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比丘乞食总托空钵归 原来前世轻慢三宝

http://www.newdu.com 2017-10-21 互联网 未知 参加讨论

佛经故事:阿保托空钵

佛世时,有一位婆罗门生了个儿子,取名阿保,父母请看相师为阿保看相,结果这孩子其貌不扬,无一相好,注定一生薄福潦倒。父母因此对无福的阿保毫不怜惜疼爱,但仍勉强将阿保抚养长大,到十二岁时,父母认为阿保可以独自谋生,而将阿保逐出家门,可怜无依的阿保有家归不得,流浪街头,靠乞讨为生。
    一日,阿保行经祇洹精舍,释迦牟尼佛因愍念阿保的遭遇,便请阿难尊者前去问阿保是否想出家?阿保非常欢喜地答应了。佛以手摸阿保的头,阿保的须发即自然落地,且袈裟着身,佛为他取法名为罗旬逾。
    当时的僧众每日皆分成五组出门托钵乞食,而罗旬逾所属的组别每每托空钵而回,佛则请乞到食的比丘僧分食给罗旬逾等人,如此接连好一段时日。目连尊者心想: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比丘僧自食已不足,又得分食与他人,怎能有人托空钵而回?我如果和罗旬逾同行,一定能化缘到食物。佛知道目连尊者的想法后,便安排罗旬逾和目连尊者同组。
    目连尊者和罗旬逾沿户托钵,然而挨家挨户都乞不到食,即使目连尊者以神通力飞经几百亿个国家,仍然托空钵。目连尊者心想:今天必定没饭吃!此时罗旬逾极为饥饿,便留在恒河边,目连尊者则回到祇洹精舍,佛陀即将钵中所剩的食物分给尊者,尊者面带疑惑地问佛:我现在非常饥饿,即使将整个须弥山吞下,恐怕还不能饱足,这少许的饭,怎么够吃呢?佛告诉目连尊者,不必担心不足,于是目连尊者便安心地食用,等目连尊者吃饱后,佛钵中的食物并无丝毫减少。
    此时,舍利弗尊者想到罗旬逾还没吃饭,必定饥苦不堪,于是禀告佛,愿将所剩的饭菜分给罗旬逾,佛说:我并非吝惜这些饭菜,但由于罗旬逾宿世的因果使然,这不是他所应得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分食给他。舍利弗尊者便前往恒河边,分食给罗旬逾,罗旬逾才接过手准备食用,一不小心,竟然将钵打翻,所有饭菜都散落恒河中,随流而去。
    罗旬逾因此返回精舍静坐思惟:每当我与比丘僧同行托钵,都是空钵而回,舍利弗尊者慈悲将佛吃剩的饭给我,自己却不小心将钵打翻,实在是无福消受,这都是自己宿世的因缘果报所应当承受的。罗旬逾如是一心专注思惟,而尽除心中一切烦恼垢染,证得阿罗汉道,明白一切都是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所感,因此罗旬逾吞下地上所抓起的一把泥土,便入了涅槃。
    此时众人都很想知道,是何等恶业令罗旬逾一生贫困不得食?但又以何因缘令罗旬逾能值遇佛世而证道果?佛陀即为大众说明过去的因果。
    在惟卫佛时,罗旬逾是个心怀悭贪,吝惜不舍的人。一次用餐前,他脱下衣服铺地,惟恐饭粒掉落地上。此时有一沙门托钵前来化缘,悭吝的罗旬逾舍不得布施,便以手捧一把土放入沙门钵中,此沙门仍慈悲为他祝愿:愿你早得解脱。罗旬逾因轻慢三宝的缘故,长久轮回于六道生死中,受苦无尽。虽因沙门的祝愿,今能得道,但仍无福得食,因而食土入灭,当时受土的沙门就是今日的舍利弗尊者!

省思

罗旬逾尊者今生虽得道证果,仍免不了宿殃恶报。世人不明因果,认为造恶不受苦果,往往放纵自己的贪瞋痴、恶习,造作无量无边的恶业。然而因果昭然,丝毫不假。宋朝文学家苏东坡赞叹三宝云:“滔滔苦海中,三宝为舟航;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塔;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佛、法、僧三宝能引领我们通往出世解脱的光明大道,因此恭敬三宝,获福无量;相反的,若轻慢三宝,自己亦会损福招报,不可不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