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仰望星空?停下匆忙的脚步,回顾人类历史,安静地思考宇宙人生?什么?你说没有时间!看历史又不能赚钱,读来何用?你说历史离我们很远,总有写不完的作业、赶不完的工作、做不尽的家务,哪有闲情逸致回顾历史,思考人生?!“历史”渐渐变成了只是存在于初中课本的几个陌生词汇,是结业考试卷子上一个大写的“合格”。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可曾有一个瞬间,当别人豪情万丈的评古说今时,你觉得哑口无言;可曾有一个瞬间,当你站在文物古迹面前,却有种一无所知的悲凉感,离开导游的介绍,只剩下炫耀“到此一游”的各种摆拍;可曾有一个瞬间,当心爱的姑娘/小伙跟你聊起喜欢的历史,你却发现知识库里苍白得可怜,直到对方颇为失望无奈的瞧着你,才恍然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悔恨,感叹历史真真是助你逃离单身狗的强大外挂。
若说宇宙人生的终极问题是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那么历史则是人类共同的记忆,不了解自己的历史,就如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茫茫然不知所归。传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这是伪科学),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历史,就相当于失忆一般,不知道自己的来处,与一条鱼又有什么区别?这是何等的悲哀。
正如读书的三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史同样有三个阶段:读史的入门阶段----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广大吃瓜群众。这类小伙伴对历史的了解来源于热热闹闹的故事,把评书和电视剧当做历史,热衷于三国里的演绎八卦,甄嬛里的勾心斗角;读史的进阶时期----吹毛求疵的高级收藏家。此类好盆友喜欢历史素材的积累,对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如数家珍,他们通读史书,可以笑谈天下大势,这是对历史更高层次的阅读。读史的究极进化阶段----火眼金睛的历史专家,彼类大师们善于透过这重重的史料表象,窥见其内在的深刻联系。概括人类上下五万年历史上的各种重大问题,洞悉各种社会形态的运行规律。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梁簌溟更把人类文化发展历史的总趋向概括为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三个不同步骤和路向:西方文化强调向前奋斗,用智慧追求外界物质,中国文化着眼内在生命,用直觉诠释随遇而安,印度文化要求转身向后,侧重无生本体。关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著作俯拾即是,前有威廉·麦克尼尔的《人类社会简史:从史前到现在》、H·托马斯的《世界简史》,后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系列:《全球通史:从史前到现在》以及《全球史纲:人类历史的谱系》。无不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
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多的人类历史图书,有什么区别?读哪本最好?这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与选择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众多的著作都是对人类历史的总结与梳理。不同作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举例来说,同样是对一个梨子的描述,画家认为它圆润可爱,色彩明丽;诗人认为它圆润可爱;营养学家认为它清热去火;吃货认为它甘甜可口;美食家认为它味道尚可···
如美国作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对历史的研究初衷,不是为了装点文化,而是把它当做理解社会的工具,以宏观的全球视角而非狭义的西方视角去考察历史,分析人类社会的集体经历,立足当下,从生态、两性关系、社会关系、战争四个方面来阐释史料,洞悉史料背后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人类已经成为地球的最大赢家,但也为此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从崇尚平等主义和脉脉温情的氏族社会,到人情冷漠,剥削成性的朝贡社会,再到崇尚创新与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逐步恶化;女性承担了跟男性同等强度的工作,然而社会上性别歧视的传统观念并没有能够与时俱进;科技进步和经济过剩的果实在世界各地分配得如此不均,导致人类境遇更加悲惨;战争的升级与转型···
人类社会的前景是什么呢?追名逐利的“智人”会不会终结于“经济人”?一心忙碌,对周遭漠不关心的你有没有加速这种过程。
斯蒂芬森(加拿大北极探险家,人种学家)在与爱斯基摩人的长期交往中总结道“他们过着幸福生活的主要因素,是按黄金法则生活。人类基本上是一种乐于合作的动物,而非乐于竞争的动物。作为一个物种,人类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是通过互相帮助,而非粗鲁的个人主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提高地球村的幸福指数,构筑人类社会的美好前景,暂缓手头的工作,泡一壶香茗,放松心神,拾一本史书来读,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