型地方性知识 自然灾害在给土家人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促使他们不断摸索出一些预测及防范技术。 1.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 土家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对自然社会的观察,总结出许多预测气候变化的传统知识与经验,他们将这些预测气候的传统知识进行加工后转化为民间谚语,代代相传,成为当地指导和安排农事活动、避免和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依据。 2.地质灾害的防范技术 除了灾害性天气外,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这两种地质灾害也是武陵山区经常发生的,为了防范这些灾害,土家人总结出一套办法:第一,栽种防护林防风固土。第二,预留水平浅草带防止水土流失。第三,多途径联合防止山体大滑坡。 3.“驱鸟兽”技术 土家族地区山高林密,成群的野兽、虫鸟常常出来糟蹋庄稼,威胁人类及牲畜的生存。为了驱赶这些鸟兽,聪明的土家人也具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智慧。第一,用音乐驱赶。第二,扎茅草人驱赶。第三,利用鸟兽习性驱赶。 4.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土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虽然过去由于文化水平低并不懂得科学防治,但传统经验也能起到良好效果。首先,合理饲养是科学防治的前提。其次,采集草药防治。第三,以其它特殊方法防治特殊疾病。如在猪发生感冒时,湖南保靖县的土家人用皂夹碾成粉末吹猪鼻,或扎猪耳朵。 二、土家族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的现代境遇 地方性知识属于“传统知识”的范畴,是土家群众千百年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这些宝贵财富在现代社会并不过时,它对于防灾减灾、促进土家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吉首大学的杨庭硕教授曾经指出:“发掘和利用一种地方性知识,去维护所处地区的生态环境,是所有维护办法中成本最低廉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土家人的生计方式的变迁,许多地方性知识也面临着传承困境,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传统文化传承场域的变迁 在传统社会里,土家族传统文化及地方性知识技能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传授的:一是父母或长辈、师傅有意识的传授,孩子们在观察中不断学习,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二是通过民间叙事的传授。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土家人走出村寨、外出务工。由于长年在外,他们每天耳闻目染着都市文化气息,离开了传统生态知识自然传承的场域,传统教育功能呈现出一种弱化趋势。 (二)现代科技的介入与传统技术的变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同时也导致许多传统技术知识慢慢流失。历史上,土家人认识到部分动植物相生相克的关系,也掌握了一套独特的防治病虫及除草技术。但如今,由于人们寄希望于农药、化肥,不再讲究精耕细作,很多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也成为牺牲品。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的驱使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人们往往忽视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在土家族地区,为了迅速提高生活水平及改变家乡面貌,许多人为眼前利益而忽视传统“用”“养”结合的宝贵生态思想,他们偷偷到森林里砍伐树木运往外地出售,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防灾意识淡薄。 三、土家族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的现代利用的思考 土家族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对于维护武陵山区的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代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下,这些知识处于弱势并不断流失,抢救和传承这些珍贵遗产已经成为一项意义深远、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加深人们对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的理性认知 土家族地方性知识是经过土家人长期实践检验过的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宝贵财富,如果当地人自己都不珍惜,那要保护与传承这些知识则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必须加深人们对地方性知识的理性认知。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地方性知识过时论,正确看待地方性知识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清地方性知识的特殊性,为其传承营造一个良好空间。 (二)地方性知识内容的系统化与科学化 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与土家族文化融为一体,它并不是以一种直观的体系而存在的,当地民众也习以为常,因此,调查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田野工作才能完成。此外,地方性知识还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和完善。地方性知识是建立在封闭的、落后的农业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之下的,它的功能也仅限于维持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脆弱生态平衡,只是一种朴素的、经验性的知识体系。如今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地方性知识应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实现现代转换。 (三)实现传承途径的多样化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传承方式和传承场,正如磁力的运动要借助并形成一定的磁场一样。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和完善传统传承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种种途径,实现传承方式多样化、增强传承效果。如编写乡土教材或利用墙报、黑板报等方式及村办图书室、农家书屋等场所宣传地方性知识等。 (四)建立现代传承的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既是文化传承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承体系相关要素、环节发挥作用的保证。要建立地方性知识传承的保障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其一,法律法规的完善。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地特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修改一些条款。其二,政府与学者的支持。首先,学者要预先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调查方案,对土家族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进行全面挖掘,摸清这些知识的内容,考察其价值。然后,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分级、分类保护,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文字、图片以及音响材料等将这些传统知识变成看得见的民族智慧,然后通过编写乡土教材、组织村民培训等方式促进这些知识的科学管理与传承。其三,经费保障。经费支持是决定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 (五)吸收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 人类文化传承具有共性,如何传承与利用地方性知识,许多地区及国外都曾进行过尝试,他们取得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此外,由于地方性知识属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内外建立活态博物馆、建立传承人制度等方法也可以适当借鉴。 课题负责人:姜爱 【本文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土家族地方性防灾减灾知识及其现代利用研究》成果摘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