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佛须知 南海里又是浊浪排空。一只从印度开往东土的大船苦苦挣扎着,但还是被发狂的波涛击得粉碎,就在旅客们梦想着的繁华而和平的大陆边上。 佛陀波利醒转过来,发现船和旅伴都已无影无踪,大海已恢复平静,仿佛已经把罪行彻底忘却。他记起船上那些珍贵的经卷,忍不住失声悲叹。五年前的情景又浮现眼前。 那时,他对佛道着了迷,发誓要忘身徇道,走遍天下的灵迹以拯救自己的灵魂,因为佛光所照,万恶皆灭。听说文殊菩萨在东土大唐的五台山,便顶着一路烈风酷日,忍着饥渴劳累,盼望能瞻仰文殊的真容。 那日到了五台,禅杖都快磨平了,仍不知该走哪条道路,一片虔诚找不着去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忽然,听见有人用婆罗门话问: “师父要找什么人?” 佛陀波利一抬头,见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翁坐在山石上。便说: “文殊菩萨妙德无边,听说他在这里隐修,我就从印度赶来了。” 老翁问:“你既从印度来,有没有带《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陀波利回答:“我甘心吃尽苦头,只是想见菩萨一面,并无别的念头。再说,菩萨智慧有如大海,难道还缺经文念诵?” 老翁点点头,又摇摇头。 “这里的人民罪恶深重,连出家的僧人也往往造孽。《佛顶神咒》是感化罪人洗心革面的绝好文章,你没带来,文殊菩萨怎么会见你?即便站在你面前,你也未必有眼识得。” 佛陀波利一时茫无头绪,难道这么多年的诚心拜佛未证得一丝佛性?老翁又开口道: “师父还是先回印度,把经取来,传布给这里的人。这才是广济众生,报答菩萨恩德的善事。待你取经回来,我会领你去见文殊。” 佛陀波利一看柳暗花明,高兴得忘了淌眼泪了,扑在地上便拜,待他抬起头来,老翁已经不见了。 “莫非是菩萨派人指点我?”佛陀波利惊喜之际,虔诚一下子长大几倍。 海浪的声音把这个僧人从恍惚中扯了回来,经卷!他看见那些珍贵的经卷,黄灿灿的贝叶竟毫无沾湿,整整齐齐地堆在不远的沙滩上。 “我还以为你们准备让水族来念诵呢,你们到底还是挂念着东土的罪人呐!” 佛陀波利兴奋地嚷道,随即收拾好行囊向北而去。 不久到了京城,他兴冲冲要求谒见唐高宗。高宗是个半死不活的皇帝,没什么作为,又对神佛死心塌地。西域僧人来,不是带着珍宝,就是带着法术,所以很讨他欢心。当日听佛陀波利叽哩呱啦说了一通《佛顶神咒》的好处,十分敬重,决意要把这部能变黑为白的秘诀留在身边,独自享用。便对佛陀波利说: “朕十分嘉赏和尚的好意,我要让日照法师和鸿胪寺典客令杜行凯把它翻译出来。” 过了半个月,高宗谎称译事完毕,然后赐给佛陀波利三十匹绸子, 将经文收藏在内廷。 佛陀波利听说经文被皇帝收藏在内宫,急的跑进宫里,把头都快瞌破了。流着泪说: “贫僧往来奔波,不辞艰辛,志在方便众生。所以还请陛下把经文颁行民间,有罪的人一起得救,岂不是好?” 高宗又听说这原是文殊的意思,很是无奈,只得把梵语的本子拿出还他。佛陀波利喜滋滋的,出了宫便直往西明寺,找到一位精通梵语的顺贞和尚,重新译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第二天,寺院的晨钟尚未鸣响,佛陀波利用绸子小心包好那贝叶经卷,开心地看了一眼那堆译好的经文,悄悄离开了西明寺,大步地向五台山的方向走去,走向他心目中那片永远的清凉。 文殊菩萨最后对佛陀波利如何?他是否又回到他的祖国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一带)? 有人说,大历年间,南岳衡山云峰寺的法照和尚去五台山拜佛。天还没亮,他就起床认认真真地扫地。突然眼前便出现一个身材高大的僧人,满嘴印度口音,声若洪钟,自称是佛陀波利。 “师父这么辛苦自己,有什么想法?” “法照回答说:想一见文殊真容。” “哦,你意志坚强,如果真心诚意,把鞋子脱了,我带你去。” 法照闭上双眼,一会儿,钟磬声如波浪轻轻涌来,他睁开眼,只见佛殿巍峨,连绵如烟,有一座寺院门匾主题着“金刚般若寺”几个刚劲圆润的大字,光华变幻。里面的人很是魁梧,走来走去,神色庄重,手里都握着经卷,法照不由自主地把手里的扫帚扔了。文殊远远地走过来,前呼后拥的,见到他俩,柔声细语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便飘走了。法照腿都软了,佛陀波利拍拍他的肩膀,喝道:“该回去了。” “师父,让我留在这里吧,我干什么都行啊。” “你看你手里拿着什么?” 法照一看手里空空的。 “佛门中不舍一法,你以为扫帚低微便放下了,可惜可惜。” 法照回到原来的地方,不情愿地把脚伸进鞋子,眨眼之间,佛陀波利就融入夜色中了
(责任编辑:admin) |