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每临中秋佳节,我们都会吟起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字一句中,苏轼仿佛在与明月对话,既有情趣,又有理趣,而这首词的创作灵感,则来自他对弟弟子由的思念。 “弟”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一脉相承,像绳索围绕于“弋”(小木桩)。《说文解字》中说:“弟,韦束之次弟也。”韦是熟的皮子,用熟皮绳将“弋”捆束起来,就产生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故“弟”的本义就是绳索绑束物件的顺序。因兄弟依次出生,“弟”引申为平辈中年龄比自己小的男子,由此再引申为敬爱、尊重兄长的弟,即今天的“悌”字。《弟子规》中“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告诉我们:兄长关心爱护弟弟,弟弟尊重礼敬兄长,这不仅只是兄弟二人之间的事,更是对父母的一片孝心。 中国老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也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即只要兄弟同心同德,便能发挥出如利刃一般斩金、截铁的力量,无往而不胜。曾国藩在家书中说:“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若做不到“兄友弟恭”,则必定家庭不睦,甚至家无宁日。不过,人非草木,皆有参差,兄弟之间虽为骨肉手足,却也免不了偶尔的争争吵吵。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道:“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意思是说在同床睡觉、同锅吃饭的小时候,兄弟往往彼此亲密团结;长大以后各自忙碌于小家庭与大事业时,感情就难免随着时间疏淡,甚至产生矛盾。我们在审视历史、观照现实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兄弟之间除了信任、互助、亲密,也会出现伤害、误解、隔阂。 对于兄弟间的矛盾,《诗经》给出了解决方法:“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也就是说,家庭内部,在秉不同意见、持不同立场、有纷争未明、有疑虑未消的时候,自家兄弟也可能出现小矛盾、小磨擦;但是家门之外,一旦面临外敌,那么宗族之内血浓于水、民族之内国大于家、义理之前大节重于小情、外侮之前团结重于嫌隙,众兄弟必须要团结起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如此才能真正“其利断金”。这种情感不仅激励着兄弟之间和谐共处、亲人之间同心协力,也激励着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们为了民族和国家而求同存异、团结奋斗。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正是凭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空前地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一致对外,共赴国难,奋勇抵抗,才最终打败了侵略者。 鲁迅先生在《题三义塔》一诗中写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确,“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当劫波度尽,所有的不快都将过去,兄弟之间即便曾经阋于墙,也必将重新走上“兄弟同心”的道路。当然,分歧或许还将存在,但是纷争可以理性对待;伤害也许已经造成,但是善意可以化解伤痕;相逢一笑,便是人间最美的真情。还记得曾经的大陆与台湾,被一湾海水相隔,彼此也曾有过纷争,但六十多年来,我们看到,风雨的打击、时间的隔绝都没有把我们分开,两岸的坚冰逐渐融化,横卧的海峡终将被跨越——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这就是血脉亲情的力量。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当外部“北风其凉,雨雪其雱”的冲击来临,兄弟永远能够与你并肩经历一路风雨,守望相助、携手同行。(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郝思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