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雄问不问出处? 这两天,一篇名为《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文章在朋友圈火了,还被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纷纷转载。 作者丁鹏是一个励志典范——偏科的文学爱好者,大学在三本院校学会计,通过努力考上了北大中文系的创意写作硕士。这样的反差,相当戏剧化了。 可是在他的生活中,他有时会因为自己不是北大“土著”的三本出身,而遭到一些不愉快。 同班同学虽不会对他另眼相看,外校人一句“原来北大的生源差成这样了”却让他倍感受伤;闲聊中别人得知他这个北大硕士却是三本出身,总会让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可是他认为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不该只因为本科学校而被抹杀,于是他发出了这句感慨:对不起,我本科不是北大的! 我们不想纠结于丁同学的个人经历,只想谈谈这篇热文戳中无数年轻人G点的问题:本科出身鄙视链。 这是一个切实存在的社会现象。不管你考上了哪个名校的研究生,都有可能因为本科学校实力不佳而在别人的考量中占下风—— 每个名校的研究生中都会存在“土著”学生瞧不上“非土著”学生的情况,“非土著”自己可能也会有自卑心理;普通高校学生想出国交换、留学时,常常也矮985、211一头。 名企招聘时嘴上说着学历不限,却在筛简历的时候很诚实,能过简历关的非本科名校学生简直凤毛麟角;甚至有的国企给应届生开出的薪酬,都要按本科学校分成几档区别对待,而不考虑研究生学校。 这背后,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说难听点,人们心目中的大学就是分“三六九等”。于是,不管是在教育质量、生源质量还是优越感上,一条鄙视链就这么形成了:
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专科>高职
尽管我们的老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如今却不管用了。 2、为什么本科吃香、硕士被嫌弃? 可是,读研继续深造也是一种个人的继续发展,为什么硕士学历相比之下就那么没分量呢? 这也许和考研热,和随之而来的负面新闻有关。 高考,在人们心中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技术活。虽然它存在着诸多的不公平,但现在人们也只能接纳它作为最合理的人才选拔手段。 而除去那极少数因为运气等不可控因素而跑偏的情况,绝大多数能通过高考站在本科鄙视链上游的人,总有他站在那里而别人不能的原因—— 或是天资聪颖,或是勤奋刻苦,多是二者兼有。 而我们的社会,听起来有点残酷,总是容易崇拜聪明人的。名企对名校学生的偏爱,自然也是依赖它的低风险高回报。 相比之下,考研在人们心目中就没那么“厉害”了。 从2005年到2016年的十一年间,考研报录比从3.6比1之间下降到了2.6比1,这意味着考研成功的概率是越来越可观。(来源:中国考研在线) 所以,人们容易认为考研是一件比高考更容易的事,再加上现在身边硕士遍地跑,自然人们心中通过考研上985和高考上985的含金量,也是不一样的。 图源:中国教育在线 前几年更是频繁有关于“考研专业户”的负面消息被报道、被讨论。 起因是有些高考大省的高校的学生,一进学校就被灌输了“本科四年专为考研”的观念,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钻研考研上,研究和实操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 这些能力的缺失是作为一名研究生致命的短板,特别是在理工学科。这些学生因为考研制度的不足被吸纳,日后却让导师和同学深感头疼,负面评价很多。 这样的水分,也难免让外界对研究生学位更不信任、更警惕。 可是说来也很悲哀,很多学生为什么辛辛苦苦要考研?努力跳到一个更被认可的学校,选择一个跨度很大却更吃香的专业,还不是因为想给自己本就不易的就业增加点砝码吗? 甚至考研都成了一种不得不做的决定,大家都形成了这样的观念:研究生遍地都是,我不考,行吗?总要和别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吧。
“感受考研究生在就业上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本科生现在特别多,大家就业一开始想飞上枝头变凤凰,这是不现实的,大家都要从基层干起,不如有个考研做跳板。”(央广网2017年对考研生采访)
很多人期望着考研能成为命运的跳板,对这个来之不易的研究生学历抱有很高的期待,可是现实却化成了当头一棒: 不仅名企HR看重的依然是本科学历,研究生的就业率可能还不如本科生。
华南地区研究生就业率不敌本科生,重点高校本科就业率65.2%,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49.8%。(2017《网络求职大学生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报告》)
甚至想“考研改命”的人越多,教学资源越跟不上,教育成果越不理想,外界对普通本科学生的刻板印象越差,普通本科学生越想通过考研镀金……这就成了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悲剧循环了。 3、找对方向的上进,总比只会说重要 但以上的一切绝不是说明,一个本科学校不佳的人就彻底没出路、连考研也拯救不了了。 恰恰相反,爆款文的鸡汤可以喝,关键得品出鸡汤的精华。 一个挣脱了本科鄙视链束缚取得成就的故事,难道意义就在于让看客看一场“屌丝逆袭”的好戏?难道是为了鼓励所有人都给自己设立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难道是让人盲目地无视鄙视链和差距的存在? 丁同学的经历对普通人真正的借鉴意义在于,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爱好什么、想追求什么,并且从未放弃努力。 在他的自述里,他高中就参加写作竞赛,大学一直在从事文学活动和创作,毕业时还加入了吉林省作家协会。这些经验是他打动导师的敲门砖,也是他谈起这个硕士学位时有底气的资本。 北大读研的经历里,他多次获得奖学金,并且继续进行文学实践,进一步凭自己的能力获得了与之相称的工作。 和这样目标明确并付出了持久努力的经历相比,很多人未必真的还能有底气说一句:我也考研读研了,为什么我的学历不被重视? 因为,有多少人就是冲着一张研究生文凭而草草混日子,有多少人只是为了逃避就业现实而草率读研、根本没有方向也没有提升自己,有多少人只是期待社会给予这张文凭回报却忽视了自己的追求和努力,只有自己知道。 北大文凭对丁同学来说也许只是努力带来的一系列结果中的一个,太多人却指望一张苍白的硕士文凭成为以后一切飞黄腾达的因。 更有不少人,陷在了本科鄙视链的圈套中,陷入另一种极端:好学校有什么了不起?我学校很烂/我没读本科/我没读大学,可是谁也不能因此而对我有偏见,不能指出我和其他人的差距。 落在了鄙视链的下端却又不肯正视差距和现实,只一味地自怨自艾却不肯上进,却在听到别人对自己学校不中听的看法时暴跳如雷:你这是歧视!你凭什么说我们不好! 可是现实如此,“儿不嫌母丑”的传统美德只能满足无用的集体荣誉感。当我们无力改变教育资源不公平造成的影响,也许只有正视自己站在坑里,并把劲儿使对地方往上爬,才是比一味抱怨沉沦又维护自尊心更要紧的事情。 毕竟说来残酷,大概只有爬到了鄙视链的上游,享受了好学校光环带来的利益,才有那广阔的胸怀去感恩那个很难让你吃香的本科母校。 普通人不该承受的资源如此不公的后果,却也只能如此向现实妥协以换取最不坏的前途。 4、拿到学历又不是人生的终点 而“努力上进通过学历给自己争取资源”这件事,其实只不过是贯穿人生的一个章节罢了。 鸡汤熬得更浓一点可以这么说,我们这些没有金手指的普通人的人生,大概是这样一本书:《努力上进指南(适用年龄6-60岁)》 因此,不论是过分追求硕士学位的功利性,还是一味吹捧名校本科生的人生赢家永远拼不过属性,两种说法未免视野都太狭窄了:仿佛是,一个认为人生的终点是考进好大学,另一个认为人生的终点是四年后考进好大学。 可是每个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人都会很快承认,学历重要也没那么重要,因为日后需要你付出、奋斗、挣扎的事情,还多着呢。 今天为了就业竞争力,努力从三本到二本、二本到一本,明天可能还要在职场上做拼命三郎天天加班到10点,后天可能还要为了家庭努力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大后天可能要为了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而用健身课程折磨自己…… 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的过程里,人所能遭受的坎坷与困境,远远不止是学历鄙视链这么简单。 所有形式的不公都消失、所有鄙视链都粉碎的那一天不会很快到来,在那之前——这么说也许太鸡汤——自保的方式只有正视现实,无视偏见,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坚定勇敢地奋斗下去。 不然还能怎么样呢?人人都在追求成功的人生,对学历的争论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永远不可能有一本适合所有人的成功学著作,也许只有目标明确的上进和努力,永远都不会是错的。 与大家共勉!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鹿晗恋情 | 战狼冲奥 | 贫穷青年 | 高校虐狗 堕胎噩梦 | 人设易崩 | 不想代购 | 国庆运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