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之理[网名:三世常随佛学] 学佛修道后,我发现有个字常常被在家人与出家人挂在嘴边.诸君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字呢?答案说来很简单,就是这个“空”字.诸君,莫要小瞧这个“空”字,其意虽简,其理却深,世间凡夫与圣人至此看法已截然不同.为使修道人明理进道,解悟性“空”,特举几例比较说明,望修道者思之忖之,依正而行. (一)佛性本空.据<<景德传灯录>>记载:东土禅宗第四祖道信大师在唐武德年间住在破头山,有一天他在去往黄梅县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骨相奇秀,与平常的儿童不大一样.祖师试探着问这个小男孩:“你姓什么呀?”小男孩回答说:“姓嘛虽然有却不是常人所知的姓.”祖师又问:“那你有什么姓呢?”小男孩回答说:“是佛性.”祖师再问道:“你没有姓吗?”小男孩回答说:“因为性空所以没有.”祖师没再说话,他认为这个男孩是佛法器,就立即派侍者到了男孩的家,向男孩母亲乞求,让男孩出家.当男孩母亲得知了男孩与祖师宿世有缘,就不再恋恋难舍,于是把男孩送给祖师做徒弟.祖师给男孩起个法名弘忍,这个男孩不是别人,就是后来的禅宗五祖弘忍.诸君,今借祖师之金言,授人以理,佛性本空.再者,何谓佛法器? 所谓佛法器,就是指人身心纯正,智慧卓越,诸根无漏,如净洁无漏贮水之器皿,堪受佛法甘露.又佛在<<天地八阳神咒经 >>中说: 善男子!人之身心,是佛法器,也是十二部大经卷也。无始已来,转读不尽,不损毫毛。如來的三藏经典,只有识心见性的人才能真正知道,那些声闻凡夫是无法了解的。善男子!读诵这篇经文,你若已明心见性深解真理,就知道身心是佛法器.若还醉迷不醒,不能了悟自心是佛法根本,那么只有流转诸趣,堕于恶道,永沉苦海,不闻佛法名字. 诸君,你若已悟知如来三藏真经藏处即是自家身心,我为你欣喜.你若没有明心见性不悟此理,终日读经研究也是枉然,须知诸佛妙理,不关文字.记得达摩祖师在<<血脉论>>中说: 昔有善星比丘,能朗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能免受轮回.什么缘故呢?只因为不见性.善星既然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就以为是佛法的人实是愚痴之人.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生死事大,不可空过,自诳无益.纵有珍馐如山,眷属如恒河沙,开眼能看见,闭眼还能看见么?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如幻.若不急急寻找明师,空过一生.然而佛性人人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悟了解.不因师开悟的人万中希有.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若未能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若未证悟了达,即同迷人一般不能分别青红皂白,妄言宣佛勑,谤佛忌法,如斯等类,说法如雨.尽是魔说,即非佛说.师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挥,不觉堕生死海.但是不见性妄称是佛,此等众生是大罪人,诳惑它一切众生,令入魔界.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实是魔家眷属,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凭何免生死.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之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诸君,世值末法,魔强法弱,邪见流布.无智之人性昏神暗不能分别,常被邪师所惑,去圣渐远.此是实情.(二)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细查这句话出处,其字句来自<<心经>>.学佛后我发现很多人喜谈空理,细思之,则其理不明.其理不明,未能识心见性也.彼纵为末法之世一代师表,虽能眩惑无学,无惑正智之人.佛在<<天地八阳神咒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诸众生讲说此经,深达实相,得甚深理,即知身心、佛身、法心,所以能知.即是智慧眼,常见种种无尽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空,即是妙色身如来;耳常闻种种无尽声,声即是空,空即是声,即是妙音声如来;鼻常嗅种种无尽香,香即是空,空即是香,即是香积如来;舌常了种种无尽味,味即是空,空即是味,即是法喜如来;身常觉种种无尽触,触即是空,空即是触,即是智明如来;意常思想,能分别种种无尽法,法即是空,空即是法,即是法明如来.诸君,诸佛性空之理至此解说的明白不?我常观世人讲经说法每至此紧要处就含糊过去.其含糊过去的原因,不解也.若斯人不解佛性空义,怎可为人宗师?诸君,病重不求良医,修道不择真师,然而洋洋得意贡高我慢者,斯人愚痴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