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城中有一位裁縫師,名為須摩。須摩家貧如洗,生活非常困苦,只靠著替人縫製衣服維持簡單的生計。 這樣子的生活不知過了多久,一天,須摩突然心生感慨:「我這輩子會這麼貧窮,都是因為過去不行布施的結果。這樣的日子實在太苦了,如果我這一生不努力廣修供養,來世只會更加窮困潦倒!」一想到此,須摩打從心底下定決心要更加努力,即使所擁有的東西微薄不已,也都要盡己所能布施供養,以累積福德。 因此,須摩拿著家中僅剩的錢財,到城中買了一些縷線,正巧,在回家的路上,遠遠地就看到儀容莊嚴的佛陀,帶領諸大比丘來到城中乞食。須摩心生歡喜,兩步併作一步地來到佛陀面前,將手中新買的縷線,以最至誠的心供養給佛陀。慈悲的佛陀接過縷線後,隨即在大眾前,用這綑線縫補自己衣服上的破洞。此情此景,令須摩感動莫名,於是歡喜地頂禮佛陀,並說了一首偈子: 「所施雖微少,值大良福田,奉施世尊已, 誓願後成佛。過度群萌類,其數不可量, 大威德世尊,當證知此事。」 佛陀為須摩授記,說道:「你因一心至誠供養的功德,來世當得作佛,號為十綖,度脫無量眾生。」 須摩聽到佛陀的授記,信心更加堅定,並在佛前發下大願:「願此供養功德,於未來世中,為盲冥眾生,作其眼目;無依靠者,為作歸依;無救護者,為作救護;無解脫者,為作解脫;無安隱者,為作安隱;未入涅槃者,令得涅槃」。 佛陀面露微笑,霎時五道光芒自佛陀口中綻放,祥光右繞佛身三匝,最後回歸於頂門之中。此時阿難請示佛陀:「是什麼因緣,讓世尊露顏微笑?」佛陀於是將須摩供養縷線,將來必當成佛的因緣告訴大眾,諸大比丘聽完,心生歡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一》 省思 佛法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一切法皆離不開因緣果報。富貴之人因過去世布施供養之因,今生方得富貴之果,若欲脫離貧困,應當勤行布施,廣積福德。再者,福田當中又以三寶為最勝福田,若能以至誠心、清淨心供養三寶,儘管所施之物微薄,當下即是最大功德、最大福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